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規劃已超6TWh!動力電池面臨產能過剩風險

時間:2022-11-24 09:06來源:蓋世汽車社區 作者:Nicole
點擊:
     “2023年中國本土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增速很可能會下降,加上動力電池企業新建產能釋放,隨之電池供應一定會過剩。”日前,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在蓋世汽車2022動力電池論壇上重點提及了電池產能過剩的問題。
 
       實際上,不止王子冬,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日前也在公開場合表示,電池全產業鏈預計最晚后年出現產能過剩。而再早一些,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曾于今年3月公開預測,2025年中國電池產能將面臨過剩局面。
 
       業內之所以出現電池產能即將過剩的隱憂,最直接的原因是近兩年動力電池企業瘋狂擴產。據王子冬披露的數據,截至今年10月,全國動力及儲能電池產能規劃已超過6480GWh(含海外規劃),包括寧德時代、弗迪電池、蜂巢能源等超80家電池、汽車領域廠商的248個項目,其中還沒算SKI、LG、三星、松下等外資電池企業的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在新能源汽車實現暴增的前提下,電池年出貨量也僅是幾百GWh,業內有機構預測,今年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將達到490GWh,同比增長117%。而相比上述超6480GWh的數字,全國電池相關企業的整體產能將翻13倍。那么兩三年后,新能源汽車市場真能承載如此多的電池產能嗎?如果產能過剩,電池產業將會面臨怎么樣的格局轉變?
 
電池企業、車企都要分割萬億市場“蛋糕”
 
       其實從2020年開始,動力電池企業就在陸續投資擴產能。而之所以擴產,與動力電池未來的市場規模不無關系。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此前預測,到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將達到4800GWh,若1GWh的電池值10億元,那么屆時動力電池市場將是一塊價值近5萬億的“蛋糕”。
 
       另外,全球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引發的“電池荒”、為搶占更多客戶資源提前儲備產能、各地政府加大對電池領域的招商力度等因素,都促使了動力電池企業加快投資和擴產,這其中,尤以主流電池企業的擴產決心最大。
 
       根據公開信息,寧德時代至2025年產能有望達到1000GWh,成為全球首個TWh級電池廠;依托自身以及外供的未來需求,比亞迪初步預計2025年電池規劃產能將超過600GWh;中創新航于去年年底更新了產能目標,將2025年產能規劃由300GWh提升到了500GWh;欣旺達至2025年全球規劃總產能也達到500GWh;國軒高科2025年產能規劃300GWh;力神電池至2025年產能規劃至125GWh。
 
       從上述來看,僅國內部分主流動力電池企業至2025年的規劃產能就已超過3TWh。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基于電池供應鏈的安全考慮和防止主導權旁落,汽車企業近期也在積極籌備進入電池領域。蔚來此前披露了其在電池領域的布局,目前該公司已組建了超400人的電池研發團隊,預計2024年下半年將電池量產上車。寶馬同樣也將手伸向了動力電池,不久前,寶馬全新動力電池項目已落地,沈陽基地將進行動力電池生產的大規模擴建,投資金額達100億元。
 
       此外,不想給寧德時代“打工”的廣汽集團,旗下廣汽埃安自研動力電池試制線于今年3月開建,包含從漿料制備到電池Pack完整的電池全流程生產工序,官方預計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運營。
 
       從越來越多汽車企業參與進來的趨勢看,未來電池領域分“蛋糕”的不止是那些主流電池生產商,車企的加入或將攪動未來動力電池的市場格局。
 
動力電池產能將面臨過剩風險
 
       一般來說,動力電池的擴產流程是融資先行,然后設計訂制產線、調試、產能爬坡,整個過程花費的時間順利情況下也得需要兩年半至三年,且電池企業擴產與電池搭載應用之間一般有著三年左右的時間差,這就意味著這兩年電池企業規劃的產能大多將在2024年或2025年建成投產。
 
       動力電池的產量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分不開。如上文所說,全國動力及儲能電池產能規劃已超過6480GWh,那么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能否容納這些產能很關鍵。王子冬認為,動力電池企業宣布的產能目標,主要利于競爭、宣傳和爭取地方優惠政策,未來的產能規劃不一定都能成真,其中存在很大水分。據他預測,2025年電池實際產能將會在1500-1800GWh范圍內。
 
       不過目前來看,即便將電池規劃產能可能存在的泡沫打掉,電池產能也將面臨未來過剩的風險,關鍵點在于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的不確定性和車型結構的變化。
 
       就新能源車市場層面而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此前保守預測,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200萬輛,占有率有望接近40%。
 
       如將其預測對比中汽協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期將達到650萬輛的預測,新能源汽車未來三年銷量增長或將放緩。
 
       王子冬也持相似觀點,其認為在政府補貼政策以及高油價的雙重推動下,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數字,但需注意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三分之一的滲透率是在透支未來市場需求情況下得到的,因此其判斷新能源市場接下來繼續突破增長的難度較大,2023年增速很可能會下降,加上動力電池企業新建產能的集中釋放,隨之而來的電池供應一定會過剩。
 
      另外,新能源汽車的車型分布也將直接影響動力電池需求。2022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約占動力電池裝車量90%以上,其中純電動占比80%,插電混動占比10%。在王子冬看來,未來增程以及插電混動車型的滲透率會逐漸提高,尤其隨著市場區域向下滲透,二三線城市插混車型增長會更快,這一變化將會帶來電池需求的總體下調。
 
      綜上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與電池企業瘋狂擴產對比之下,產能過剩的隱憂或將逐漸體現。
 
未來電池企業拼的是技術
 
       當前,伴隨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增長的趨勢,電池企業最引以為傲的或許就是產能藍圖,畢竟這有助于它們拿下更多的整車客戶。但是當未來產能真的面臨過剩局面,動力電池產業格局會發生怎樣的轉變?電池企業又該怎么辦?
 
       王子冬在論壇中表示,動力電池產能過剩給產業最直觀的影響是市場的整合,大規模供應經驗不足的二三線電池生產企業或出現供求失衡狀況,部分企業因產能利用率低還有可能會被兼并重組。
 
       在王子冬看來,電池企業間屆時拼的將不再是產能優勢,而是技術,通過技術進步將動力電池成本進一步降低,使電池的可用性得到擴展很關鍵。
 
       事實上,電池企業目前已經在研發多種技術路線,比如鈉離子電池、無鈷電池、半固態電池等,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結構的不斷完善,不同定位的車型采用的電池技術路線也會有所差異,所以一定程度上,技術能否在行業中具備一定主導性也將關乎電池企業的訂單與產量。
 
      蓋世汽車研究院相關報告指出,未來電池技術路線將與產品定位和用途相結合,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磷酸鐵鋰電池在經濟型層面將獲得大量運用,而性能型和高端型將以三元正極+硅碳負極為主,更遠期的技術則有固態電池和無鈷電池等方向。
 
      除了呼吁電池企業要注意技術創新以外,王子冬還建議電池企業要加速出海,與國外整車企業形成聯合關系。據其統計,到2028年,歐洲和北美地區動力電池供應短缺量將分別達到378GWh和284GWh,同時,歐美汽車企業還在繼續擴展電動汽車的產品型譜,在此情況下,中國電池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不僅有利于解決產能過剩,同時也迎合了產業鏈全球化的必然趨勢。
 
      整體而言,產能未來將只是電池企業自身實力的一個維度,主導技術話語權才是未來競爭的重點,而這也考驗著電池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戰略能力。
 
(責任編輯:子蕊)
文章標簽: 動力電池 電池產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猜你喜歡
專題
相關新聞
  • IEA報告:全球電池產能創新高,中國占全球80%!

    國際能源署發表報告,題目是:Advancing Clea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n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Special Report(推進清潔技術制造能源技術展望專題報告:推進清潔技術制造),今天分享關于電池制造業的分析:“電池制造能力創下新高,主要聚焦
    2024-05-21 12:27
  • 產能小、成本高、電力技術威脅 氫炒作是如何失敗的?

    分析認為,問題不僅僅是擴大氫氣生產比預期更困難,氫能實際用途日益增長的不確定性也是一大問題。如今,包括電熱電池和熱泵等基于電力的技術已經快速發展,成為除了氫能以外的可選項。而如果這些電力技術繼續發展,2050年碳排放清零目標中氫氣的作用可能只有
    2024-05-21 09:50
  • 科創板業績會電池專場:行業低端產能將加速出清 企業披露新技術進展

    科創板集體業績會電池專場:行業低端產能將加速出清 企業披露新技術進展 財聯社 2024-05-09 20:54 《科創板日報》5月9日訊(記者 余佳欣) 近期,鋰電行業迎來多方利好,不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鋰電下行周期或迎轉機。在今日(5月9日)舉行的2023年度科創板
    2024-05-10 11:16
  • 鋰電板塊20231Q24財報業績總結:產能利用率回升 龍頭業績兌現中

    電池投資時鐘理論:龍頭業績持續兌現,關注龍二邊際改善。2H23-1Q24 行業庫存周期及產能利用率周期分別觸底、回升。根據電池投資時鐘,在板塊觸底階段迎接的是龍頭行情,4Q23-1Q24 電池、結構件等環節龍頭業績超預期,龍頭邏輯兌現中;此外,部分龍一產能利用
    2024-05-08 09:09
  • 斥資1200多億,2024年一季度動力電池新投建項目年產能超320GWh

    進入2024年,動力電池產業掀起新一輪開工擴產潮。據蓋世汽車不完全統計,今年一季度,動力電池企業在國內外新投建項目共計31個,總投資金額超1234億元,規劃動力電池產能超328GWh。
    2024-05-05 11:06
  • 碳酸鋰延續供給過剩格局,礦端將迎來產能出清?

    展望2024年,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目前碳酸鋰實際過剩量不多,但由于產業鏈的主動去庫,產業鏈對過剩的感受十分明顯,去年臨近年末供大于求的矛盾也愈加突出,2024年大概率是大量過剩、產能出清的一年,鋰價主旋律向下,但在需求依舊維持增長的背景下,也要留心
    2024-02-19 09:58
  • 規劃產能已超1000GWh,動力電池擴產潮還會繼續嗎?

    在此市場背景下,擴產依舊成為2023年,動力電池產業的主旋律。據蓋世汽車不完全統計,2023年我國動力電池企業在國內外新投建項目共計56個,總投資金額超5455.18億元,規劃動力電池產能超1361GWh。
    2024-02-04 08:28
  • 動力電池格局之變:產能過剩、頭部企業市場份額洗牌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動力電池的裝機量也水漲船高。同時,動力電池市場格局也出現多方面的變化。
    2024-02-01 08:42
本月熱點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www.astra-soft.com
發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浪货一天不做就难受呀|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欧美日韩国产伦理| 国产萌白酱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中文乱码| 99热免费在线观看| 污视频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免费| 色多网站免费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 钻胯羞辱的视频vk| 毛茸茸性XXXX毛茸茸毛茸茸|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性xxxxx极品人妖|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五月天婷婷在线观看视频| 456亚洲视频| 特一级黄色毛片|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视频|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国产免费福利片| 两个人看www免费视频| 西西人体大胆扒开瓣| 晚上睡不着来b站一次看过瘾|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西西大胆午夜人体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