7月18日,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綠色園區公示名單。電池聯盟梳理發現,本批次共發布了全國40個綠色產業園區。
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所示,綠色園區指突出綠色理念和要求的生產企業和基礎設施集聚的平臺,側重于園區內工廠之間的統籌管理和協同鏈接。推動園區綠色化,要在園區規劃、空間布局、產業鏈設計、能源利用、資源利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運行管理等方面貫徹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理念,從而實現具備布局集聚化、結構綠色化、鏈接生態化等特色的綠色園區。
從區域分布看,本批次綠色園區共分布在全國22個省市(地方),其中浙江、安徽、江西、四川、新疆都各自落戶了3個綠色園區,共占比37.5%。
河北
衡水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初步形成了工程橡膠、機械制造、精細化工等主導產業,并將進一步向生物工程、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拓展。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以石油化工、氯堿化工、煤化工和精細化工有機結合,協調發展,上下游一體化,資源配置合理,技術先進的產業特色;以港口及化工液體碼頭為龍頭,鐵路、高速公路、倉貯管輸并舉,化工生產與進出口貿易并重的現代化物流集散特色;以產品項目、公用工程、物流傳輸、環境保護與管理服務一體化的建設和管理特色。
山西
侯馬經濟開發區
建區十年,侯馬開發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主要做了四件事:探索了一條發展思路,搭建了三個發展平臺,建設了三個新興產業園區,打造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品牌服務體系。八年來,開發區重點發展了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物流業。
上海
上海金山第二工業園區
上海金山第二工業區,又名上海信息化工產業園區。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杭州灣沿岸長三角城市群心臟地帶的金山區金山衛鎮。工業區東臨上海化學工業區,南依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與浙江省平湖市接壤,是金山與上海石化聯合發展“一業特強”精細化工優先發展工業新天地。
江蘇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開發區內有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裝載機、高空作業車、混凝土攪拌車、重型履帶吊、列車車廂、建機設備;多晶硅、硅片、電池片、電池組件、太陽能電站、藍寶石襯底、LED芯片;高檔紗、線、坯布、針織品、高檔織物面料、工程特種紡織品、服裝;稱重電子設備、汽車電子設備、醫療電子設備;休閑食品、調味品、飲料產品、中樞神經系統麻醉系列藥品、人工胰島素系列藥品。
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開發區總體規劃的功能定位為:具有鮮明特色的國際化、現代化、生態型的南京新市區;一個以高新技術產業、高科技企業、高科技人才為支撐的經濟園;一個與國際慣例接軌、與現代市場經濟接軌的創業園;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郊休閑旅游生態園;一個人居環境清潔優雅、文化氣息濃郁、充滿生機活力的文化園。
浙江
長興綠色制造產業園
規劃區分東、中、西部分區和南太湖電子信息產業園,規劃面積11.1km2,規劃期限2017~2030年,規劃人口4.945萬,規劃定位:智慧能源先行區、高端裝備制造示范區和體制機制創新示范區,引導長興產業升級轉型。
杭州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集工業園區、高教園區、出口加工區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也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經過20多年的開發建設,開發區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業績,成為杭州市重要的產業集聚區和城市副中心,綜合競爭力多年位列全國國家級開發區第一方陣。
龍游經濟開發區
經過15年的發展,龍游經濟開發區先后榮獲“浙江省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浙江省特種紙產業基地”“浙江省最具投資價值園區十強”等稱號,逐漸形成特種紙及深加工、先進裝備制造、高端家具制造、綠色食品飲料、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主導產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漸凸顯。
安徽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工業經濟領跑合肥發展。產業積聚效應日益顯現,形成了以江淮汽車、安凱客車、佳通輪胎為代表的汽車及零部件,以日立建機、合力叉車、熔安動力為代表的裝備制造,以海爾、長虹、美菱、美的為代表的家電電子,以聯合利華、華泰、統一為代表的快速消費品等四大支柱產業。近年來,以聯寶、捷敏、芯碩、寶龍達為代表的電子信息,以杰事杰、銅冠、庫爾茲為代表的新材料,以西偉德、仁創、羅寶為代表的住宅產業化,以賽真拜通、天麥科技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等四大新興產業強勁勃發。
繁昌經濟開發區
經濟開發區將搶抓長江經濟帶,融入長三角機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按照龍頭帶動、創新引領、集聚集聚發展的思路,做大做強健康( 食品) 和智能裝備制造產業。
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1年4月10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目前共審批進區項目170多個,總投資規模近百億元。家電工業園、紡織服裝園、綜合經濟園“一區三園”的經濟格局以及工業區、商貿服務區、行政辦公區、教育區、園林流覽區和居民社區等六大功能分區初步形成.開發區投資環境優化、政策優惠、服務優質。
江西
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形成了“三園六基地”(三園即轉型經濟園、循環經濟園、高新經濟園,六基地即洪山新能源產業基地、高豐汽車及零配件產業基地、清泉生物醫藥食品產業基地、白源金屬材料產業基地、上柳源非金屬材料產業基地、萬新國家新材料產業基地)的工業經濟布局和“三軸三心”(以安源大道、萍實大道、迎賓大道為城市主動力軸,將城區范圍劃分為老城區商貿流通中心、田中片區文化生態休閑中心、新城區行政商務中心)的城市功能分區,對全市經濟發展和城市轉型起到了重要的示范、輻射和推動作用。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過25年的快速發展,經開區順利完成了85平方公里的開發建設任務,培育形成了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家用電器、新材料等產業,吸引了包括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余家企業入駐。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于2004年5月在原贛州市黃金開發區基礎上更名成立,是江西省省級開發區。中共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委員會和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全權負責處理區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管理事務。被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海關總署認定為全國加工貿易梯度重點轉移承接地,獲評商務部“中國開發區20強”之“最具投資潛力獎”,在2017年全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中位列全國第71位、全省第2位。
山東
鄒城工業園區
自成立以來,注重發揮得天獨厚的區位、資源等優勢,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工業園區的目標,堅持以“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為主旋律,大力實施“高起點引進、高水平創新、高標準培育”戰略,使經濟實現了跨越式超常規發展,初步形成了煤化工、新型材料、食品加工、五金加工于一體的新型工業園區。
河南
武陟縣產業集聚區
武陟縣產業集聚區按照省委、省政府構建“一個載體”(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培育“三大體系”(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和自主創新體系)的跨越式發展思路,本著“產城融合、一體發展”的要求,按照至2020年規劃開發16.42平方公里的框架要求。
項城市產業集聚區
項城市產業集聚區位于城市規劃區東部工業用地區域內,北起東大街(現吳營村中路),南至城南路南,東臨沙穎河西岸,西至蓮味路。以紡織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導產業,兼顧發展高新技術、醫藥、建材等產業。
湖南
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
現在,并且正在形成7大工業板塊:以恒安紙業、華發紙業及籌建的泰格林紙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紙業板塊,以金健米業、陽光乳業、廣積米業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食品產業板塊,以云錦紡織、東信棉業、特季輕紡、金帛化纖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紡織產業板塊,以力元新材、金天鈦業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新材料產業板塊,以三升光電、電子陶瓷及即將動工建設的三一重工常德工業園為龍頭形成了機械電子產業板塊,以三金制藥、洞庭制藥、金健藥業、德海藥業、平川藥業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醫藥產業板塊,以通威飼料、海大飼料、唐人神飼料、新希望飼料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飼料加工產業板塊。
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2000年,2014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以有色金屬、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現代商貿物流為主要產業。已形成有色金屬、食品加工、電子信息、商貿物流四大主導產業。
廣東
河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廣東省首批示范性產業轉移工業園。目前已有西可、可立新、中寶等25家手機及其配件企業落戶,投資總額達3億美元,擁有整機生產線23條,有手機入網許可證的投資企業4家,手機年產量達650萬臺。現已初步形成了手機、制衣、模具、食品飲料等主導產業。是河源市投資最多、規模最大、起點最高、配套最完善的開發區,也是河源發展工業、承接海外及珠江三角洲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區于1993年開始籌建,1998年4月經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高新區。到2000年底,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 生物制藥、 新材料、有色金屬加工、 包裝印刷、輕工制造和汽車摩托車零配件制造等多個 主導產業,區內銀行、學校、醫院、酒店等配套設施日趨完善。
廣西
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寧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分為中心區和空港經濟區兩大區域,管轄區總面積504平方公里。中心區建設較早,分為金凱工業園、銀凱工業園、北部灣科技園和中央商住區,重點打造企業總部基地和醫藥產業園,空港經濟區是南寧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未來重點建設發展的區域,各園區功能互補,規劃建設為“以第二產業為主,多產業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綜合性新城區”。
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園區
園區以有色金屬新材料、鋼材加工、糖紙循環、電子信息為主導產業,配套發展物流業。目前已入駐貴糖集團、華電(貴港)電廠等65家企業。現園區內正在重點規劃建設粵桂(貴港)熱電循環經濟產業園、鋼材加工物流園和有色金屬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園等三個園中園。
重慶
重慶兩江新區水土工業開發區
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自2010年8月18日成立以來,已初步形成大數據及云計算服務、光電顯示、半導體照明、數字化醫療設備及生物制藥、機器人五大主導產業集群。投產項目99個(用地企業20個、入駐樓宇項目22個、金融結算項目57個)。培訓農轉城人員5862人,推薦就業4850人。指導創業166人。
四川
成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國別合作園區——成都中法生態園和中德汽車及智能制造產業園的主承載區,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確定的以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四川省重點培育的“特色成長型千億產業園區”,天府新區龍泉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區。
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發展定位為“轉型發展先行區、高端產業集聚區、產城融合示范區、創新創業試驗區、輻射引領核心區”。
金堂工業集中發展區
金堂工業區主要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和汽車零部件產業。截止2010年底,金堂工業區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2億元以上,建成面積6.1平方公里,其中四川金堂工業園區3.1平方公里,淮口工業集中發展點3平方公里;累計引進工業項目171戶,總投資約290億元;建成投產企業102戶。
貴州
紅果經濟開發區
到2002年止,紅果經濟開發區開發區累計完成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5.62億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0.33億元。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為主,化工、建材、輕工齊頭并進的工業體系,有產業工人1萬余人,產品遠銷全國及東南亞地區。2002年,開發區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250萬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9228萬元,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增長。全年國內生產總值5.56億元,工業總產值1.26億元,財政收入138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0%、16.2%、8.0%。
云南
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昆明高新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云南省首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全國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之一。昆明高新區主要發展生物醫藥、IT及現代服務業和新材料及先進裝備制造業三大產業集群。
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大理市東部,是1992年經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是大理州利用特定的地緣、區位及滇西資源優勢,以特殊政策強化的外引內聯的對外開放窗口,按功能規劃為天井商貿片區、鳳儀倉儲區和上登工業區三部分。重點打造機械裝備制造、煙草煙輔、生物制藥、食品飲料及農副產品加工、建材、電力能源、輕工紡織、新興產業和物流產業。
甘肅
白銀西區經濟開發區
白銀西區經濟開發區內設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區、西部大市場、農民城、文化教育城、張家嶺公園、市民廣場以及商貿一條街、飲食一條街、旅游度假村等若干各具特色的區塊。總體上擬構塑一區多園、環境優雅,具有綜合功能的西部亮麗城市。基于發揮本地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的需要,毗鄰西區建立了"中科院白銀高科技產業園"、"甘肅省稀土高科技產業園"。今后還將根據發展需要,再辟若干獨特產業園區。
青海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
青海省新材料、光伏、鋰電、有色金屬、化工、大健康及生物醫藥、食品、藏毯絨紡等產業聚集區。
格爾木昆侖經濟技術開發區
格爾木工業園是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核心區和主戰場,是青海乃至青藏高原發展工業的重鎮之地。近年來,園區按照“1+4”的產業布局(即:以汽車制造及零部件配套產業為核心支柱,以裝備制造、食品飲料、新材料、信息化等4大產業引導,著力培育發展有利于主導產業鏈健康成長的發展環境),借“機”發展,大力培育臨空經濟,重點發展現代機械裝備制造、食品飲料、新材料、臨空經濟、高端信息產業等五大集群。
寧夏
吳忠金積工業園區
金積工業園區是自治區人民政府2006年9月批準、國務院審核公告的省級工業園區,也是寧夏唯一的“穆斯林用品產業園”。近年來,園區管委會按照“一區四園”的總體規劃,規劃定位了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園、包裝印刷產業園、造紙循環經濟園和化工冶金產業園四個產業特色鮮明的功能區。
新疆
昌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近年來,昌吉國家高新區按照自治州主體功能區規劃和產業轉型升級意見,突出“主導產業快速增長、科技金融不斷創新、區鎮一體化加快推進、投資服務環境持續優化”四大任務,先后創建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輸變電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現代節水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農副產品加工示范基地、國家級科技孵化器,自治區循環經濟試點園區。
伊寧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伊寧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區)內建有伊寧合作區技術與產業轉移中心孵化園,在江蘇對口支援伊犁州的新形勢下,由江蘇部分科研院所和企業實體,在伊犁州和伊寧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江蘇省對口支援伊犁前方指揮和南京市對口支援伊寧市前方工作組的牽線搭橋的科技援疆和產業援疆項目。
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
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中國新疆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東南部,坐落于巴州首府庫爾勒市,總體規劃面積140平方公里,于2000年7月21日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2002年5月,自治州將其升格為正縣級單位,實行州市共建,以州為主的管理體制;2008年2月被升格為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2011年4月10日,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寧波
寧波大榭開發區
大榭開發區立足得天獨厚的深水岸線資源優勢和優越的地域優勢,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引進了一批國內外實力雄厚的石油化工企業、碼頭運營商和倉儲物流企業,遵循“綠色、創新、循環、低碳”理念,大力發展“臨港石化、港口物流、商貿服務”三大特色產業,形成了以臨港產業為主導、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的產業發展體系。大榭的深水資源優勢已延伸為產業優勢。
廈門
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于1990年,是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也是全國三個以“火炬”冠名的國家高新區之一。。重點發展壯大了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電力電器、軟件與信息服務、集成電路、LED等產業鏈(群),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新材料、新能源和數字文化創意等新興特色產業鏈(群),成為福建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促進退役電池綠色回收和綜合利用2023-06-14 17:58
|
動力電池需求量持續激增,電池制造成為新時期綠色經濟轉型關鍵2023-05-11 17:50
|
全國首單動力電池產業鏈ABS在上交所成功發行2023-04-26 17:53
|
【排行榜】全國鋰電十大品牌!Top3竟是他們!2022-08-09 17:48
|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鋰離子電池》團體標準啟動會即將召開2022-08-01 18:13
|
【座談會】職業能力培養大國工匠2022-07-29 17:44
|
【新能源資訊】綠色電力“沙子電池”在國外已經開始工作了!2022-07-07 17:27
|
《鋰離子電池隔膜綠色工廠評價要求》草案研討會將于16日召開2022-06-14 17:35
|
全國電工電子產品與系統的環境標準技術委員會綠色供應鏈國家標準工作組成立大會順利召開!2022-05-07 09:12
|
長虹能源申購 發力電動工具電池市場2021-04-26 2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