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節能減排背景下,新能源作為長期賽道的屬性不斷被強化。隨著“鋰想”之爭日益白熱化,鋰資源的掌控與保障仍將是行業的焦點所在。
國際市場上,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正推動建立“鋰佩克”聯盟,從而在鋰礦價格波動時達成“價格協議”,像歐佩克一樣掌控鋰礦的定價權。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對此表示,鋰資源市場定價權是當前全球產業鏈戰略競爭的核心之一。一旦鋰業歐佩克聯盟建立,或將深刻影響中國新能源產業鏈的全球布局。
在國內,12月15日,原本計劃在當天下午進行拍賣的雅江斯諾威礦業發展有限公54.2857%股權的第十輪拍賣宣告中止,此前已吸引了寧德時代、協鑫能科等輪番廝殺,前九輪拍賣更是因為達到封頂價格而熔斷。斯諾威鋰礦的爭奪戰,也折射了行業對鋰資源渴望。
據預測,2022年-2030 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將從820GWh 擴大至4765GWh,合計增長近5倍。其中動力電池出貨量仍將保持高位,到2030年實現3000GWh,增長將近4倍;儲能電池將由2022年的120GWh擴大至1660GWh,增長將近13 倍。隨著鋰電池的行業主導地位不斷夯實,鋰將是決定行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受鋰電池市場高增長影響,鋰資源需求與日俱增,行業企業紛紛向鋰電上游延伸,以保障供給、控制成本。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鎳氫電池龍頭科力遠的轉變。
作為以專利技術起家的鎳氫電池材料龍頭企業,科力遠在鎳氫電池領域深耕了20余年,目前已在HEV鎳氫動力電池及電池材料方面擁有豐富的技術儲備和極高的市場地位。今年以來,科力遠還在鋰電領域有了不小作為,成功打通了鋰電上游。
據了解,科力遠的目標是復制其HEV配套產業鏈的成功模式,通過智能制造與數字化賦能,構建鋰礦資源、碳酸鋰、磷酸鐵鋰材料、數字化芯材、先進電池、終端應用及電池回收的鋰電池全產業鏈。目前公司已經通過多項協議的落地,通過搶占鋰礦,快速形成碳酸鋰生產條件,打通了鋰電上游,具備了鋰電核心競爭力。據科力遠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科力遠將以此為抓手,聯合行業伙伴,持續布局中下游產業鏈。
在下游儲能應用市場,科力遠也在積極拓展。“鎳氫+鋰電”混儲模式收獲了頂層設計的肯定,為其以技術創新優勢拓展儲能市場提供了政策支持。工信部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推廣基于優勢互補功率型和能量型電化學儲能技術的混合儲能系統”。對此,行業研報認為,在儲能技術路線多元化及安全性要求下,科力遠有望借助自身鎳氫電池高安全性、高功率、寬溫域、長壽命、低成本等獨特優勢,以及日益強大的鋰電上游產業鏈地位,率先在儲能市場占得一席之地。
科力遠圍繞鎳氫、鋰電、儲能,打通材料-電池-應用進行全產業鏈布局,將有助于其利潤在產業鏈各環節傳導調節,大幅提升盈利水平和行業競爭力,對科力遠未來業績增長有著積極影響。特別是隨著上游產業的持續布局,科力遠有望筑建更長線的競爭優勢,強化成長確定性。
(責任編輯:子蕊)
新能源賽道,電池技術成產業鏈最大風險點2022-11-29 08: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