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汽車制造業發展迅猛,又是個“富氫”的城市。日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長三角氫走廊建設發展規劃》為寧波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機遇,增加了優勢砝碼。
環杭州灣高速要建加氫站
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編寫的這一規劃確定,長三角氫走廊建設發展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近期發展規劃(2019年至2021年),將以上海為龍頭的產業先行城市打造成氫走廊的核心點,率先啟動建設4條氫高速示范線路。先行城市包括已經確定積極發展氫能與燃料
電池汽車產業的上海、蘇州、南通、如皋、寧波、嘉興、湖州、張家港等。
4條氫高速示范線路分別圍繞G15(沈海高速)、G42(滬蓉高速)、G50(滬渝高速)、G60(滬昆高速)展開,預計將在3年內建成10座加氫站,以點帶線,形成長三角帶狀氫能走廊,初步形成氫能高速走廊示范。
在中期發展(2022年至2025年)階段,根據規劃,長三角氫走廊將在重點城市之間推廣建設10條以上氫高速公路,拓寬燃料電池汽車運營范圍。
而在遠期發展規劃(2026年至2030年)階段,長三角氫走廊要覆蓋長三角全部城市和20條以上主要高速公路,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區域,充分帶動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推動未來社會清潔能源和動力轉型。
為什么要建加氫站?當然是為燃料電池汽車鋪就基礎設施。
燃料電池顧名思義,是由燃料發電,一般以氫氣、碳、甲醇、硼氫化物、煤氣或天然氣為燃料,作為負極,用空氣中的氧作為正極。水電解變成氫和氧,而燃料電池就是利用水電解的逆反應,成為一臺“發電機”。
目前市場上正在推廣的插電混動汽車或是純電動汽車,其電池的材料與電力本身的生產過程仍存在排放,而燃料電池多以氫氧為原料,真正做到了零排放。
因此,目前燃料電池成為各國正在積極研發的新能源技術之一。
2014年,豐田推出的Mirai(未來)車型成了其公司旗下首款正式量產的燃料電池汽車,使用的是低溫燃料電池,但由于高昂的售價和缺乏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Mirai車型在全球僅銷售了6000輛。
因此,這次規劃中的氫站建設是推廣燃料電池汽車的關鍵。
寧波搶抓氫能發展機遇
據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新能源研究院官萬兵博士介紹,隨著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2020年中國市場燃料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230.0MW,占全球市場的比重由2015年的3.9%上升到14.4%。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主要的燃料電池生產和銷售國。因此,寧波應加快培育這個產業,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動,布局產業鏈。
根據前不久印發的《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5年,寧波將建成加氫站20—25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突破1500輛,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裝備企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基地。
該若干意見列出了六大任務,即打造氫能裝備制造基地、推進氫能技術創新研發、推進氫能示范應用、建設氫能產業創新協同平臺、引進培育氫能龍頭企業、推進氫能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具體包括,圍繞制氫、運氫、儲氫、加氫以及燃料電池全產業鏈,以江北區等為核心,重點打造氫氣制備、雙極板、膜電極、電堆、燃料電池、加氫設備等核心裝備制造基地;在北侖區、大榭開發區等地開展加氫站示范建設,探索推進燃料電池公交車、物流車、港區集卡、叉車等應用示范;探索加氫(油、氣、電)等綜合建站模式;打造氫能創新應用的配套區和孵化區;重點突破化工余熱與廢氣資源高效制取氫氣等一批關鍵技術,將其列入寧波科技創新重大專項等。
寧波之外,目前,北京、上海、武漢、佛山、濟南、張家口等多地也已出臺了有關氫能發展規劃,這些地方多為汽車工業集聚區。官方政策的發布,也為汽車工業發展方向引航。
新材料行業智庫Trendbank相關負責人認為,隨著各類主體加快涌入,車用氫能產業已行至“風口”。寧波有著自己的優勢,汽車制造業發展迅猛,且是個“富氫”的城市。
寧波石化產業發達,化工企業可提供副產氫作為氫源。按照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百公里耗氫1kg(200kg/輛/年)計算,目前寧波副產氫可供約21.15萬輛氫燃料電池乘用車使用。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