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隔膜龍頭星源材質(300568,SZ)把中興通訊(000063,SZ)的“兄弟公司”告上了法庭。
4月11日,星源材質發公告稱,公司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起訴狀,起訴深圳中興新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新材)、武漢中興創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創新)、深圳賽恩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恩士)侵害公司專利權。
啟信寶數據顯示,中興創新是中興新材的全資子公司,而后者的控股股東為中興新通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新”)。同時,中興新也是中興通訊的控股股東。
據川財證券今年3月底發布的研報,在干法隔膜市場,2021年中興新材市場份額位居第一,星源材質排名第二。
干法隔膜知識產權之爭
為什么星源材質要起訴上述三家公司?因為上市公司認為,其干法隔膜產品的專利權受到了侵害。
按星源材質的說法,中興新材和中興創新制造、銷售和許諾銷售的一系列干法隔膜產品落入涉案專利的保護范圍,而賽恩士是它們的經銷商,三者共同實施了制造、銷售和許諾銷售被控侵權產品的行為。
據了解,隔膜是鋰
電池四大關鍵材料之一,是一種具有微孔結構的薄膜,成本一般占整個鋰
電池的10%~20%。在鋰電池進行電解反應時,鋰電池隔膜可以用來分隔正極和負極,以防止短路現象的發生并允許電解質離子自由通過。
根據技術路線的不同,隔膜又分為干法隔膜和濕法隔膜兩種。據川財證券今年3月底發布的研報,在濕法隔膜市場,2021年星源材質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在干法隔膜市場,2021年中興新材市場份額位居第一,星源材質排名第二。
同時,鋰電池隔膜具有生產工藝復雜、技術壁壘較高的特點。在此背景下,專利成為相關公司保證技術和產品差異化的重要手段。
在公告中,星源材質也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鋰離子電池隔膜的研發和制造,具備隔膜干法、濕法、涂覆的自主研發能力以及雄厚的隔膜技術儲備。長期以來,公司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公司所生產的全部隔膜產品均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或已取得相關知識產權許可。
德邦證券相關研報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星源材質及控股子公司共申請專利302件,其中申請國外專利28件;目前已取得授權專利143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57件(含國外發明專利3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86件,遠超行業內其他公司。
星源材質表示,此次訴訟請求為判令三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公司發明專利權的行為,并連帶賠償公司經濟損失5000萬元、因維權的合理支出50萬元。
隔膜行業競爭日益激烈
伴隨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擴張,隔膜行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根據GGII統計,2021年國內隔膜產量為7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12.5%。由于隔膜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在投料和配料設備、擠出混合設備、流延設備、拉伸設備等固定資產購置上,隔膜行業也成為了典型的“重資產”行業。
這樣一來,頭部企業可以憑借規模、設備等優勢形成自己的競爭壁壘,隔膜行業的市場格局較為集中。德邦證券一份研報表示,鋰電隔膜市場集中度較高,自2019年以來,行業前三穩定占據半數以上的市場份額,2021年行業前六占據80%左右的市場份額。
因此,隔膜領域的市場競爭也主要集中于頭部企業之間,包括這次糾紛主角的星源材質和中興新材。
近年來,干法隔膜的產量占比下降,或將使行業相關公司競爭更加激烈。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濕法隔膜產量60.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32%,干法隔膜產量18.4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7.7%。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