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陸續傳出加氫站建設的消息。
4月22日,在成都首屆國際氫能和燃料
電池產業大會上的信息顯示,成都今年將建成兩座固定式加氫站,分別位于郫都區和龍泉驛區。
2017年,受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工信部委托,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編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路線》,其中提出,到2020、2025、2030年分別建成100、300、1000座加氫站。
隨著頂層設計重視程度的加強,2020年建成100座加氫站的目標,或有望超額完成。為了印證這一結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了近年來多個“涉氫”省市的相關規劃。
今年4月以來消息頻出。先是上海經信委副巡視員史文軍介紹,除了嘉定加氫站施行建設外,金山、奉賢、臨港也將加快建設,完善新能源汽車環境。
緊隨其后,重慶在4月13日透露,預計今年內要先后在南岸區、兩江新區、北碚區、長壽區各建1座加氫站。
4月15日,浙江省發改委發布《浙江省培育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2年氫能供給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布局,建成加氫站(含加氫功能的綜合供能站)30座以上。
一個重要的背景是,4月9日,中國政府網發布的《國務院關于落實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中再次提及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并提出該項工作由財政部、工信部、發改委、商務部、交通部、住建部、能源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繼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加氫”之后,國務院再度明確了相關分管部門,這也被視作一個實質性的推動舉措。
事實上,在今年以前,就已有多地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產業,而作為最重要的配套設施,加氫站的建設目標也被提及。
2018年,山東省政府在《關于進一步擴內需補短板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新布局建設一批充電樁、加氫站,到2020年建成加氫站10座。
2018年8月,佛山舉行年度加氫站聯合動工儀式,8座加氫站同時動工建設。根據當地官員透露,到2020年佛山將新建成超過20座加氫站。
佛山對口幫扶的廣東云浮市,在2018年已經部署要建成6座加氫站。
根據武漢2018年發布的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建議方案,2018-2020年,在基礎設施與示范推廣層面,建設5-20座加氫站。
2018年,張家港市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未來3年,在張家港市建成加氫站10座。
2018年,蘇州出臺《氫能產業發展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建成加氫站近10座。
2017年,如皋時任市委書記在出席第二屆國際燃料電池汽車大會時表示,“未來三年,我們將在主城區南部如皋港區新建3到5座加氫站,基本實現如皋范圍內加氫站的區域覆蓋。”
按業界的分析,目前中國有華東、華北、華南、華中、東北、西北以及西南等幾大氫產業集群,其他多個省市也將有望推出加氫站建設相關規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范圍內約有近20座加氫站(包括在建)。若各地能夠按計劃如期完成加氫站建設任務,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加氫站數量大概率將突破100座。
深圳一位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大規模的工業生產、產業轉型,很大程度依賴于政策的強力推動,在這一點上,中國有體制優勢。預計未來3到5年是一個基礎設施投入的密集時期。
4月23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表示,我們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將與純電動汽車長期并存互補,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示范運行,破解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商業化難題,大力推進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