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京東劉強東在微頭條有感而發,贊嘆天空藍的同時表示將用1年時間把進出京津翼的所有物流車全部替換成電動貨車,其他城市也在陸續更換中。
6月4日,京東與八匹馬在武漢舉行“共會清流——武漢新能源物流車交付儀式”,用實際行動一次次證明了大企業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除此之外,順豐、圓通、德邦、郵政等大型物流公司和貨拉拉等平臺公司也都在用實際行動響應國家綠色物流的號召。
大型運力平臺新能源物流車推廣目標
根據京東劉強東的說法,1年內將京津冀的物流車替換成電動貨車。劉強東還表示,希望再用3年時間,通過正向激勵機制,把所有合作伙伴的燃油車都替換成
電動車,屆時將在全國范圍內減少數十萬輛燃油車。
據了解,順豐今年計劃推廣上萬臺新能源物流車,將有一半以上投放到北上廣深等9大路權路政開放的城市,另外的車輛將投放到其他城市,服務干支線和末端配送。
根據菜鳥(阿里)綠色物流2020計劃,到2020年,實現城市配送新能源車100城開跑。
郵政表示,到2020年實現城市新增新能源投遞車輛占比達到100%。
除了以上列舉的企業,越來越多大型物流企業和小微企業、個體嘗試使用新能源。
優中選優 市場期待爆款新能源物流車
在傳統微面界,有五菱神車,但新能源微面中,還未出現能被冠以“神車”名號的車型,其他的大部分新能源物流車也只勉強符合城配物流部分應用場景。所以,運營商和終端用戶不得不從一個外行成為新能源物流車“品鑒大師”,而像八匹馬、地上鐵、京東、順豐等此類體系已十分健全的企業,幾乎都有一套自己的產品認證流程,優中選優。電動汽車資源網將終端用戶對車型品牌的關注點歸納為以下幾點:
大、老品牌,品質、服務等更有保障。雖然新能源物流車產業發展起步晚,但這幾年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影響力、口碑不錯的企業,大、老品牌相對而言生產交付能力強,售后服務體系比較健全、響應速度較快,同時能更加精準地把握政策,并較快應對,能為用戶解決諸多擔憂,所以連續幾年銷量排名靠前的大企業獲得終端用戶認可的可能性更高。
具備“鯰魚潛質”的企業。有些企業雖然進入晚,但前期的技術積累不錯,能給用戶帶來不錯的體驗,此類具備“鯰魚潛質”的企業用產品征服了市場,從而將贏得往后更多的時間。
車聯網、無人駕駛等技術儲備。業內多數認為,無人駕駛技術或最先在商用車特別是物流車領域實現商業化,目前國內外企業也都加快了在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和在商用車上的試驗與實踐。所以,除了綠色物流外,對更高效的智慧物流的追求會促使終端用戶密切關注車聯網和無人駕駛等技術的情況,并參與其中。
總的來說,現階段的新能源物流車在性能和效能上還有諸多可提升的空間,市場也期待這一綠色工具能夠快速成長,期待爆款產品的誕生。
重資產與輕資產 新能源物流車多種模式并存
不僅車型的挑選是一大難題,到底是重資產持有還是輕資產運營也是終端用戶當前對新能源物流車思考較多的。從目前新能源物流車的推廣應用方案看,大型物流、快遞公司一方面會選擇自主持有新能源物流車,不過這將會衍生充電和售后等一系列豐厚費用,所以在現階段產業生態體系不夠健全的情況下,終端用戶更多會通過與運營商合作,租賃新能源物流車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自身風險。
除此之外,大部分上市公司、大型企業也都引入了金融工具,所以無論是自主持有還是通過運營商,都能以金融之手,針對不同城市需求,采用融資租賃、售后回租等多種方案。
雖說大企業當以身作則,踐行綠色經濟的發展理念,但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社會力量聯合作戰才能撬動整個舊體系,才可能實現裂變,所以主機廠、零部件企業等生產企業當苦練內功,鑄造精品,市場才有更大、更多理由接受新能源物流車這一物種。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