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風的官方賬號里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據介紹,1月22日,由東風公司與贛鋒鋰業合作開發的首批50輛東風-贛鋒高比能固態電池車在江西省新余市完成交付。
按照東風的說法,這一項目也是全球首個固態電池車示范運營項目,率先打響了固態電池產業化第一槍。
自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光環,固態電池的量產一直備受期待。不過有意思的是,當有人問起合作車型的續航里程時,東風內部人士卻表示“要弱化這一點”。
作為業界普遍認可的下一代電池技術,近年來,固態電池已然成為了車企吸引關注的“流量密碼”。只是在一番操作之后,營銷“翻車”也時有發生。
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
東風為何要在宣傳中弱化續航里程?
翻一翻贛鋒鋰業12月份發布的固態電池相關信息,不難發現端倪。
根據贛鋒鋰業的介紹,東風搭載的“第一代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約為260Wh/kg。這是一個與當下主流三元鋰電池相近的數據。同時,它也并非完全意義上的固態電池,而是一種半固態電池。更為準確的說法,是固液混合鋰離子電池。
與三元鋰電池相同,這一電池的正負極材料同樣為三元材料和石墨,只是電解質為固液混合。而全固態電池,電解質全部為固態。
換句話說,東風的宣傳未免有打“擦邊球”的嫌疑。
事實上作為一項還未成熟的新技術,固態電池在宣傳話術上似乎還缺乏統一的標準。在此之前,蔚來也曾出現過類似的狀況。
2021年1月,在一年一度的NIO DAY上,蔚來率先發布了首款150kWh固態電池。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后在資本市場上,鋰電個股紛紛大漲,而固態電池技術成熟后將被淘汰的鋰電池隔膜、電解液則全線大跌,多只股票甚至出現了跌停。
以至于蔚來官方不得不出來“辟謠”,稱2022年量產的固態電池,準確來說只是“半固態電池”。
在2021年4月時,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公開表示,“3-5年內能做到車里的,都不是全固態電池”。
豐田、大眾、日產等車企發布的研發進程也證明了這一點。
以豐田為例,作為全世界擁有最多固態電池專利的企業,在一再推遲量產時間之后,最近,豐田將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定在了2025年。
而此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也曾直言,中國的固態電池技術與日本最少相差五年,到2030 年中國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應用規模才能達到 1% 左右。
全固態電池,“比登月還難”
作為公認的下一代電池技術,固態電池在提升續航能力、縮短充電時間、減少起火風險、降低車輛成本方面擁有其他技術路線無可比擬的優勢:
例如,在能量密度方面,液體鋰離子電池最高只能達到300Wh/kg,而固態電池可以輕松做到400Wh/kg,甚至500Wh/kg;
在成本上,目前的液體鋰離子電池平均每千瓦時100至150美元,而日產曾表示,到 2028 年,固態電池將使電池包的成本降至每千瓦時75美元,甚至65美元以下。
“
電動車的競爭最終將成為電池的競爭”,固態電池的廣闊前景也使得不少當下相對落后的海外車企將這一技術作為了彎道超車的發力點,紛紛加大了在這一領域的投資:
大眾集團投資了固態電池企業Quantum Scape;
寶馬、福特、現代投資了Solid Power;
奔馳、Stellantis則投資了Factorial Energy。
不過,盡管企業們對固態電池的研發付出了大量真金白銀,但這一技術在短期內卻似乎沒有突破的可能。以至于有行業人士調侃稱,“固態電池比登月還難,登月都成功了,固態電池的長征不知到何時”。
于是,在不放棄這一路線的同時,也有不少企業將目光放到了半固態電池(固液混合鋰離子電池)上,選擇將這一過渡技術率先進行量產。
而半固態電池也擁有固態電池的部分優點。以贛鋒鋰業的第一代固態電池為例,其能量密度在與三元鋰電池相當的同時,安全性也相對更高。
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就曾直言,“誰也不愿意在生產電池過程當中有隱患,用了半固態電池,你的工廠再不會出現起火的問題。”
此外,從孚能科技、贛鋒鋰業、衛藍新能源等多個電池企業發布的數據來看,有望在2022及2023年量產的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還能更進一步達到360 Wh/kg左右。
當然,這也并非意味著半固態電池已經是當下動力電池領域的完美解決方案。它面臨的最大問題在于成本上較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等成熟的技術路線仍然沒有優勢。
對于當下的電池企業來說,生產半固態電池,就必須要進行工藝設備的改造,而這也意味著成本的大幅增加。
對此,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認為,雖然目前半固態電池量產的技術問題可以解決,但是大規模商業化,還有相當的不確定性。在楊紅新看來,未來十年,動力電池的主流還會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
從一些電池企業發布的規劃來看,從2022年開始,半固態電池將逐步走向市場:
據贛鋒鋰業透露,除已經裝車的第一代固態電池外,能量密度將達到360Wh/kg的第二代固態電池在2021年一季度也已經完成了B樣開發,2022年一季度將完成C樣開發,2023年一季度完成SOP階段;
國軒高科表示,其半固態電池預計將在2022年四季度開始小批量量產裝車,在2023年實現產業化;
蔚來的固態電池供應商衛藍新能源也曾透露,其研發的高安全車用固液混合動力電池2022年下半年就會給客戶提供批量驗證;
……
而接下來,半固態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哪個將成為主流,市場的檢驗即將開始。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