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行業可分為通用市場和專用市場。其中通用市場主要是新能源汽車電池、標準電池等。同時,由于技術持續進步、競爭加劇和規模化效益,通用市場鋰電池成本持續降低,同質化較為嚴重,價格競爭十分激烈。
專用市場則是大量面向各類行業的定制電池,如通信、換電、物聯網、特種車輛和船舶等。專用鋰電市場雖然單一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但附加值也相對較高,鋰電替代原有燃油動力或者鉛酸電池的前景非常廣闊,鋰電池在許多細分市場規模化應用帶來機遇。
鋰電池還可以分為鋰一次電池和鋰二次電池兩類。鋰一次電池是以使用金屬鋰為負極材料的化學電源系列的總稱,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反復充電。由于金屬鋰是一種活潑金屬,遇水會激烈反應釋放出氫氣,使得金屬鋰的加工、保存、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具有比能量高、壽命長、耐漏液等優點,但安全性較差,目前實用領域較小,用量不大。
鋰二次電池是可充電電池,目前,市場上主要使用的可充電電池按照材料分類可分為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等,目前主要為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電壓、壽命長、無記憶效應等優點。
鋰離子電池是指以鋰離子嵌入化合物為正極材料電池的總稱,其工作時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電池中不存在金屬鋰,因此安全性較高。
鋰離子電池作為可充電電池,充放電循環可達幾百次、數千次到上萬次,故其相對一次電池而言更經濟實用,同時鋰離子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電壓、壽命長、無記憶效應等優點,已經占據了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類產品電池的主要市場,隨著鋰電生產工藝和電池性能的進一步提升,也逐步占據了儲能電池、動力電池等領域的主要市場。
另外還可以按照材料來分,鈷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材料、多元復合鋰材料等類型的鋰電池。
常見的正極材料主要有鈷酸鋰(LCO)、磷酸鐵鋰(LFP)和三元(NCM)。鈷酸鋰是最先商業化的正極材料,電壓高、振實密度高、結構穩定、安全性好,但成本高且克容量低。
磷酸鐵鋰克容量稍高于鈷酸鋰,成本低、安全性好,但電壓較低、振實密度低,體積容量密度較低。磷酸鐵鋰將憑借其性價比和安全性優勢在 儲能、 低續航乘用車等領域發揮新活力 ,并繼向中高續航車滲透 。磷酸鐵鋰的橄欖石結構穩定,熱失控溫度高,循環穩定性好,安全性能好;同時由于磷酸鐵鋰不含鈷等貴重金屬,價格低廉,成本優勢顯著。在儲能領域,對能量密度的要求相對不高,但對安全性和成本敏感度高,磷酸鐵鋰優勢顯著;以 5G 基站儲能為代表,公開招標基本均為磷酸鐵鋰電池。乘用車續航 300-400km 及以下時,磷酸鐵鋰的能量密度足夠,將憑借其性價比和安全優勢占據市場份額。
三元材料根據鎳鈷錳的含量不同,容量和成本有所差異,整體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鐵鋰和鈷酸鋰。鎳含量越高、鈷含量越低,克容量越高,初始原材料成本越低。從生產技術進步的發展趨勢和行業競爭格局的角度,三元電池是未來動力電池的主要技術路線。
按產品形態分為方形、圓柱和軟包電池。圓柱和方形使用鋼殼或鋁殼作為外殼,軟包使用鋁塑膜作為外殼。圓柱電池主要采用卷繞的生產工藝,工藝成熟、一致性好、良率高,并且強度高、組合靈活;缺點在于電池管理系統復雜和成組效率低,生產廠家代表為松下。方形電池主要采取方形卷繞生產,成組效率高,但型號多,定制化程度較高,主要代表廠家為寧德時代。軟包電池主要采取疊片工藝,設計靈活,重量輕,不易爆炸,能量密度高,但強度較低,主要代表廠家為 LGC(LG化工)。
由于軟包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并且設計靈活,在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領域已經實現了對方形電池的替代。在動力電池領域,隨著 LGC、孚能等頭部廠家的產能釋放,軟包份額有望持續提升。
按照用途,分為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消費電池。
國內動力電池集中度將持續提升,龍頭份額將進一步增加。未來將逐步形成松下、三星、 LG 化學 、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寡頭競爭格局。
鋰電池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資源的開采、加工,主要有鋰資源、鈷資源和石墨;
產業鏈中游主要包括鋰電池材料生產企業和鋰電池廠商,材料生產企業提供制造電池所需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以及隔膜等,鋰電池廠商使用這些材料生產出不同規格、不同容量的鋰離子電芯產品,然后根據終端客戶要求選擇不同的鋰離子電芯、模組和電池管理系統方案,其中鋰電裝備企業為鋰電池廠商提供設備支撐,負責電芯制造設備、電池檢測及電池組裝設備等的生產;
產業鏈下游主要是鋰電池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 3C 產品、新能源汽車及儲能等產業。
鋰電材料
鋰離子電池的四大核心材料主要是正極、負極、隔膜以及電解液組成,正極材料種類較多,包括磷酸鐵鋰、鈷酸鋰、錳酸鋰以及三元鋰(主要指鎳鈷錳酸鋰 NCM,也包括小部分的鎳鈷鋁酸鋰 NCA),對應的原材料主要為鋰礦、鈷礦、鎳礦以及錳礦等。
國內正極行業集中度低, 2019 上半年 CR5 約 40% ,顯著弱于其他環節 ;正極材料格局較差,主要是由于普通三元材料格局較差 ,而磷酸鐵鋰材料行業格局相對較好,2019年年CR3 占比接近 60%。行業競爭較為激烈,長遠鋰科、容百科技、當升科技出貨量位于行業領先。
新三板上的貝特瑞占據正極材料的6%左右市場份額。
新三板上的天力鋰能占據三元正極材料的4%市場份額。
負極主要以石墨材料為主,包括人造石墨與天然石墨等。
不同負極材料對比:
國內負極行業集中度高,2019 年 CR5 達到 75%,優于其他環節 ;國內負極份額在 全球 占比超 70% ,產業鏈成熟,龍頭企業均逐步切入到海外電池大廠。目前 貝特瑞產能及實際出貨規模處于國內絕對龍頭地位,進入電動車領域最重要的大客戶特斯拉,享受產品技術升級所帶來的紅利,在負極這樣一個量價齊升的賽道 持續保持領先。
天然石墨負極格局,貝特瑞遙遙領先。
人造石墨負極格局,貝特瑞占據6%,低于杉杉股份、璞泰來。
隔膜主要以聚烯烴材料聚丙烯 PP 以及聚乙烯 PE 為主,2018 年 CR5 為 54%。
恩捷股份是老大,28%市場份額,其次是星源材質;新三板紐米科技5%份額。目前恩捷股份準備并購紐米科技。
電解液主要成分為六氟磷酸鋰。2018 年 CR5 已達到 69%。
銅箔中高端市場產品的技術壁壘高,市場競爭格局仍相對較好。主要企業有:諾德股份、超華科技、中一股份、嘉元科技、靈寶華鑫等。
鋰電設備
鋰電池生產工藝復雜,一般分為前、中 、 后三段。
根據鋰電池的制造過程,可將鋰電池生產工藝流程分為前端、中端及后端三段,對應前端設備、中端設備以及后端設備,鋰電池設備在生產工藝性能設計上,需要不斷適應鋰電池的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發展的變化,將鋰電池制造的工藝細節、工藝參數融入到設備的設計和制造中。
預計 2018-2020 年鋰電池設備市場空間分別為 156、175、153 億元,累計 2020 年前市場空間約 484 億元。
前端工藝為極片制片環節,對設備的性能、精度、穩定性、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能等要求最高,主要包括攪拌、涂布、輥壓、分切以及極耳成型;新三板企業有生產輥壓機的納科維爾(A股有北方華創)
中端是電芯裝配環節,對精度、效率、一致性要求較高,主要包括卷繞、疊片、入殼、注電解液以及封口;新三板企業有華冠科技(對標先導智能、贏合科技)
后端是電化學環節,主要包括電芯化成、分容、檢測以及組裝電池組等。
新三板企業有電池檢測企業:武漢藍電(對標:星云股份、先導智能),正在申報創業板。
電池企業
新三板上有不少:德瑞鋰電、 長虹能源 、恒泰科技、風華新能、豐江電池、厚能股份、天豐電源等等。
各自面向不同的細分領域,雖然規模不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這些,但屬于小而美的類型,在利基市場具有不錯的競爭優勢。
總結下:新三板鋰電企業在動力電池方面沒有任何優勢,但在消費電池方面找準定位,是很有前景的,比如做電動工具圓柱電池的長虹能源、做可穿戴設備的軟包電池企業恒泰科技。
圍繞著寧德時代、比亞迪這些動力電池龍頭企業,新三板企業可以做負極材料、正極材料、鋰電設備等的配套,也挺有前景,比如負極材料龍頭貝特瑞、正極材料杉杉能源和天力鋰能,鋰電設備企業武漢藍電、超音速等。
目前,天力鋰能、武漢藍電正在申報創業板IPO,貝特瑞、長虹能源、恒泰科技、德瑞鋰電是先進入精選層,以后也很大概率轉板IPO。
一文看懂:動力電池投資機會盤點(下篇)2023-04-23 09:29
|
我國長距離輸氫技術獲突破 一文解讀氫能遠距離運輸意義2023-04-17 09:38
|
一文看懂:動力電池投資機會盤點(上篇)2023-03-24 08:55
|
一文讀懂:爆火的固態電池是什么物種?2023-02-10 08:15
|
一文了解2021年各省市鋰電池行業政策2021-12-30 22:24
|
一文看懂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和核心部件供應商2021-08-09 09:44
|
一圖看懂寧德時代產業鏈2020-09-29 10:26
|
CATL/BYD/億緯/國軒/孚能等齊亮相,一文看懂鋰電產業鏈半年報2020-09-01 11:08
|
比亞迪與寧德時代交鋒:一文看懂刀片電池、三元鋰電池的優劣勢2020-07-07 11:58
|
一文帶你解讀新版“雙積分”政策!2020-06-30 2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