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起火頻發,到底是誰的鍋?
7月24日,國內媒體懂車帝發布了比亞迪漢EV和極狐阿爾法S對撞試驗視頻,兩車以6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進行50%偏置對撞方式,以模擬極端危險條件下整車安全表現。
兩車對撞后的測試結果顯示,極狐車頂完好,未出現明顯變形,假人的損傷程度不大。但比亞迪漢EV在碰撞后受損嚴重,全車身都在吸能,駕駛室潰縮、焊點開裂、車門未打開、低壓系統斷電、假人損傷大等問題。
就當大家以為兩輛車都未出現碰撞后立即起火的情況時,靜置48小時后,比亞迪漢EV在全車斷電、弱點已經下電的情況下,突然起火燃燒,最后整車燒毀。對此,測試方懂車帝方面表示,經消防認定為電瓶電氣線路故障導致。
“原視頻在14:50出現火花,火焰在車輛前部突然冒出,僅2秒鐘火焰就消失了。后續工作人員開始滅火,整體上可以看到電池在逐步熱失控。”對于起火的原因,一位汽車電子專家表示,可能性有兩種:一是電芯被破壞后短路導致熱失控;二是冷卻液泄露導致起火。
一時間,矛頭都指向搭載“永不起火”刀片電池的比亞迪漢EV。
比亞迪回應:碰撞試驗存疑點 冷卻液非原裝
7月25日,比亞迪作出回應,稱此次對撞試驗涉及漢EV的整車碰撞及刀片電池。從視頻信息及后臺數據初步研判存在諸多疑點,認為視頻采用的測試標準和方法非主流非權威,也并非國家及行業標準。
對此,比亞迪在回應中稱,視頻中碰撞車輛的冷卻液為紅色(紅色,行業普遍使用,有導電性)與漢EV量產車的冷卻液(紫色,比亞迪獨有,不導電)完全不同。碰撞車輛被更換具有導電性的冷卻液之后,車輛在劇烈碰撞后數天內冷卻液滲漏,進而造成線路短路,并引發自燃。
比亞迪稱,漢EV自開發之初就嚴格按照超五星安全標準開發,并以91.5%超高得分率(82%以上即為五星),榮獲C-NCAP五星安全認證。比亞迪漢上市以來陸續通過C-NVAP和中保兩大國家級權威機構認證。
比亞迪刀片電池針刺測試之后,其首搭車型漢EV被給予厚望,并被市場廣泛看好,作為中高端車型,今年上半年累計銷售38664輛,僅次于五菱宏光EV mini和Model3/Y。
7月20日,比亞迪第10萬輛漢車型正式下線,漢車型于2020年7月12日正式上市,上市一周年累計銷量達10萬輛,成為中國品牌最快突破10萬輛量產的豪華中大型轎車。
惡意炒作?懂車帝聲明:不針對特定企業
也有網友對此次碰撞視頻提出質疑,一是滅火人員出現太快,疑似早有準備。二是冷卻液防撞桿疑似被拆除。三是有部件疑似被打孔,造成應力集中。四是視頻標題曾被修改,疑似引導觀眾認為是刀片電池起火。五是火燒殆盡,疑似銷毀證據。
一位漢EV車主證實,刀片電池漢EV專用冷卻液是紫色的,但比亞迪漢DM是混動車型,冷卻液是粉色的,并推測此次碰撞使用的漢EV其實曾經出現過懂車帝4月份對漢EV進行拆解視頻中。
然而,對于比亞迪的回應,也有不少網友在比亞迪官方澄清微博下留言:“比亞迪避重就輕,汽車本身不安全這個不提,卻只把問題指向冷卻液。”
“關于漢EV事件,希望有回應,是買的新車來做的碰撞測試,還是之前切割的那輛車來做的碰撞測試。”上述車主表示。
7月26日,懂車帝發聲回應質疑,該節目不存在與車企的商業合作,碰撞車輛選擇也不針對特定企業,每一期節目均保有從購車到測試完成的完整視頻錄像,并有權威機構提供技術支持,相關材料可以提供公證。
“可以說,碰撞后的車輛是危險的,懂車帝視頻中處理并不規范。車輛遇到碰撞后,必須放在室外空曠地面,拉上隔離線,高壓斷電,檢查電池外包裝是否變形、開裂、漏液、異味、冒煙,旁邊還要配消防栓。”一位汽車工程師表示。
電動車起火:電子電器故障占11%
7月5日,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魏中寶披露了一組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的統計數據。
按照起火原因分析,電池故障占33%,交通事故或底盤碰撞占據15%,用戶改裝占12%,電子電器故障占11%,外部火源占9%,充電樁或充電線故障占4%,電池泡水或浸泡占4%,其余占11%;
按車輛狀態分析,停置狀態占38%,充電狀態占27%,行駛狀態占14%,發生事故占7%,其他原因占13%。
如果乘客在車里突然遇到新能源車起火,該怎么辦?
目前國家最新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中明確要求“當電池發生熱失控后,電池系統在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以確保乘客擁有充足的逃離時間”。
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失火和車內操作的失靈無直接關系。汽車起火之后,正常來說雖然高壓電池存在一些問題,但12V電池在短時間內不會受影響,所以基本的功能在短時間內依舊能夠用,需要立刻打開車門,第一時間離開車輛。
(責任編輯:子蕊)
成立不到4年融資37億歐元,歐洲電池獨角獸和寧德時代搶客戶2024-06-04 09:49
|
彭博新能源財經報告:鋰離子電池儲能勢將面對來自新型長時儲能的競爭2024-06-03 10:31
|
低空經濟“起飛”,電池廠要講“新故事”2024-06-03 09:48
|
氫能加速跑!2040年我國燃料電池車輛滲透率有望達到50%2024-06-03 09:16
|
前4月湖北出口鋰離子蓄電池增長加快:企業發貨周期平均縮短1天2024-05-31 18:56
|
日本電池戰略:拽著液態 提著全固態2024-05-31 11:55
|
小商小販多手倒賣,“退休”電動自行車電池去向成謎2024-05-30 20:12
|
超3000萬鈉電池訂單簽了!2024年十大鈉電訂單,最大贏家是它!2024-05-30 11:23
|
起大早趕晚集,歐洲動力電池產業何時崛起?2024-05-29 18:30
|
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筑牢動力電池安全底線——獨家解讀《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見稿)》2024-05-29 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