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電池原材料咨詢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數據,到2035年,要滿足全球的電池需求,至少需要再開384個關鍵礦物的新礦。預計到2032年,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將增長6倍。
韓國生產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電動車電池,拜登政府為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已經將韓國視為一個重要的合作伙伴。
美國通過《通脹削減法案》推出了新的稅收減免措施,以促進本土生產,并鼓勵韓國等生產商與澳大利亞等自由貿易伙伴合作,但韓澳兩國之間的交易并沒有得到加速。
瑞銀集團駐首爾的電動車電池分析師蒂姆·布希(Tim Bush)說,韓國的電池制造商正在謹慎行事,因為該法案將如何實施仍存在不確定性。他指出,美國政府尚未具體說明,在單個電池供應鏈中,中國企業的參與程度要達到多少,才會使汽車制造商失去獲得稅收抵免的資格。
布希說:“韓國的電池公司都在按兵不動,等弄清楚哪些是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然后再進行重大投資。例如,如果中國的加工商甚至被禁止參與中國以外的項目,韓國企業將不得不調整它們的戰略。”
在西澳大利亞黑德蘭港,皮爾巴拉(Pilbara Minerals)公司的Pilgangoora項目的鋰礦石落到了一個堆放點上▼
業內人士透露,要獲得制造電動車電池所需的石墨、鋰、鎳和鈷等礦物質,LG能源解決方案、SK On和三星SDI等韓國電池制造商需要再追加投資。
電動汽車咨詢公司New Electric Partners的執行董事兼澳大利亞駐韓國商會主席羅斯·格雷戈里(Ross Gregory)說:“目前已經簽署的交易并不夠多,韓國電池制造商不可避免地需要增加投資以確保供應。”
澳大利亞的大多數關鍵礦物礦仍由小公司經營,它們有的在尋求合資企業,有的直接對單個項目進行股權投資。然而,韓國電池制造商認為向它們投資是有風險的一項交易,一直猶豫不決。
“我們目前正在評估此類投資請求,但要謹慎行事。不會很快與它們簽訂長期供應合同。”一位韓國電池高管說。
“過去采礦企業失敗的傷痛,一直由韓國的出口信貸機構承擔著。我們的國營信貸機構經常為開發海外礦山提供資金,因為礦物價格不穩定,這些項目風險很大。”韓國能源部一位官員說。
如果需要的話,電池公司會投資一些采礦項目,但建立自己的電池和電池材料工廠的呼聲越來越高,它們不愿意把錢都投在采礦項目上了,這位官員補充說。
一位專門從事礦業交易的澳大利亞銀行家說,韓國公司和貸款人都過于謹慎。
這位銀行家說:“在韓國參與澳大利亞礦產項目方面存在一種挫折感,因為它與澳大利亞勘探業的投機文化相沖突。韓國可能真的被甩在后面。”
有一些交易正在進行。
10月下旬,韓國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SK On宣布,與澳大利亞鋰礦公司Lake Resources簽訂鋰供應框架協,這是一家歷史悠久的鋰礦開發商。
根據協議,SK On預計在收購Lake Resources 10%股份后,最早將于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獲交付電池級鋰。該承購協議的初始期限為5年,并可選擇延長5年,前兩年每年供應1.5萬噸,之后每年供應2.5萬噸,這意味著SK On可以獲得共23萬噸鋰。
為Lake Resources與SK On的交易提供咨詢的格雷戈里說,韓國電池制造商猶豫不決的部分原因是它們沒有采礦業的背景,有的只是在化工行業的經驗。
他指出,韓國鋼鐵制造商Posco在對電池供應鏈進行投資方面要比LG、SK或三星積極得多,因為它有投資鐵礦石和其他項目的歷史。
Posco和LG能源解決方案都是昆士蘭太平洋金屬公司的支持者,該公司正在湯斯維爾開發一個鎳和鈷加工廠。10月,昆士蘭州與通用汽車公司簽署了一項重要的投資協議,這表明美國汽車制造商對澳大利亞礦產供應鏈的興趣漸濃。
格雷戈里敦促澳大利亞政府介入并資助更多的交易,包括直接入股項目。他說:“現在缺少的是政府的支持,中國和美國都在這樣做,但澳大利亞做得還不夠。政府200億-300億澳元(約130億-194億美元)不僅要用于資助上游資源的開發,還應該用于資助建立一個加工這些材料的制造工業。這個行業需要一個支撐點。”
但鑒于全球都在爭奪資源,一些高管認為,韓國電池公司早晚都會積極起來,這只是時間問題。
Ardea資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安德魯·彭凱斯曼(Andrew Penkethman)說,韓國不過在等一個合適的交易。
他說:“自《通脹削減法案》以來,我們看到潛在戰略伙伴的參與明顯增加,但人們仍在研究如何去做。”
他預計韓國的電池制造商會接受這樣的觀點:“為了確保長期供應,有必要對項目進行直接投資。
“鋰離子電池領域的交易只會更頻繁。” 彭凱斯曼說。
成立不到4年融資37億歐元,歐洲電池獨角獸和寧德時代搶客戶2024-06-04 09:49
|
彭博新能源財經報告:鋰離子電池儲能勢將面對來自新型長時儲能的競爭2024-06-03 10:31
|
低空經濟“起飛”,電池廠要講“新故事”2024-06-03 09:48
|
氫能加速跑!2040年我國燃料電池車輛滲透率有望達到50%2024-06-03 09:16
|
前4月湖北出口鋰離子蓄電池增長加快:企業發貨周期平均縮短1天2024-05-31 18:56
|
日本電池戰略:拽著液態 提著全固態2024-05-31 11:55
|
小商小販多手倒賣,“退休”電動自行車電池去向成謎2024-05-30 20:12
|
超3000萬鈉電池訂單簽了!2024年十大鈉電訂單,最大贏家是它!2024-05-30 11:23
|
起大早趕晚集,歐洲動力電池產業何時崛起?2024-05-29 18:30
|
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筑牢動力電池安全底線——獨家解讀《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見稿)》2024-05-29 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