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大錳“鋰離子動力
電池及關鍵材料”技術創新團隊(部分)成員合影
他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開展傳統錳業轉型升級;他們瞄準科技前沿,開展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科研攻關;他們不斷突破創新,著力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求。
【團隊簡介】
中信大錳“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技術創新團隊成立于2011年,隸屬于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崇左分公司,團隊充分利用崇左錳業資源優勢與區域優勢及企業本身的技術優勢,根據行業發展方向,瞄準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發展前沿技術,開發出了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高、競爭性強的錳系新能源材料。2018年,該團隊榮獲首屆廣西創新爭先獎牌(團隊)。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錳是個神秘的東西,雖然人們每天都要接觸到錳,但是你卻看不到錳的存在,因為我們接觸到的錳都是存在于金屬制品、電子產品和電池之中。常言道“無錳不成鋼”,錳是煉鋼過程中最主要的脫氧劑之一,在鋼鐵工業中,錳的用量僅次于鐵,是居第二位的重要金屬元素。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錳在電子產品和電池生產中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廣西作為我國三大錳礦產區之一,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廣西錳礦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廣西錳產業轉型升級及錳系新能源材料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廣西錳系新能源材料的發展過程中,有這么一支創新團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它就是隸屬于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崇左分公司旗下的“中信大錳‘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技術創新團隊”。
積極響應政府號召
開展廣西冶金二次創業
中信大錳“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技術創新團隊成立于2011年,同時也是廣西第一批特聘專家崗位,團隊共有成員14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3人,高級工程師4人,工程師5人,在讀博士4人,碩士研究生3人,團隊由廣西特聘專家、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崇左分公司總工程師李華成負責牽頭開展工作。團隊成立以來,針對傳統錳業能耗高、污染重、產能過剩、競爭激烈的發展狀況,積極響應廣西區政府提出的“開展廣西冶金二次創業”及“開展傳統錳業轉型升級”的號召,充分利用崇左錳業資源優勢與區域優勢及企業本身的技術優勢,根據行業發展方向,瞄準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發展前沿技術,勇于創新、善于創新,攻堅克難,持續開展技術創新及錳產業轉型升級工作,走差異化道路,開發出了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高、競爭性強的錳系新能源材料。
在團隊負責人李華成的帶領下,團隊積極開展科研攻關,開展新型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于2016年研發出了“高密度球形鎳鈷錳酸鋰鋰電池正極材料”,突破了行業有關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并于2017年6月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在中信大錳崇左產業園建成了年產1500噸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生產線,可現實產值近3億元;2017年,研發出“高壓實高比能型錳酸鋰鋰電池正極材料”,并于2018年6月在中信大錳崇左產業園建成了年產3000噸高性能錳酸鋰生產線,實現產值1億多元。
錳系新材料的產業化,標志著廣西在錳系鋰離子電池材料領域的技術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填補了廣西在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的多項空白,對廣西錳產業結構調整、產品轉型升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推動了廣西錳產業深加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持續開展技術攻關
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求
在“高壓實高比能型錳酸鋰鋰電池正極材料”實現產業化的同時,技術團隊不滿足于現狀,繼續開展試驗研究、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工作。為了確保中信大錳“鋰離子電池材料”能滿足高性能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要求,團隊成員積極尋求外部技術合作,結合廣西區內高新技術企業資源優勢,與廣西卓能新能源科技公司及廣西梧州新華電池合作開展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研究工作。針對新開發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開展了不同負極材料、電解液、溶劑的鋰離子電池制作、檢測試驗工作,尋找出了最合適的材料種類、配比及加工工藝,確保了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新產品的性能發揮最大作用。
▲團隊成果轉化——年產10000噸錳酸鋰生產車間
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對鋰電池能量密度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求,團隊在原有創新成果的基礎上,不斷開展技術創新,研發出了高電壓、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鎳錳酸鋰產品,并進行三元材料與高性能錳酸鋰最優混搭優化試驗;為了進一步改善錳酸鋰的性能,滿足動力電池的要求,研發出了高純電池級硫酸錳產品并實現了產業化……團隊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不但確保了公司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還為廣西甚至是我國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領域內的研究提供了積極地探索。
加強團隊建設
保持團隊創新活力
近2年,“中信大錳‘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技術創新團隊”獲得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一項,崇左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一項,發表論文11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2件、獲得廣西新產品證書4個等多項榮譽。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創新能力建設和人才培養也是團隊得以不斷進步的基石,記者了解到,為了進一步激發團隊的創新能力和研發能力,企業依托現有團隊人才結構,在崇左市建設了廣西千億元產業廣西錳業研發中心,包括錳系新材料實驗基地、分析檢測中心、新能源電池制作及檢測中心等,在提升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及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為團隊的創新能力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團隊負責人李華成指導團隊成員進行品質管理
團隊想要持續發展,人才是關鍵,在人才梯隊的培養和團隊凝聚力建設上,團隊以老帶新,精心培養年輕人,陸續培養了李普良等一批有經驗的鋰電行業年輕技術研發、管理人才,大部分已經成為技術創新骨干,確保了科研及生產的持續改進。為塑造團隊凝聚力,營造和諧的團隊氛圍,團隊負責人李華成告訴記者,一是團隊領導者要幫助團隊成員樹立較強的自我意識,培養彼此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價值觀;二是要注意處理好隊員和行業企業的關系,為團隊和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合作環境,使團隊成為企業合作的紐帶,實現企業文化、團隊文化融合。與此同時,制定明確的工作目標及崗位職責,完善考核體系也是團隊充滿凝聚力的保證之一。
目前,行業競爭激烈,只有不斷創新,開發新產品,持續改進產品性能,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面對未來團隊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團隊負責人李華成告訴我們,團隊下一步將按照行業的發展方向,勇于創新、善于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不斷滿足優質大客戶的要求,爭做全國錳系新能源材料行業的引領者。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