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動力
電池廠商迎來上市潮。長城汽車旗下的蜂巢能源日前在江蘇證監局進行了上市輔導備案,自2021年以來,該公司已實施了三輪融資;國內市占率排行第三的中創新航,選定在香港開啟IPO進程,募資規模為10億美元;LG新能源也在韓國啟動IPO,或將成為韓國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IPO。
據了解,當前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只有中創新航、LG新能源、蜂巢能源以及塔菲爾還未上市。塔菲爾因與寧德時代的專利糾紛暫時中止上市進程,其余3家企業均有望于今年進入資本市場。
頭部企業陸續啟動上市計劃
全球頭部電池企業正加快或啟動上市進程。2021年12月29日,中國證監會國際部披露了中創新航提交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審批》材料,這意味著申請一旦獲得受理,中創新航將可向香港交易所正式遞交上市申請;1月14日,全球動力電池巨頭LG新能源的IPO發行價敲定,總融資額將達到107.6億美元,市值將達到70.2萬億韓元,約合3758.5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中信證券近日披露,已與蜂巢能源簽署上市輔導協議,在江蘇證監局進行了上市輔導備案,雙方計劃在今年3月前完成上市申請文件的準備。“公司2022年進軍資本市場,2025年全球產能達到200吉瓦時。”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表示。
另外,2021年5月,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云飛透露,未來一至兩年內,旗下弗迪電池將申請IPO。
“電池企業扎堆上市,主要是為了融資。推動融資需求的因素包括電池企業之間的競爭、國家降碳政策、新能源汽車政策、電力配儲政策及市場的擴產需要等。” 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獨立研究者曹廣平告訴記者。
“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增長,拉升了上游電池供應商的訂單需求。去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率超過了150%,今年預測超過79%。另外國家降碳政策、‘十四五’新能源汽車規劃等利好政策也已相繼出臺。電池廠商認為這是很好的發展時機。”北方工業大學汽車創新中心研究員張翔說。
技術路線選擇是關鍵
在業內人士看來,大部分電池企業想要進一步做大規模,上市是必走之路。通過上市,可以緩解巨大的資金壓力,從而進一步擴充產能、進行技術產品研發以及拓展市場。不過,在上市融資擴產的同時,也需謹防資本大量涌入導致的投資過熱現象。
“拿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大量資金進入,并不意味著好的技術進入。如果資金注入導致電池生產低水平重復,電池材料資源的巨大浪費以及大量廢舊電池不能回收利用,容易讓產業發展走入彎道。”曹廣平認為,“電池企業上市,選出優質技術路線方向是關鍵,這也是對股民以及產業發展負責。”
動力電池企業在上市融資擴產的同時,還面臨著國內外同行的激烈競爭以及整車廠自建電池工廠的沖擊。“自2020年開始,國家就終止了電池企業白名單政策,允許國際電池廠家進入中國市場。因此現在國內的上市電池廠商,不僅要面臨國內巨頭之間的激烈競爭,還要與國外電池廠商競爭,電池企業上市機遇和風險并存。”張翔指出。
“企業上市的核心是上市后的發展。”曹廣平說,“企業不能因為有資金就任意投資甚至揮霍資產。資產保值增值,任重道遠。”
二線企業勢頭迅猛
動力電池企業上市熱潮的背后,是進一步拉大的供應缺口,勢必會影響當前的電池行業格局。山西證券估算,未來5年內,隨著全球車企需求的快速增長,動力電池將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在業內人士看來,電池廠商接連上市,也說明資本對于二線電池廠商的看好。
從市場方面來看,寧德時代長期占據動力電池行業龍頭地位。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250.8 吉瓦時,同比增長112%。其中,寧德時代以79.8吉瓦時的電池裝機量位居全球第一,市場占有率達到31.8%;LG新能源和松下分列第二、三名,裝機量分別為51.5吉瓦時和31.3吉瓦時。LG新能源曾對外表示,考慮到手頭上電池訂單積壓非常多,預計其全球市場份額將超過寧德時代,成為全球第一。
在多方面因素影響下,動力電池的行業格局或將迎來變化。“市場和行業形勢是動態發展的。目前寧德時代在經過了一輪突飛猛進后,取得了先發的優勢地位。二線企業要想和一線企業競爭,就要走產業化的路線,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欣旺達等,走‘技術均衡細膩,產品質量可靠’的路線。”曹廣平說。
“值得注意的是,車企并不喜歡電池行業一家獨大,這樣會失去話語權,不利于談判。車企希望有一些勢均力敵的供應商,便于選擇。”張翔指出,“部分車企和電池供應商成立合資公司,不僅能夠保證供貨的及時性,而且能享受電池行業的高利潤紅利。從這個角度來看,后面上市的公司還是有機會追趕寧德時代的,不過最近3—5年之內,要撼動寧德時代的市場地位可能性不大。”
延伸閱讀
IPO一般指首次公開募股,一般來講,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后公司即可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生存與競爭日益與資本市場緊密相連,在條件具備時實現IPO上市,尋求與資本市場的合作,成為企業在市場博弈中的重要選擇。
動力電池行業規模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增長。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6倍,帶動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達219.7吉瓦時,同比增長163.4%;銷量達186.0吉瓦時,同比增長182.3%;裝車量為154.5吉瓦時,同比增長142.8%。中國的動力電池技術實力全球領先,本土企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前10名企業中,有9家為中國企業。其中,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分列前四,市場占有率分別為52.1%、16.2%、5.9%、5.2%。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