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rinceton NuEnergy (PNE)與緯創資通的子公司緯創綠色科技的鋰離子
電池直接法回收試驗生產線(以下簡稱聯合中試線)于德克薩斯州麥金尼市建成,雙方致力于探索下一代鋰
電池直接法回收與再利用舉措,共同應對時代發展浪潮。
從左到右:——Wistron GreenTech (德州) 總經理Jerry Wang;Brian Loughmiller, 麥肯尼經濟發展局董事會主席;Peter Tung, 緯創資通副總裁;Angela Paxton,德克薩斯州參議員;Princeton NuEnergy 創始人兼CEO 閻超博士;普林斯頓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Bruce Koel博士;阿貢國家實驗室首席材料科學家Albert Lipson博士
如今,全球交通領域的電氣化正在快速發展,作為汽車制造商的首選,鋰電池的需求長期呈指數級增長。但同時,受限于關鍵材料的稀缺性以及開采原始材料的多方挑戰,鋰電池的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高效回收,則成為了控制成本的最優解之一。但包括火法和濕法在內的傳統回收方法,由于要依靠苛刻的化學品和高溫環境,將廢舊電池分解成其元素成分,屬于成本高昂、耗時耗力的能源密集型工藝。
相比之下,PNE的鋰電池直接法回收技術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根據美國阿爾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s) 的分析,PNE以獨特的低溫等離子體凈化技術(LPAS)為基礎,以一半的成本回收和修復鋰電池正極材料,并減少超過70%碳排放對環境的污染以及資源浪費。
據悉,作為全球第一條端到端、量產化的直接法回收線,聯合中試線擁有包括最先進的等離子體設備在內的全方位能力,回收范圍覆蓋從消費電子產品,
電動車電池組以及電池生產邊角料。通過高度模塊化的設施每年可處理多達500噸的鋰電池制造廢料和報廢電池。此次開幕活動有多位重量級嘉賓,投資人以及合作伙伴參加,包括德州參議員Angela Paxton, 麥肯尼經濟發展局董事會主席Brian Loughmiller, 美國商務部,Argonne國家實驗室,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可再生能源國家實驗室, 普林斯頓大學,本田,尼桑,戴爾,惠普,松下,LG, 殼牌石油,阿特斯太陽能, 摩根大通,匯豐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以及緯創集團總裁Jeff Lin以及高管團隊
對此,德克薩斯州州長Greg Abbott評論說:“我們很高興PNE的鋰電池回收工廠落戶在麥金尼市。該工廠將幫助我們州進一步加強技術供應鏈能力。”
PNE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閻超博士說到,“我們很高興地宣布,聯合中試線現已投入使用。我們的技術大大減少了關鍵材料重新進入制造供應鏈所需的時間——這對所有鋰電制造商來說是一個重大勝利。同時,該廠是我們覆蓋全美鋰電池閉環回收供應鏈愿景的下一個有力步驟,助力我們成為滿足美國鋰電市場回收需求的主要參與者。”
PNE首席運營官趙鵬表示:“本次坐落在麥金尼市的產線,是PNE計劃于2028年前,在全美建立的20多條生產線其中的第一條。這次與緯創集團的合作,強強聯合了上游的電池供應以及PNE獨特的直接法材料修復技術,在雙碳減排的同時,為產業鏈提供優質的電池正負極材料。”
緯創資通總裁Jeff Lin補充說,“我們的聯合試點生產線將提高消費電子、存儲和電動車電池的回收能力,加強德州的電池和電動車供應鏈,并實現我們的ESG目標。”
這次聯合試驗生產線的成功建成,為全球鋰電池回收指引了最新的技術方向,也為雙碳減排和電池關鍵材料閉環供應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關于Princeton NuEnergy
美國新興初創公司Princeton NuEnergy 致力于研發新能源創新技術、提供可持續環保回收策略。公司目前專注電動車動力電池與消費電子產品鋰電池的直接法回收。相較傳統技術,公司最新專利Cathode-to-CathodeTM (正極材料改性增值回收技術) 通過低溫等離子輔助分離法可降低50%制造成本、減少70%以上碳排放。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