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印度尼西亞海事與投資部代理協調部長埃里克·托希爾(Erick Thohir)與澳大利亞工業與科學部部長艾德·胡西奇(Ed Husic)于雅加達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在
電動車領域展開合作。
兩國承諾利用雙方在鋰和鎳方面的優勢,在
電池制造和關鍵礦物加工方面開展互利互惠,爭奪全球電動汽車供應鏈份額。而鋰和鎳是電動汽車制造和相關產業的重要元素,兩國都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有機會成為全球電動汽車供應鏈中的重要參與者。
印度尼西亞的鎳加工廠,該國正在尋求更多外國投資進入關鍵礦產供應鏈。
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曾于7 月份訪問澳大利亞,在當時的年度領導人會議上,維多多和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內塞(Anthony Albanese)宣布將推進兩國電動汽車的合作。
兩國領導人還于去年共同宣布投資2億澳元,建立澳-印氣候和基礎設施伙伴關系。在過去的18個月里,雙方進行了30多次部長級互訪,為建立貿易和投資聯系做出了堅定的努力,并于此次胡西奇訪問雅加達期間簽署了這份諒解備忘錄。
根據協議內容,兩國建立了雙邊機制,除了在電動汽車供應鏈和生態系統方面的合作,共享ESG方面的最佳實踐外,這一機制還為聯合科研鋪平了道路,包括關鍵礦物加工和電池開發,并促進兩國企業間的伙伴關系。雙方還成立了一個聯合指導委員會來指導工作流程和監督合作成果。
印尼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鎳儲量,并以此吸引了數十億美元的外國投資,投資方包括以巴西淡水河谷等礦業公司、中國青山等鋼鐵制造商、韓國現代等汽車制造商以及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這些投資能幫助印尼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鎳生產國。
在過去五年中,印尼已經朝著電動汽車生態系統的方向發展了鎳下游產業,有三家工廠正在生產混合氫氧化物沉淀物,這是電池前驅體的基本材料。
他指出,預計未來幾年還有幾個電池生產項目啟動。“我們相信,這份諒解備忘錄將成為真正實現這一共同目標的里程碑。”
11月,維多多曾試圖說服美國總統拜登不要將印尼排除在美國電動車市場之外,但未能成功。
印尼經濟與法律研究中心(Centre of Economic and Law Studies)主任兼創始人比馬·尤迪希斯提拉·阿迪內加拉(Bhima Yudhistira Adhinegara)表示,該諒解備忘錄在擴大印尼關鍵礦產來源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他指出:“印尼鎳資源豐富,但鋰依賴進口。與澳大利亞的合作也有望提高印尼生產的關鍵礦物的ESG評級,尤其是那些面向發達國家出口的礦物。”
澳大利亞也希望在電池生產領域占據一席之地。該國的鋰儲量占全球的比例為24%,僅次于智利。2022年,澳大利亞的鋰提取量是全球總量的43%。
胡西奇在雅加達的簽約儀式前表示:“在電動汽車供應鏈以及合作開發新的加工和制造方法方面,我們兩國可以共同開展大量工作。在未來幾周內,我們將發布國家電池戰略,這份諒解備忘錄將對支持該戰略所需的價值鏈和投資進行深入探討。”
他說:“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都認識到電動汽車和電池制造的巨大潛力,因此今天宣布的消息令人振奮。通過合作發展強大、多樣化的清潔能源供應鏈,兩國可以促進我們的共同經濟利益以及貿易和投資聯系。”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