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汽車行業加快電動化轉型,動力
電池產業發展高歌猛進。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預測,2025年中國動力
電池出貨量將超過1TWh,產值超過1萬億元;未來十年,電池體系還將經歷三次技術變革。
根據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全球動力電池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241 GWh,同比增長76%,已連續25個月呈增長態勢。前10名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為91.9%,其中6家中國企業市場占有率從42.6%增長至57.3%;3家韓國企業市場占有率從34.2%下降到25.9%;1家日本企業市場占有率為8.7%。
從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布局來看,動力電池技術發展已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刀片電池、無鈷電池、麒麟電池、魔方電池等相繼發布,而動力電池“無鈷化”也已成為全球行業共識。
據悉,目前探明的全球鈷資源儲量僅為760萬噸,在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大潮下,鈷資源的稀缺將嚴重威脅電動汽車的供應鏈安全。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鈷的價格高、資源少,電池企業易受牽制,無鈷技術的推出,將有助于全球動力電池行業擺脫對鈷資源的長期依賴,同時還可助力動力電池明顯降本。
在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看來,要做到真正的“無鈷化”,必須要有一定的技術突破。“中國迫切需要一些原創性創新,因為現在的市場競爭就是專利之爭。如果是做傳統的多晶無鈷專利,那專利也是在美國。而我們自己開發的無鈷產品叫做單晶層狀結構無鈷,突破了美國的專利。”
楊紅新預測,未來鋰電產品分布中,“大無鈷系”電池市場占比將超過70%。記者了解到,“大無鈷系”主要包括蜂巢能源研發推出的層狀無鈷材料電池以及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等電池體系。
據透露,蜂巢能源的層狀無鈷材料電池即將批量裝車上市。楊紅新表示,蜂巢能源還將于2023年推出第二代層狀無鈷材料電池,預計成本與磷酸鐵鋰接近,續航里程可達到800Km。
蜂巢能源董事、工藝資深總監劉小安表示,常州金壇工廠的勻漿、涂布、輥壓、模切、疊片、裝配是短刀電池生產過程中的主要環節,蜂巢能源圍繞這六大工序做了一系列的獨家創新。
“比如,對于采用疊片工藝的電池生產,疊片速度一直是行業痛點。蜂巢能源目前采用雙工位疊片,效率高達0.4s/片;已研發完成的下一代超高速刀片式電芯極組成型設備,疊片效率可以做到0.125s/片。”劉小安說。
在磷酸鐵鋰布局方面,蜂巢能源推行電動全域短刀化戰略,目前已經量產的L600磷酸鐵鋰短刀電池可覆蓋A0-B級以上市場,電量滿足50-100kwh的需求范圍,可同時應用于儲能和輕型動力市場。楊紅新稱,2023年蜂巢能源將推出能量密度195Wh/Kg的鐵鋰短刀新產品,續航里程可達700km。
記者在蜂巢能源工廠看到,AI技術的應用隨處可見。廠房內的機器人通過大數據分析,可實現質量檢測的智能化,自動尋找最佳參數,節約開發時間30%左右。
提到無鈷電池未來會大規模用在哪些車型上時,楊紅新直言:“整個動力電池市場局面是完全打開的,我們選擇的電池尺寸和變量的匹配適合絕大部分主銷車型。”
他舉例說,歐拉閃電貓600公里版本搭載的是層狀無鈷材料電池,500公里版本搭載的是磷酸鐵鋰短刀電池。目前長城汽車旗下的歐拉品牌、沙龍品牌都會采用這兩種電池。
據了解,蜂巢能源在全球規劃了11個生產基地。常州金壇工廠是其建設的首個車規級動力電池AI超級工廠,共分四期建設,總規劃產能68GWh。目前,一期、二期工廠已正式投產,在二期工廠中建設了首條短刀電池量產線,滿產產能將達到2.5GWh。在此基礎上,蜂巢能源將打造短刀電池超級工廠,最終實現產能20GWh。
楊紅新透露,馬鞍山工廠、南京工廠、上饒工廠和鹽城工廠已經全面投產,常州三期工廠剛剛投產,同時四期工廠的建設也已正式啟動。“在四期工廠里,蜂巢能源會給寶馬的電動MINI以及法國客戶生產三元高端動力電池,這樣常州基地的產能遠期規劃會達到68GWh”。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