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角度來看,把自己擅長的產品做細、做精、做強,是在行業內立足的關鍵。這樣的例子已經不勝枚舉:貝特瑞、寧德時代、容百科技、德方納米等等。
不過,從鋰電池行業角度來看,由于天生沒有成本優勢(遠比傳統鉛酸電池貴),當目標瞄準到新能源車、儲能領域時,降本就成為了行業發展的絕對核心目標。
一直到2022年,這個目標仍然沒有變。
2020年以前,我們看到行業降本的主要方法,以擴規模和提技術為主。
擴大規模并提高集中度是最重要的降本手段
電池的生產歸根到底是制造業,規模化、穩定一致的生產最重要,也是降本的關鍵。從我們近兩年觀察到的現象來看,具有規模效應的頭部電池廠在成本控制方面優勢明顯,小電池廠在面臨成本上漲時生存壓力更大。
技術的進步同樣可以降本
從三元電池來看,我們經歷了2019年的高鎳三元、2020年的高電壓三元,能量密度提升明顯,可以帶動單位瓦時成本的下降。
從鐵鋰電池來看,多代際高壓實產品的推出,以及CTP對于外部結構件的改進,也都是降本舉措。
2021年以來,我們更多的看到了產業鏈協同對于成本方面的改進。
以負極材料為例。作為發展最為成熟的材料品種,即使在前幾年行業出現過剩的時期,負極也普遍保持了30%以上的毛利率水平,遠高于正極材料。
而這,則主要得益于負極企業一體化路線走的早。我們可以從各個企業身上看到不同的亮點,有些擁有原料資源,從石墨源頭就控制住了成本;有些擁有石墨化產能,無需外協加工,也可以保證豐厚的利潤。
隨著正極體量的逐步擴大,特別是磷酸鐵鋰生產量朝著百萬噸進發,產業鏈的一體化也漸入正軌,未來預計也將追隨負極企業走過的路,繼續完善一體化。
三元材料尚處于全球競爭階段,市場份額的演進還未見到結果。同時,由于部分原料受制于海外,未來的一體化之路也會更為艱難。仍需努力。
成立不到4年融資37億歐元,歐洲電池獨角獸和寧德時代搶客戶2024-06-04 09:49
|
彭博新能源財經報告:鋰離子電池儲能勢將面對來自新型長時儲能的競爭2024-06-03 10:31
|
低空經濟“起飛”,電池廠要講“新故事”2024-06-03 09:48
|
氫能加速跑!2040年我國燃料電池車輛滲透率有望達到50%2024-06-03 09:16
|
前4月湖北出口鋰離子蓄電池增長加快:企業發貨周期平均縮短1天2024-05-31 18:56
|
日本電池戰略:拽著液態 提著全固態2024-05-31 11:55
|
小商小販多手倒賣,“退休”電動自行車電池去向成謎2024-05-30 20:12
|
超3000萬鈉電池訂單簽了!2024年十大鈉電訂單,最大贏家是它!2024-05-30 11:23
|
起大早趕晚集,歐洲動力電池產業何時崛起?2024-05-29 18:30
|
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筑牢動力電池安全底線——獨家解讀《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見稿)》2024-05-29 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