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賽道,電池技術成產業鏈最大風險點

時間:2022-11-29 08:27來源:知產力 作者:楊倩
點擊:
       隨著綠色低碳發展在全世界范圍內形成共識,新能源車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主旋律之一,已成為汽車行業的大勢所趨。2022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預計將超過570萬輛。政策和市場相互激蕩,技術創新也進入了新的階段。動力電池作為決定汽車性能和綜合成本的核心因素之一,成為新能源賽道井噴式發展的先鋒。高速發展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也充滿了知識產權的風險和機會。筆者作為曾從事電池技術研究、如今在知識產權行業從業十幾年的“老兵”,嘗試梳理了這一行業中知識產權問題的突出特點和最新動向,并提出應對之道。
 
 
電池技術成產業鏈最大風險點,提高自身儲備是關鍵
 
      1、新能源產業鏈垂直整合趨勢明顯
 
      隨著市場的不斷爆發,新能源產業資源密集和技術密集的特點愈發凸顯。資源密集的特點導致利潤在逐漸向位于產業鏈上游的礦業集團流動。而技術密集的特點,則凸顯了處于產業鏈中游的電池企業的話語權。因此,先是最下游的車企積極向上布局,自研電池、投資建廠、入股電池企業甚至礦產企業等幾乎成為新能源車企的標配,同時中游的電池廠商入股礦業集團、往造車行業的滲透也都早已不是新聞。產業鏈垂直整合的趨勢非常明顯。
 
      由于知識產權尤其是專利帶來的禁令會沿供應鏈傳染,一個節點上的知識產權風險會令整個鏈條受挫。因此,在新能源賽道上飛速狂奔的企業,與其他橫向整合程度更高、分工更明確的行業相比,暴露在了更大的知識產權風險中。這個鏈條上目前風險最高的節點就是電池相關技術。
 
      2、電池專利叢林初步形成
 
      電池發展歷史不長。現在主流的鋰離子電池為例,1991年索尼公司首次將鋰離子電池從實驗室推向商用市場。第一款采用鋰離子電池的量產純電動車是特斯拉于2008年推出的Roadster,距今也才十幾年。因此動力電池技術至今未形成一個非常統一的、主流的技術路線。從三元與磷酸鐵鋰之爭,到電芯形狀的選擇,到CTP、MTP、CTC、刀片電池等各類眼花繚亂的電池包相關技術,充電換電的競爭,再到定制化的電池管理系統,每一個工藝節點都有若干種技術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簡言之,電池技術目前處于一個市場推動技術進步,技術帶動企業提升的高速發展期,存在巨大的創新空間。如此蓬勃的市場,加之如此大的創新空間,自然催生了大量專利的產生。
 
      我們根據IPC分類號粗略統計了鋰離子電池電池相關的不同技術點分布的中國專利數量如下:
圖1:鋰離子電池各技術方案審中及有效的中國專利數量分布
圖2:鋰離子電池各技術方向審中及有效的中國專利申請年度分布
 
      從中可以看出,涉及電池材料類的專利數量相對較少,涉及電芯非活性部件和電池模組/電池包的專利數量較多。一方面,上述方向主要涉及物理結構和或空間布局的創新,技術研發周期相對較短;另一方面,與材料類專利相比,其技術復雜程度和取證難度相對較低,也可能是吸引權利人大量布局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未被包含在上圖中但不可忽視的技術方向是電池充放電管理技術。僅以IPC主分類號為H02J 7/00(用于電池組的充電或去極化或用于由電池組向負載供電的裝置)做粗略統計,中國專利有效和審中數量分別高達4.3萬件和1.4萬件。
 
      即,僅鋰離子電池相關在中國就有十幾萬件的有效專利和幾萬件的在審專利,還不包括其他電池類型以及其他相關技術領域的專利數量。如此數量級的專利已足以構成專利叢林。尤其是2016年以后專利數量的快速增長,也凸顯了全行業都在發力專利布局。
 
      3、深挖洞廣積糧,應對風險心不慌
 
      應對風險的方式從來都是先把自身做強。事實上,各企業研發投入越來越多、主流企業技術實力都不容小覷。如何將技術高質量的專利化,才是難度更高、潛在收益也更高的關鍵動作。這需要企業自身的研發部門、知識產權部門以及外部服務機構的通力配合,做好專利挖掘,共同打造、優化專利布局。專利布局應早于、至少不遲于產業鏈的布局。
 
      同時,考慮到產業鏈特點,對于技術開發/轉讓/許可合同、委托加工合同、采購供貨合同等中的知識產權條款應做好風險評估和合規管理等等。保密制度建設、人員競業管理等顯然也是必選動作,以打造系統性的防火墻。
 
      另外,考慮到技術快速發展的現狀和專利制度的特點,適當的選擇部分自有技術以專利、期刊或者公證等方式做好公開證據保存,可以作為潛在的公開證據來破壞風險專利的穩定性。此類細節需要通過企業內部制度建設和培訓管理等來促進多部門積極配合來實現。
 
 
電池技術標準化進程值得關注,機會與風險并存
 
       1、電池技術標準化開始加速
 
       隨著市場逐漸膨脹,電池技術標準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然而,在技術路線百花齊放的局面下推進技術標準化,會導致一些技術路線被放棄,一部分規格需要重新設計,未被納入標準的產能會被犧牲掉,還會影響眾多上下游企業。因此,在玩家眾多的千億級規模市場面前,標準化之路舉步維艱。
 
       然而,行業需求是最大的動力。市場上動力電池規格達到幾十種,不同廠家不同產品不同代際的電池之間都存在難以通用的問題。通過標準化能夠提高產品一致性,降低成本,集中產業鏈上下游分布,提高市場效率。借助我國電池行業超高的市占率,國內市場標準化進程,還可以提高我國對國際行業標準的影響力。
 
       因此,2016年工信部就發布了《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明確提出了標準化的時間表。2021年3月,政協委員丁磊曾提出“推動新能源汽車電池國家標準建立”的提案,建議出臺動力電池國家強制標準。2022年3月和11月,工信部又接連召集兩次《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修訂征求意見稿討論會,對其進一步進行修訂和更新。這些信號都顯示,我國電池技術標準化進程在加速。
 
       2、潛在的標準必要專利風險逐漸走高
 
       專利數量龐大,而技術標準化進程已開始加速,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另一個專利訴訟激戰正酣的領域——ICT行業的SEP混戰。比較這兩個技術領域,我們也能發現很多相似之處。
 
       一方面,電池技術的應用場景極其豐富,核心技術可以觸及產業鏈的底層。無論是消費電子產品還是電動汽車,無論是電動工具還是應急供能系統,還有涉及各行各業的儲能場景,都離不開電池。這與萬物互聯互通的通信技術異曲同工。
 
       另一方面,電池技術與其應用場景的集成化程度越來越高。比如如今已很難見到to C的手機電池;在汽車行業,提高能量密度的需求也使得電池趨向于與底盤或車身一體化集成。電池在各行業的全面滲透,已使其越來越難以被清晰的剝離為獨立產品。這與通信用芯片被集成在各種終端產品上的應用方式也非常類似。
 
       當然,通信技術的標準化程度如此之高更多是由交互需求推動的,要想互相通信,必須遵循相同的標準。交互需求對電池技術標準化的加持尚不凸顯,但在一些外部結構及接口層面也已初現市場倒逼標準化的需求。因此,短期內電池領域出現大量SEP的可能性較低;但需要關注類似寧波科田v.日立金屬案中可構成《反壟斷法》范疇內“必需設施”的非標準必要專利。這類專利如果涉及行業內通用的技術,即使未被納入標準,但考慮到產品設計和產線調整的成本,也會有較高的規避難度,從而能夠為專利權人帶來很好的經濟利益和競爭優勢。
 
       3、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做好標準化專利培育
 
       通信行業已經充分證明了專利一旦被標準化后的巨大威力。在標準化進程剛剛開始加速的新能源行業中,及時跟蹤、積極參與技術標準的制定,并針對性的進行前瞻性專利布局,打造真正有殺傷力的專利武器,是能將專利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如果目標不在培育標準化專利,至少也應做到知己知彼,了解標準制定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的專利并盡早降低風險。
 
       當然,打造電池技術SEP也并不容易。既要深入了解國內和國際標準現狀,洞悉行業技術發展脈絡和需求,又要對標準制定過程和趨勢有準確的預測和足夠的影響力;同時需要將專利申請節奏與標準制定節奏相配合,確保專利穩定性以及與標準的對應性。
 
 
電池相關知識產權爭議明顯增多,戰場硝煙已起
 
       1、電池技術相關訴訟頻發,涉案主體和技術主題多樣化
 
       下圖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了近幾年來在行業內影響較大的電池技術相關知識產權訴訟,筆者參與審理/代理了其中若干件。可以看出國內外的相關訴訟逐年增加,2020年后國內訴訟越來越多。訴訟主體以電池企業為主,但也出現了電池材料供應商之間的訴訟,以及多起以車企為被告的訴訟。訴訟已呈現往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蔓延的態勢。
圖3:近年來電池技術相關知識產權訴訟(不完全統計)
 
       從技術方向看,涉及電解液、隔膜、電池材料、非活性部件等電池中各個部件的訴訟數量較為均衡,最頻發的領域集中于充放電方法/電路、電池管理系統等偏軟件的方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細分領域NPE活躍度較高。
 
       電池應用場景極其豐富,新能源行業發展勢頭正盛,都是吸引NPE的因素。廣義的NPE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進行專利貨幣化的專業運營公司,比如已經在美國訴訟中出現的Somaltus、Celebration IP等。由于NPE沒有實施行為,缺乏被對等反制的基礎,一定程度上會比來自競爭對手的攻擊更為棘手。
 
       2、進入無效程序的中國電池專利呈現與訴訟相同趨勢
 
       在Incopat上對IPC主分類號為H01M(用于直接轉變化學能為電能的方法或裝置)和H02J 7/00(用于電池組的充電或去極化或用于由電池組向負載供電的裝置)的中國專利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截至2022年11月經歷過無效程序的中國專利為306個族。其專利權利人TOP10及主分類號的技術分布分別如下圖:
圖4:進入無效程序的中國電池專利的TOP10權利人
圖5:進入無效程序的中國電池專利的技術分布
 
       進入無效程序的專利通常都是對他人產生了威脅、甚至進入訴訟的專利。其與前一節訴訟案件的統計樣本雖然不同,但結果卻非常一致。進入無效程序的中國專利中,比較活躍的權利人既包括電池廠商也包括終端廠商以及自然人;從技術分布角度來看,充放電裝置和非活性部件是爭議發生數量最多的細分領域,值得引起警惕。
 
       3、密切關注業內動態,盡早識別風險提前應對
 
       在市場競爭已經相當激烈、訴訟此起彼伏的當下,產品發布和投產之前,充分做好技術風險排查至關重要。不僅是FTO等專利風險排查,還包括產品上所攜帶的可能作為商業秘密的技術點的排查、反向工程的可能性、技術權屬的梳理等。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通過收集專利情報來更早識別風險。密切跟蹤專利申請、授權以及流轉動態,一方面了解技術發展前沿,有助于技術布局;另一方面了解在市場活躍的專利,有助于快速識別風險專利。
 
       對各類風險進行排查評估后,盡早做出積極應對,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比如在風險專利審查期間提出公眾意見,相比授權后提出無效宣告請求,難度和成本都更低。盡早進行規避設計可以避免產線損失。另外,通過專利申請信息來跟蹤競爭對手研發動態,可以提早考慮相應布局那些可能制衡對方的專利申請或尋求收購/許可機會。
 
 
結語
 
       無論是技術推進、市場孵化還是政策催生,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已以一種無可置疑的姿態到來,電池也迎來了幾十年來最繁榮的市場。我們樂于見到一個行業的快速發展,更愿意看到知識產權與行業發展、技術進步的相互促進。隨著國內知識產權制度越來越成熟,市場主體的知識產權意識明顯提升,從業人員的數量和整體水平明顯提高,相信知識產權會成為新能源產業的催化劑和加速器。
 
(責任編輯:子蕊)
文章標簽: 新能源 電池技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猜你喜歡
專題
相關新聞
本月熱點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www.astra-soft.com
發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国产制服丝袜在线|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x8x8在线观看| 看黄a大片免费|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免费播放美女一级毛片|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精品国产三级v| 娇妻校花欲乱往事叶子| 免费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女人与公拘交酡全过程i|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曰本|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毛片在线看免费版|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激情欧美人xxxxx| 日本护士xxxx视频| 国产ts人妖合集magnet| 两个人看www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天堂а√在线最新版在线8|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果冻传媒麻豆电影|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 外国成人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国产| 日韩a在线播放| 变态拳头交视频一区二区| fulidown国产精品合集| 欧美日韩一品道| 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丝袜诱惑| 爽新片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