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間,永興材料(002756)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64.14億元,同比增長110.51%;實現凈利潤22.63億元,同比增長647.64%;扣非后凈利潤21.83億元,同比增長798.59%。基本每股收益5.63元。
對于上半年業績大增的原因,半年報稱,報告期內公司碳酸鋰產品量價齊升,成本控制在合理區間,盈利能力大幅提高,是公司半年度凈利潤主要來源。2022年1-6月份,公司實現碳酸鋰銷量7380噸,同比增長35.46%。該項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0.21億元,同比增長685.41%;歸母凈利潤21.02億元,同比增長1846.05%。
半年報顯示,永興材料鋰電新能源業務已建成涵蓋采礦、選礦、碳酸鋰加工三大業務在內的新能源產業鏈,以自有礦山的鋰瓷石為主要原料,經采、選、冶一體化流程生產
電池級碳酸鋰。公司與多家三元、磷酸鐵鋰、鈷酸鋰、錳酸鋰等正極材料龍頭企業保持穩定合作關系,保持云母提鋰行業領先地位。
報告期內,公司多措并舉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二期項目及配套的采礦、選礦項目進展順利。目前,二期項目的二條碳酸鋰生產線均已投料測試,其中第一條生產線測試進展順利,日產量已接近設計產能,碳酸鋰產能有效提高。
此外,180萬噸/年鋰礦石高效選礦與綜合利用項目已進入建設收尾階段,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投產后將為二期項目碳酸鋰生產提供原材料保障;年產300萬噸鋰礦石技改擴建項目已經進入建設階段,化山瓷石礦采礦許可證證載生產規模已由100萬噸/年變更為300萬噸/年,為鋰電新能源業務下階段的發展奠定原材料基礎。
在上游資源方面,永興材料控股子公司花橋礦業擁有的化山瓷石礦礦權面積1.8714平方公里,累計查明控制的經濟資源量礦石量4507.30萬噸,是公司鋰云母和碳酸鋰生產原材料的主要保障渠道。公司的聯營公司花鋰礦業擁有白水洞高嶺土礦礦權面積0.7614平方公里,累計查明控制的經濟資源量礦石量730.74萬噸,也系公司鋰電材料業務的補充保障。
不過,與鋰電材料業務相比,永興材料的特鋼新材料業務在上半年遭遇了國際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國內疫情多地散發等超預期突發因素的不利影響,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報告期內,特鋼新材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3.93億元,同比增長27.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61億元,同比降低17.13%。
具體而言,一方面,公司重要原材料鎳合金價格頻繁大幅波動,對客戶行情判斷、公司訂單接取及成本加成定價產生較大影響,導致盈利空間收窄,單噸毛利同比下滑;另一方面,國內疫情多地散發,華東地區尤為嚴重,多家不銹鋼下游企業出現停產減產,產品需求減弱,而公司特鋼新材料產品華東地區客戶占比較高,銷售量同比下降。在經營壓力之下,永興材料通過新產品研發、老產品挖潛、深化工藝改進、產品結構調整、原材料供應方案優化等多途徑強化企業發展韌性,盡力削弱市場不利因素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新開發的超級雙相鋼焊接材料ER2594實現進口替代;沉淀硬化不銹鋼631實現生命周期大幅提升,半導體裝備用高純不銹鋼316LV實現新型“雙V”冶煉工藝深度優化;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核電用鋼、汽車用鋼等高附加值產品銷量提升;在保障原材料穩定供應的同時,公司選擇最優原材料配比,并適當調整采購節奏,緩解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的沖擊。
在股東層面,永興材料第二季度持續獲得基金機構的青睞。其中國投瑞銀旗下的四只基金都進行了增持,分別位列公司流通股東的第五、六、七、八位,此外,華夏行業景氣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也新晉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行列。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