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西省江銅銅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銅銅箔”)獲深交所第二輪問詢,擬登陸創業板,保薦券商為中信證券。
據了解,江銅銅箔主要從事各類高性能電解銅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電解銅箔可分為電子電路銅箔和鋰電銅箔,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覆銅板、印制電路板及新能源汽車動力
電池、儲能設備等多個領域。
受益于下游行業景氣度的顯著提升,江銅銅箔于報告期內取得良好業績。數據顯示,公司于2019年至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約10.40億元、10.60億元、17.9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31.45%。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約11.3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鋰電銅箔在江銅銅箔收入結構中越來越重要,但公司發力此項業務時間相對較短,亦相對滯后。截至目前,鋰電銅箔行業正在經歷較大規模的行業擴產及新的技術迭代,從而使公司面臨的競爭環境漸趨激烈。此外,與靚麗的凈利潤相比,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報告期內數度為負,持續承壓。
發力鋰電銅箔遭遇行業擴產、技術迭代
據招股書,江銅銅箔成立于2003年6月。在成立后的近二十年間,公司在電子電路銅箔方面始終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發展步調,至今已然形成了種類較為齊全的電子電路銅箔產品體系。
江銅銅箔在鋰電銅箔方面的布局則大相徑庭。資料顯示,公司僅在2011年及2012年相繼研制出了單面毛銅箔、雙面光銅箔兩種產品,其后多年,公司的鋰電銅箔產品就再未迭代過。
隨著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景氣度暴漲,江銅銅箔首條年產1.5萬噸鋰電銅箔產線建成投產,公司方于2021年研制出高抗拉鋰電銅箔,其后研制出雙光鋰電銅箔,完成了4μm -6μm極薄系列鋰電銅箔產品的開發。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江銅銅箔電子電路銅箔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100.00%、100.00%、90.57%、68.01%,鋰電銅箔收入占比則分別為0%、0%、9.43%、31.99%。
鋰電銅箔為江銅銅箔帶來的收入增長是顯而易見的,公司由此表示,其已形成電子電路銅箔及鋰電銅箔雙輪驅動的格局,并表示將新建年產10萬噸鋰電銅箔項目。這與其目前1.5萬噸/年的鋰電銅箔產能相比,可以說是“跨越式”擴張了。
然而,據財通證券2023年2月17日研報,其統計了全球主要鋰電銅箔企業的2021年產能及2022-2024年產能規劃情況,其中僅中國大陸30家企業2021年至2024年將合計分別擁有產能37.40萬噸/年、65.55萬噸/年、102.25萬噸/年、126.25萬噸/年,預計2022-2024年全國鋰電銅箔總產能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0%。
隨著行業從短缺走向過剩及2022年下半年鋰電銅箔加工費整體下行,財通證券研報預計,2023年鋰電銅箔加工費仍有一定下行空間。江銅銅箔亦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面臨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
除大規模擴產外,鋰電銅箔行業同步發生了技術迭代。作為傳統銅箔的替代方案,復合銅箔正受到產業、資本市場等多方追捧。據中泰證券2023年1月11日研報,寶明科技、勝利精密、元琛科技、雙星新材、萬順新材等多家企業紛紛布局復合銅箔,2023年行業有望迎來產能大規模落地。
另據國泰君安證券、財通證券等多家券商研報,復合銅箔量產在即。江銅銅箔在招股書中同樣提及了復合銅箔,但公司表示其對復合銅箔的布局尚處于前期調研階段。
經營現金流承壓
報告期內,江銅銅箔不僅收獲了亮眼的營收,還收獲了大幅增長的凈利潤。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約9823.88萬元、1.20億元、2.2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50.16%。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約1.06億元。
然而,江銅銅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卻與凈利潤相差甚遠。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約為-4188.15萬元、4809.27萬元、-1.36億元、-4071.44萬元。
對此,江銅銅箔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上述情況主要受存貨、經營性應收項目的增加,客戶、供應商結算方式差異,固定資產折舊等因素影響。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江銅銅箔是由“A+H”股上市公司江西銅業分拆而來,以單獨謀求創業板上市。
據招股書,江西銅業為國內最大的銅加工生產商,年加工銅產品超過160萬噸,陰極銅產量超過170萬噸/年,旗下的貴溪冶煉廠為全球單體冶煉規模最大的銅冶煉廠。由此,江西銅業亦為江銅銅箔主要供應商之一。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江銅銅箔關聯交易主要為向江西銅業及其關聯方采購陰極銅、銅線等原材料、采購電力、土地及設備,關聯采購的金額分別約為7.26億元、4.77億元、9.95億元及 6.09億元,占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4.55%、44.27%、50.30%和 53.72%,總體占比較高。
或基于上述情況等,深交所曾在一輪問詢中,對江西銅業與江銅銅箔在財務、資產、人員、業務等多個方面的報告期內關聯關系表示關注。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