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力在智能裝備領域動作頻頻。
有消息稱,格力“牽手”河南洛陽打造“中國制造”新高地。9月18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確認該消息。并表示,格力在該項目中所起的只是牽頭作用,全部投資并非僅由格力電器一家公司完成。同時公司還表示有意向參與河南省屬企業洛陽LYC 軸承有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格力此次投入重金在河南洛陽造機器人可謂是其在智能裝備領域的又一擴張。而早在一個月前,格力剛剛宣布將聯合珠海銀隆投資150億元在洛陽造新能源汽車。短短兩個月內,董明珠在洛陽頻頻進行大手筆投資,其在兩大產業的擴張速度令人咋舌。
欲變身裝備生產巨頭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由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生產的、首批銷往中國國內市場的27.8萬臺蘋果iPhone 8 Plus手機被相關檢疫局檢驗放行出區。數據顯示,全球大約一半的蘋果手機都來自鄭州的富士康工廠。
業內人士認為,河南有富士康這樣的強大的制造和代工企業,對機器人等智能裝備需求旺盛,而董明珠頻頻在河南砸巨資促使項目落地,或有意尋求合作機會。
近年來,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一直有意多元擴張以尋求增量市場,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均被其視為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除了在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領域加速擴張外,格力在智能裝備領域的涉足步伐加快。
根據格力電器官網發布的消息顯示,公司將牽頭在河南洛陽打造“中國智造”新高地。項目用地約5000畝,一次規劃,分期實施,全部建成后預計實現產值超過300億元人民幣/年。
9月18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目前該項目正處于規劃階段,旨在以格力電器為龍頭,帶動智能制造相關企業在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規劃建設洛陽自主創新智能制造產業示范基地,格力電器對該項目的具體投資金額以及該項目對格力電器未來業績的影響尚不確定。
實際,格力在智能裝備市場的布局已有數年,在珠海和武漢設立了四個研發和生產基地,產品已覆蓋伺服機械手、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等10多個領域。在四年時間里,格力完成了內部生產線的自動化。不過規模仍然有限,目前格力生產的工業機器人70%被格力電器內部消化。
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18年,中國智能裝備產業規模超過5000億元,在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30%。正是看到市場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空間,格力已將智能裝備產業定為未來發力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格力與河南的此次合作中,河南省工信委副主任李濤的一席話透露出董明珠的野心,其表示,如今的格力已不再是單純的空調或電器企業,而是智能裝備生產和系統集成的現代化裝備生產企業。
而通過此次項目,可見董明珠有意將格力打造為集空調制造、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生產和系統集成的現代化企業巨頭。
董明珠欲入局蘋果產業鏈?
而作為蘋果的代工企業,富士康也正在加速實施機器換人計劃。
消息稱,去年富士康已經部署超4萬臺機器人取代人力,目前這些機器人已經在鄭州工廠、成都平板工廠、昆山和嘉善的計算機/外設工廠投入使用。而在富士康引入機器人的同時,裁員也在大規模發生。據了解,富士康昆山工廠已裁員6萬人。
有消息人士透露,富士康“機器換人”計劃正在加速,每年都會有上萬臺機器人被投入使用,但尚不清楚是否參與了蘋果設備的制造。
業內人士認為:“在人工成本快速上漲背景下,富士康有意通過引入機器人降低成本。蘋果具備極高的議價權,而富士康要保證自己的利潤,啟用機器人也是在意料之中。但目前市場上的機器人有諸多限制,并不能滿足富士康的需求。”
富士康高層也對外表示,目前大多數工業機器人只能用于生產線上的前端工作,而富士康的核心是后端的組裝,機器人實際上能替代的工序不到50%。其次,機器人操作欠缺靈活性與精度,本身的維護成本高。富士康急需定制型機器人。
而蘋果的河南鄭州工廠可謂是果粉的天堂,也是眾多果粉心中的神秘基地。數據顯示,全球大約一半的蘋果手機都來自鄭州的富士康工廠。因此此前每逢新款蘋果手機上市前,都會有諜照從鄭州工廠流出。
而近日,蘋果公司剛剛推出三款新手機,包括為紀念蘋果手機問世十周年而設計的iPhone X,以及升級換代的iPhone 8和iPhone 8 plus,首批產品大部分也來自于該工廠。
據悉,自9月9日蘋果新品手機出貨首日起5天內,鄭州海關已經監管出區超過118萬臺蘋果新品手機,其中90.24萬臺銷往海外。
此次董明珠在河南砸下重金豪投機器人,牽頭中國洛陽自主創新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或也是看中這一商機。
不過,家電業專家劉步塵認為:“格力想進入富士康或蘋果的供應商名單,目前難度比較大,畢竟格力智能設備還沒有建立市場影響力。像富士康這樣的企業,有太多品牌可以選擇,而且大多是國際品牌,格力很難進入它們的采購名單。但在河南政府的牽線下,不排除雙方有合作的可能。”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