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大中礦業公告稱,公司以自有資金30億元在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設立全資子公司四川大中赫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大中赫公司”),目前四川大中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冊登記手續,并已領取馬爾康市行政審批局頒發的營業執照。
大中礦業表示,公司在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扎根發展,可為公司進一步謀求四川省優質鋰礦資源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42.06億元競得鋰礦資源
8月13日凌晨,持續近四天的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以下簡稱“加達鋰礦”)勘查礦權“爭奪戰”宣告結束,報價次數總計達11307次,最高報價42.06億元,起始價僅319萬元。拍賣平臺雖顯示為神秘買家,不過,隨著一紙公告,謎底被揭曉。
8月14日早間,大中礦業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省大中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42.06億元競拍成功。區塊面積21.2平方千米,首次出讓期限為5年。
8月18日,大中礦業公告稱,將以自有資金30億元在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設立全資子公司四川大中赫公司。目前,四川大中赫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冊登記并取得營業執照。
大中礦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作為礦業開發企業,擁有資源才是發展的基礎,競標加達鋰礦勘查礦權一方面符合公司戰略規劃,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行業影響力;另一方面奠定資源基礎,未來鋰礦新能源業務也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根據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化探隊編制的《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地質技術調查評價報告》,預測勘查區塊氧化鋰平均品位1.26%,礦石潛在資源量2967萬噸至4716萬噸,氧化鋰推斷資源量37萬噸至60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92萬噸至148萬噸),具備大-超大型鋰輝石礦產資源潛力。
大中礦業雖是首次布局鋰礦行業,但是具備成熟的選云母技術和回轉窯焙燒工藝,均可應用于碳酸鋰的采、選、冶等環節,且在產能規模和生產成本兩方面具備一定競爭力。
面對能否一次性繳清42.06億元拍賣價的市場質疑,上述大中礦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回應稱:“公司支付加達鋰礦勘查礦權的競拍成交資金不存在壓力,可以一次繳清。資金來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公司現有的賬面資金;二是公司鐵礦業務產生的經營性現金流;三是銀行貸款,公司已和多家銀行進行接洽。”
大中礦業表示,競得鋰礦資源、成立四川大中赫公司,有助于公司整合資源、拓寬鋰礦獲取渠道,為公司鋰礦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奠定資源基礎和區位優勢。
新能源產業格局加速形成
大中礦業所在行業為黑色金屬采選行業,主營業務為鐵礦石采選、鐵精粉和球團生產銷售、副產品機制砂石的加工銷售。
“公司鐵礦主業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且可以產生持續、穩定的收入。但是鐵礦業務的周期性較強。為對沖鐵礦的周期波動,2022年,公司選擇進軍具有‘白色石油’稱號的鋰礦行業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上述大中礦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新能源汽車及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規劃和各項政策利好驅動下,新能源汽車和新型儲能市場規模化快速發展將帶動碳酸鋰、氫氧化鋰和氯化鋰等鋰產品的需求增長。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鋰資源發展空間廣大。短期內,鈉離子
電池仍無法大規模替代鋰
電池。由于上游開礦周期長、下游
電動車市場加速發展,鋰資源的供不應求仍會持續。”
為布局電池級碳酸鋰及鋰電池業務的新能源產業鏈,大中礦業于2022年與湖南省臨武縣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2023年上半年,大中礦業擬建的鋰礦采選、4萬噸/年碳酸鋰加工等項目正式列入湖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并競拍取得郴州城泰控股權進而控制臨武縣雞腳山礦區含鋰多金屬礦產資源。
上述大中礦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公司將充分利用臨武縣、馬爾康市當地的資源優勢、政策便利,積極推進現有鋰礦項目的建設進度。同時把在鐵礦采選冶已掌握的技術優勢、管理優勢、人才優勢、成本優勢等應用于鋰礦生產,引入專業團隊、先進設備及穩定的下游合作企業,以達到成本較低、產銷穩定的目的,實現利潤最大化。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