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匯消息:7月29日,力信(江蘇)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力信能源)預重整管理人發布公告,力信能源正式啟動預重整,面向社會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此前力信股東大港股份(公司參股5%)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力信能源目前處于預重整階段。據統計,截止2021年5月31日,經審計后公司的資產總額為16.89億,負債金額在21.68億元左右。而近期與力信能源有業務往來的上市公司也都發布了公告,對力信能源的款項單獨計提壞賬準備。
資料顯示,力信能源成立于2016年6月,是中信產業基金旗下新能源投資領域的控股企業,主要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及相關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制造、銷售。
據電車匯統計,成立于2016年的力信能源從2017年開始就在對外配套電池。截止目前,力信能源為森源重工、申龍客車、北汽福田、亞星客車、江鈴新能源、中通客車等21家主流整車企業配套了電池,共計配套了97款新能源車型。不過從去年10月份開始,力信能源就沒有出現在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的電池配套企業中。
在產能布局上,力信能源在鎮江建立了一期產品開發中心,二期4GWh電池生產項目已于2017年10月投產,主要以方形鋁殼為主,涵蓋了磷酸鐵鋰和三元,此外,正在建設的安徽金寨項目,主要將以三元聚合物軟包動力電池為主。力信能源二期還預留了產能儲備,后期可視市場需求及業務需要,擴大產能,再增加6GWh的產能,和現有4GWh產能合計,總產能可達到10GWh。
實際上前幾年力信能源的發展還算順利,除了為主流整車企業配套電池之外,根據管理人發布的公告,力信能源還為寧德時代、中航鋰電、天津力神、比亞迪等進行代工生產,訂單和生產持續穩定。而儲能領域,自力信能源成立以來,整體裝機量已達460MWh,2019年位列國內第二,海外儲能項目已有落地,為北美最大儲能項目提供電池。
并且力信能源還有著較為宏遠的規劃,擬在2018年底達到8GWh產能,市場占有率超過5%;2021年底達到20GWh產能,市場占有率超過10%;2030年底達到50GWh產能,市場占有率超過20%;2030年前進入全球鋰離子動力電池企業前三位。
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加速退出和市場競爭加劇,力信能源在動力電池市場上的表現并不理想,反而是在當前走到了資不抵債,申請破產重組的地步。
事實上,近年來在新能源補貼持續退坡、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性調整、動力電池價格和毛利率持續下滑、電池裝機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降成本壓力突出等多重壓力之下,國內已有大批動力電池企業主動退出或被淘汰出局。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除了力信能源之外,還有包括遨優動力、錢江鋰電、猛獅科技等多家電池企業因資不抵債而被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
近幾年雖然有新入局者,但動力電池領域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確定。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53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較去年同期減少4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別為38.1GWh、44.5GWh和48.3GWh,占總裝車量比分別為72.6%、84.8%和92.0%。
(責任編輯:子蕊)
成立不到4年融資37億歐元,歐洲電池獨角獸和寧德時代搶客戶2024-06-04 09:49
|
彭博新能源財經報告:鋰離子電池儲能勢將面對來自新型長時儲能的競爭2024-06-03 10:31
|
低空經濟“起飛”,電池廠要講“新故事”2024-06-03 09:48
|
氫能加速跑!2040年我國燃料電池車輛滲透率有望達到50%2024-06-03 09:16
|
前4月湖北出口鋰離子蓄電池增長加快:企業發貨周期平均縮短1天2024-05-31 18:56
|
日本電池戰略:拽著液態 提著全固態2024-05-31 11:55
|
小商小販多手倒賣,“退休”電動自行車電池去向成謎2024-05-30 20:12
|
超3000萬鈉電池訂單簽了!2024年十大鈉電訂單,最大贏家是它!2024-05-30 11:23
|
起大早趕晚集,歐洲動力電池產業何時崛起?2024-05-29 18:30
|
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筑牢動力電池安全底線——獨家解讀《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見稿)》2024-05-29 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