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恰逢其時,為產業發展明確方向,引導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3月3日,《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政策宣貫會在北京召開,相關部委、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及重點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與會人士指出,近年來,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體系加速完備,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龍頭企業培育成效顯現,全球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行業茁壯成長的同時,也面臨供需銜接不暢、市場競爭加劇、成本疏導機制不完善、海外形勢復雜多變等多重挑戰,亟待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日前出臺的《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簡稱《行動方案》)可謂恰逢其時,為產業發展明確方向,引導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規范行業有序發展
新型儲能制造業作為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新興領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推動新能源高效開發利用的基礎支撐。為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印發的《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全鏈條國際競爭優勢凸顯,優勢企業梯隊進一步壯大,產業創新力和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行動方案》圍繞產業體系、產品性能和下游應用三大維度提出具體發展目標。產業體系加速完善方面,要求“新型儲能制造業規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態主導型企業3—5家”,刪除了征求意見稿中“培育千億元以上規模企業”的表述,明確“大”不等同于“強”的觀念,引導各地因地制宜多元化發展,減少低水平重復建設;產品性能方面,針對市場占比較大的鋰電等電化學儲能,針對性地提出“熱濫用和過充電不起火、不爆炸”,要求提升全生命周期安全水平;應用領域持續拓展方面,強調新型儲能產品和技術多元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更好滿足電力、工業、能源、交通等領域應用需求,為推動能源革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堅實保障。
國家新型儲能創新中心董事長姜海龍指出,《行動方案》是我國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書”和“路線圖”,將強有力地推動我國新型儲能產業全面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以鋰離子、鈉離子電池為代表的新型儲能,有望在“十五五”期間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低于抽水蓄能。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策文進一步指出,《行動方案》不僅關系新型儲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還具有較強的產業帶動與輻射作用,不僅直接撬動電化學儲能、電池物理儲能技術、相關信息技術及產業的發展,還將帶動電池材料、電力電子、半導體、智能傳感器、系統集成等眾多細分領域,更可能推動新能源發電、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關聯產業的協同發展。《行動方案》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同時又刺激經濟的“大手筆”,是一舉多得的大舉措。
科技創新為要
值得注意的是,《行動方案》以技術創新和應用拓展的發展主線,著力提升先進產品供給,補足補短板弱項,支撐新能源大規模消納、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在面向我國新型儲能技術發展現狀的同時,也兼顧了科技發展的潛在可能,進行前瞻性布局,如適度超前布局氫儲能等超長時儲能技術,鼓勵結合應用需求開發多類型混合儲能技術,支持新體系電池、智能電池、儲熱儲冷及新型物理儲能等前瞻技術基礎研究。
“《行動方案》用了1/3的篇幅來講新型儲能的技術創新,突出創新引領。明確提到強化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共性技術創新發展,加快新型儲能本體技術多元發展,以三個專欄形式,全面展示了新型儲能相關的眾多技術指南,這對創新研發方向,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有著強有力的引導作用。”南策文進一步指出,《行動方案》重點提到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長壽命、經濟可行的新型儲能產品和技術供給能力持續增加,系統轉換效率顯著提高,抓住了新型儲能技術發展的關鍵癥結和痛點。企業也要摒棄低價競爭,轉向“技術+服務”的價值競爭。
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行動方案》以六大專項行動,明確了“施工圖”。一是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行動:鼓勵發展多元化新型儲能本體技術,支持突破高效集成和智慧調控技術,重點攻關全生命周期多維度安全技術;二是產業協同發展推進行動:科學謀劃產業布局,引導優化供需關系,加強資源保障利用,培育產業優質企業;三是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行動:提高安全生產能力,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四是示范應用場景拓展行動:鼓勵新型儲能以獨立儲能主體參與電力市場,加快推動構網型儲能應用,提升新型儲能對電力系統穩定運行支持能力;五是產業生態體系完善行動:加快建立新型儲能電池安全風險評估體系,分級分類制定儲能電池標準,加大安全類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強化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六是貿易投資合作提升行動:探索將新型儲能領域國際合作納入共建“一帶一路”“金磚國家”等合作機制框架,支持有關企業有序開展國際化布局,吸引外資金融機構來華投資。
夯實全球競爭優勢
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國際合作。相關人士介紹,目前我國新型儲能國際化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高質量“走出去”方面,2024年我國鋰電池出口額超600億美元,其中儲能電池出口占比不斷提升,中國的儲能產品已遠銷美洲、歐洲、東南亞、中東等地區。企業對外投資開始起步,順應國際綠色化發展浪潮,部分企業已經開始著手在美歐和東南亞等地設廠或開展技術合作;高水平“引進來”方面,吸引外資初見成效,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已正式投產,這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首個儲能超級工廠項目。
國際能源署預計,隨著全球風電光伏發電量占比提高,需要大量配置儲能裝置,預計2050年全球儲能電池裝機量將達3100吉瓦時。此外,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相關算力中心耗電量巨大,為新型儲能發展創造更大空間。
鞏固拓展出口優勢,努力開辟新的國際市場。《行動方案》提出,加強與相關國家資源戰略、政策、標準等對接,積極推動建立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體系。高質量實施已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支持企業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協定的優惠安排。充分發揮國內行業組織和境外中資企業商(協)會協調、自律作用,防范出口領域惡意競爭,共同維護中國品牌良好形象。
中國完善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為新型儲能貿易投資合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其中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的產量,全球占比均超過70%,儲能電池的生產成本具有較強競爭優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文強指出,全球能源結構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機量快速增長,除中美歐等傳統儲能市場外,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也在迅速增長。企業應通過產品輸出、技術輸出、產能輸出等多種形式,加速開拓筑牢新型儲能全球產業的主導權。
劉富德:立志打造新一代儲能電池及生態系統2018-07-31 09:28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方俊鋒:要讓新型太陽能電池更高效穩定2018-07-22 22:56
|
崔光:新能源電池關鍵材料體系應用基礎研究2018-07-04 14:33
|
送別魯冠球:生前有志于引領新能源汽車2017-10-30 16:10
|
比爾·蓋茨:“惡魔之吻”心系儲能 但就不投鋰電池2017-08-03 15:28
|
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蒙特卡洛賽道的中國元素2017-06-12 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