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驅動下,新能源動力
電池產業同樣發展迅猛。根據中國汽車動力
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統計的數據顯示,1-3月,我國動力鋰電池產量和銷量分別達到32.8GWh和23.9GWh,其中,動力鋰電池裝機量為23.3GWh,增幅高達308.7%。ICC鑫欏資訊數據庫顯示,作為當下鋰電池材料四大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今年1-3月我國隔膜產量分別達4.06億平、4.29億平、4.84億平,同比增速達216.7%。同時,從各隔膜企業4月的生產情況以及5月的排產安排來看,隔膜產量將再創新高。
據了解,隨著國內隔膜產銷量屢創新高,頭部隔膜企業持續滿產的情況下供應仍然緊張,二三梯隊隔膜企業產能利用率也在不斷提升。
企業紛紛擴產
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由補貼政策驅動逐步轉向“積分政策驅動與市場需求拉動”,一季度“在跨界造車”熱潮下,動力電池行業的投資以及新上產能增速明顯。“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各省市風光配套儲能以及供電側儲能利好政策不斷,此外,5G基站備用電池上量,多重因素疊加,導致鋰電池隔膜出現大量預期需求,傳統隔膜企業擴產符合行業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行業獨立研究員曹廣平指出。
近期,各大鋰電池隔膜企業紛紛啟動了新一輪擴產以滿足市場需求。5月18日中材科技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控股公司南京鋰膜擬在南京建設“年產10.4億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項目投資37.53億元;次日,滄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在滄州投資6.2億元,建設年產2億平方米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日前,星源材質也在回答投資者提問中表示,今年將繼續積極開拓海外鋰離子電池隔膜市場,以進一步提升國際市場份額,積極擴充產能,提升業務承接能力。
據了解,隔膜企業大規模擴產的主要原因是“降本”。“隔膜企業降低成本,必須要有生產規模。小規模肯定做不過大規模。后面的企業想與市場份額較大的龍頭企業競爭,還是要將規模做到相當才行。”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吳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除了后面的企業,像恩捷、中材這些龍頭企業也一直在持續擴產。隔膜產業畢竟是重資產產業,小企業若沒有資金實力還是很難跟上的。”
低端產能過剩
據了解,鋰電池隔膜市場曾在2017年、2018年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當前,滄州明珠、中材科技等企業紛紛加碼鋰電池隔膜產業,會否造成產能再度過剩?對此,吳輝表示:“一些隔膜高端產品的產能還是比較緊張的,過剩的是低端產品。”
曹廣平建議,隔膜企業在擴產的同時,需要提升技術、質量及管理水平,在運營上也要積極創新,如與需求側電池企業“綁定”。“這不能僅僅是訂單上的‘綁定’,還需是技術對接創新、協同開發上的‘綁定’。”
隨著國內隔膜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矛盾愈發突出。在鋰電池隔膜市場競爭加劇的壓力之下,一批在產能、技術、品質、資金等方面不具備競爭優勢的隔膜企業生存現狀并不樂觀。例如,金冠股份曾因鋰電隔膜業務嚴重拖累公司經營業績,轉讓全資子公司遼源鴻圖85%股權及湖州金冠85%股權;雙杰電氣曾表示,由于鋰電池隔膜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價格連續走低,公司2020年鋰電池隔膜業務處于停產狀態;南方匯通曾表示,公司具備較為成熟的鋰電池隔膜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能力,但由于鋰電池隔膜市場競爭加劇,公司市場推進緩慢,公司已暫停鋰電池隔膜的相關工作。
GGII預計,2021年隔膜市場競爭將呈現四個特點:“一是頭部隔膜企業產能加速釋放,產能規模化效應進一步顯現,成本小幅下行,進而提升頭部企業的市場集中度;二是頭部隔膜企業與電池客戶綁定加深,海外出口、建廠步伐加快,二線隔膜企業繼續尋求與頭部企業合作;三是隔膜企業將加快核心專利的布局,5微米產品市場化應用推廣加速;四是市場分化競爭加劇,行業整合淘汰繼續進行。”
核心指標與國外仍有差距
另據了解,伴隨著國內鋰電隔膜頭部企業新一輪擴產競賽的開啟,我國隔膜企業海外布局也正在加快。星源材質董事長陳秀峰曾表示:“近年來除日本旭化成以外,東燃化學、住友化學、宇部、韓國SKI等海外龍頭隔膜供應商擴產緩慢,而中國的隔膜企業擴產速度較快,國內廠商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由于國內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企業技術日趨成熟,加之更具有成本優勢,未來全球鋰電隔膜的優勢將進一步向中國企業轉移。”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隔膜國產化已超九成。2013-2020年中國鋰電隔膜國產化比例從40%快速上升到了93%。吳輝預計,未來隔膜國產化程度還將進一步提升。
同時,吳輝提醒,我國隔膜產品在良品率的指標上與國外相比還略有差距。“因為生產設備基本都是進口的,在生產設備的控制上會稍差些,導致國內隔膜產品良品率略低。”
曹廣平指出,我國鋰電池行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開發能力,但與日美企業,如旭化成、東燃等在強度、厚度、均勻度、孔隙度等產品指標方面以及生產工藝、質量控制、測量手段、裝備技術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呈積極追趕的態勢。“尤其是我國動力電池等產業具有巨大的市場優勢,從而推動并且有助于我國發隔膜產業追趕國外競品企業。”
曹廣平認為,我國隔膜企業應“既穩健跟隨國內政策市場節奏,又堅持對外開放與積極進取的心態”,并提出具體建議:一是走出去吸引國際人才和技術進來;二是產品積極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三是長期堅持產品和企業的穩健運營;四是同時要積極開發前瞻核心技術。“總之,企業內外、行業內外、國內外的戰略布局以及戰術需要通盤考慮,否則國外競企以及國內競企都不允許我們低水平長期重復,也必須長期去參與高水平競爭,控制戰略資源。”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