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科海鈉官網)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5月27日,就投資者對鈉離子電池市場前景的提問,電池行業龍頭天能股份(688819.SH)回復表示,短期內鈉離子電池尚不具備2C條件,產業化落腳點更現實的可能應該在儲能領域,因此對公司業務不會帶來實質影響。
天能股份稱,公司持續關注包括鈉離子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的研發進展和產業化可能,并將視下游市場需求情況,適時推出滿足用戶需要的高性價比產品。
自寧德時代(300750.SZ)董事長曾毓群日前在股東大會上透露寧德時代將于今年7月左右發布鈉電池(“鈉離子電池”)之后,鈉離子電池引發關注,似有成為下一個風口之勢。
據公開報道,5月21日寧德時代股東大會上,曾毓群表示近期鋰電上游材料價格上漲對寧德時代的成本影響較大,而鈉電池的原材料“氯化鈉炒不起來,(因為)鹽很多”。曾毓群亦表示,因為目前鈉電池整體供應鏈稀少,寧德時代的鈉電池在面世初期成本會高于鋰電池。
寧德時代將推出鈉離子電池的消息公開后,鈉離子電池以及其替代鋰離子電池的可能性隨即引發市場關注,“鈉離子電池概念股”應運而生。
僅一窺投資者互動平臺,包括圣陽股份(002580.SZ)、中鹽化工(600328.SH)、欣旺達(300207.SZ)、華陽股份(600348.SH)等多家鈉離子電池概念上市公司在內,產業鏈上下游的多家上市公司均被問及是否布局鈉離子電池。
位于鋰電池上游的三元前驅體制造商格林美(002340.SZ)于5月24日表示,公司近年一直關注鈉離子電池的進展,并組建了專門的團隊進行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公司已經完成了鈉離子電池材料的研發,目前已送至下游客戶測試。
新筑股份(002480.SZ)表示,其投資的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一直在做鈉離子電容器的研發工作,該項工作也是奧威科技2021年計劃的前瞻研發的重要內容。
精密沖壓模具企業震裕科技(300953.SZ)表示,公司動力鋰電池結構件可以用于鈉離子電池上。
鋁箔企業鼎盛新材(603876.SH)表示,公司電池鋁箔可以應用于鈉電池。
另一家暫未上市而專注鈉離子電池研發的北京中科海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科海鈉”)于今年3月宣布完成來自梧桐樹資本的億元級A輪融資,此輪融資將用于搭建年產能2000噸的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生產線。
中科海鈉官網介紹顯示,其核心技術來源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實驗室,企業擁有多項鈉離子電池核心專利,在鈉離子電池全生產鏈各個環節已掌握具有完全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
去年9月,中科海鈉宣布其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鈉離子電池實現量產。
貝殼財經記者獲悉,鈉離子電池與目前主流的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同,制造工藝相似,優勢在于成本較低,原材料資源豐富,且安全性能較高,缺陷之一在于其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性能指標低于鋰離子電池,因而無法匹配車用電池續航里程的要求。
業內多數觀點認為,鈉離子電池可在儲能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2013年一則消息顯示,鋰離子電池已得到廣泛應用,然而鋰的儲量是有限的,且分布不均,將鋰離子電池用于大規模儲能會是一個重要問題。在此背景下,開發新型的長壽命儲能器件具備迫切性。由于鈉在地殼中儲量豐富且分布廣泛,鈉具有和鋰相似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儲存機制,因此發展針對于大規模儲能應用的室溫鈉離子電池技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陳立泉今年曾在一次研討會上表示,我國鈉離子電池無論從基礎研究、技術水平還是產業化推進速度在國際上都處于領先地位,已具備了先發優勢。目前正值全球大規模儲能產業快速發展的時期,鈉離子電池將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在儲能領域擁有廣闊的用武之地。
鈉離子電池代表企業之一中科海納介紹顯示,鈉離子電池未來可應用于低速電動交通工具、家庭儲能、電網儲能等場景,以實現更高性價比為目標。
光大證券在5月下旬的研報中提出,鈉離子電池暫無替代鋰電池主流路線的可能性,但開發鈉離子電池可作為未來有效的技術儲備和補充。
中泰證券亦認為,鈉離子電池主要為鋰離子電池應用場景的補充,鈉離子電池不能完全替代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應用,鈉離子電池的應用也不會改變碳酸鋰中長期高景氣周期。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