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集團襄陽總部辦公大樓
公司研發投入及占比
“駱駝成立41年,上市10周年,我們總結了一下,公司正處于青年期,業務方向已基本確定,就是圍繞汽車做能源服務,尤其是在低壓能源領域要確保優勢地位。公司前期基礎打得比較好,給新業務拓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日前,駱駝股份董事長劉長來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劉長來說,過去10年,駱駝從湖北襄陽走向了全國。未來10年,駱駝要從中國走向全球。“上市10年,我們的營收從20多億元做到了近100億元,凈利潤從2億多元增至7億多元,差不多增長了3倍。未來10年,我們依然是以3倍的增長為目標。”
上市10年成就“鉛蓄王”
1978年,駱駝股份創始人劉國本在襄陽谷城縣石花鎮開了一個修理鋪,專門修汽車電池。2年后,修理鋪升級成谷城蓄電池廠,并逐步擴張規模。一直到2011年,公司在襄陽有了2家電池工廠,還有1家鉛回收工廠,產能達850萬千伏安時,年銷售收入達30億元。這一年,公司在上交所掛牌。
“上市真正推動了公司的發展。我們融到了15億元,很多以前想干卻干不了的事,現在都可以啟動了。”劉長來說,他和公司都由衷地感謝資本市場,感謝投資者。
登陸資本市場后,駱駝開始快速擴產,同時在業內進行并購。2012年至2014年,駱駝股份先后收購了廣西天鵝蓄電池有限公司和揚州阿波羅蓄電池有限公司。2016年,駱駝在新疆建立電池廠和再生基地,同時在華南建設配套的再生鉛基地。
有一個被駱駝人津津樂道的小故事。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谷城蓄電池廠接到通知,要生產一批電池出口到東歐,負責對接的部門提出產品要有商標。蓄電池廠的員工商量后,選擇了天鵝,這種動物不僅漂亮,還象征著飛向遠方。然而,他們很快被告知,天鵝已經被其他電池廠注冊了,轉而選擇了駱駝。想不到的是,20多年后,憨厚的駱駝“迎娶”了漂亮的天鵝。
據介紹,到目前為止,駱駝股份在國內已完成六大基地的布局,國內現有鉛酸電池產能3200萬千伏安時/年、廢鉛蓄電池回收處理能力86萬噸/年,國外現有鉛酸電池產能200萬千伏安時/年。
近年來,盡管汽車產銷量有所下滑,但駱駝的營收和利潤卻實現了穩步增長。
最能反映駱駝快速成長的是汽車配套市場,這也是行業競爭的焦點戰場:每一輛新車都需配備1至2個鉛蓄電池,主機廠的選擇不僅可以帶來直接的訂單,還潛在影響到車主后續的選擇。
駱駝股份的戰績是:2011年,公司在配套市場的份額約13%;2017年,公司的份額已增長到38%;2020年,駱駝在配套市場的份額已高達48%,一家企業占據近一半的市場。
“就像駱駝一樣,我們跑得不算快,但耐力比較強,可以跑很久,跑著跑著就成了行業第一。”劉長來介紹,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知名汽車廠家都是公司的客戶。
兩大循環筑牢“護城墻”
駱駝股份為何能獲得如此多主機廠家的青睞?“產品+服務”是關鍵。
劉長來介紹,多年來,公司專注于電池,積累了四方面的優勢:一是技術,公司的鉛酸電池產品和技術創新迭代國際領先,擁有核心專利及技術200余項;二是性價比,公司具備國內最大的產銷規模和產業鏈協同優勢,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到了全球領先;三是管理,公司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覆蓋了全球主機廠的要求,得到各主機廠的認可;四是服務,公司對售前、售中、售后均有完善和規范的跟蹤服務,通過服務品質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在同行企業看來,真正拉開距離的是駱駝建立起來的循環產業鏈。駱駝股份打造了一條鉛酸電池“生產-銷售-回收-再生-生產再利用”的循環產業閉環:駱駝生產的電池賣給汽車主機廠或維修店,公司在提供新電池的同時回收舊電池,舊電池隨后進入再生公司回收鉛,鉛作為原材料繼續生產電池。
“我們很早就開始做再生鉛,一是為了保護環境,鉛容易引起污染,不能讓廢電池流落在外;二是可以降低成本,鉛蓄電池中鉛的成本占到了70%。等我們真正把網絡建立起來后,發現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那就是擴大銷售,增加客戶黏性。”劉長來介紹。
這種“銷一收一”的模式可以讓駱駝離客戶更近。一個典型的業務場景是,車主發現自己的電池需要更換,通過電話或者APP發出需求,駱駝股份會立即派單到就近的終端網點,由其工作人員上門服務,換上新電池,用原包裝帶走舊電池,“不落地,沒有污染”。
據了解,為了構建循環產業鏈,駱駝股份在每個電池生產基地附近都會配套布局再生資源工廠,目前已建成6個鉛回收工廠,廢鉛蓄電池回收處理能力86萬噸/年,規劃處理能力超過100萬噸/年,完全能滿足公司電池生產的需要。
同時,駱駝建設了遍布全國的銷售和回收網絡。截至2020年,成立了26家省級分公司、235家地市級分公司,共簽約經銷商近2000家,終端網點超過35000家。
公司正在將鉛蓄電池循環產業鏈的經驗復制到鋰電池循環業務上。
劉長來介紹,早在2011年公司就開始投資鋰電池,目前主要布局低壓鋰電產品,在2019年建成了48V鋰電池生產線,擁有三元體系和磷酸鐵鋰體系產線,可以生產軟包和鋁殼2種規格;2020年公司建成了鋰電回收中試線,自主開發了拆解技術、破碎分選技術、萃取技術、合成和燒結工藝等,目前回收生產線的建設也在推進中,從而初步形成了鋰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回收的循環產業鏈。
三大方向拓展“新基業”
今年4月,駱駝股份發布未來5年發展戰略綱要,提出要繼續大力提升傳統汽車電池的全球市場份額,同時要抓住新能源汽車和節油汽車發展機遇,成為汽車低壓電池全方位解決方案龍頭企業,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能源服務商。
“有人認為駱駝做的是傳統產業,沒有前景。我說那是因為不了解駱駝,我們的發展路徑很明確:一是進一步提高國內的市場占有率;二是海外市場的開發;三是新能源低壓鋰電市場。”劉長來說,三大方向,每個方向都有潛力再造一個駱駝。
進一步提高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在劉長來眼里是順理成章的事。“我們在新車市場有近50%的市場占有率,汽車后市場只有25%,目標是綜合市占率達50%。”他說,按照公司的銷售回收一體化戰略,將銷售網絡的毛細血管打通,增長自然而來。
海外市場拓展的各種準備工作已經做好。據介紹,從2018年開始,駱駝股份加大對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到2020年,出口銷量已占公司總銷量的5%,今年一季度,出口量已占公司總銷量的9.5%。
“海外的意向訂單量很大,有幾個大主機廠一直催著我們去建廠,他們在中國的基地已經和我們合作多年。”劉長來介紹,公司的市場推廣走在了前面,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產能跟上去。
據了解,駱駝在馬來西亞建設的蓄電池工廠一期已經投產,二期在今年也開始建設,除了配套當地主機廠,該工廠目前還輻射到亞太、北美、中東、非洲等高增長區域。后續,駱駝計劃在北美、中亞等地建立工廠。
一個經常被誤解的板塊是新能源電池。
“駱駝從來沒有放棄過新能源,這個是方向。我們做的主要是低壓鋰電池,與原來傳統汽車中的鉛蓄電池一樣,12V低壓電源也是所有
電動車的標配。”劉長來說,公司的戰略是做汽車低壓電池全方位解決方案,至于是使用12V鉛酸輔助電池,還是12V鋰電輔助電池,由客戶決定。
據介紹,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均需要低壓電池。電動車中,以動力電池組為主的高壓電氣系統提供驅動力和空調等大功率用電,低壓電氣系統則用于對車燈、門窗、車載娛樂系統等供電,目前主要使用鉛蓄電池,也有部分車型開始使用低壓鋰電池。
“汽車的低壓電池,我們以前就是最主要的供應商,以鉛蓄為主。最近幾年,我們一直在和主機廠進行低壓鋰電池的合作研發,無論是技術還是服務,都積累了較強的先發優勢。”劉長來介紹,公司的12V鋰電產品已成功與多家歐美高端OEM進行技術對接、送樣、商務洽談。
還有巨大的混動市場。據了解,相較啟停系統5%至10%的節油率,48V系統的節油率可以達到10%至15%。劉長來介紹,公司生產的48V鋰電產品在2020年配套日產啟辰,已經取得北汽定點,目前還在與長安、廣汽三菱等對接。
駱駝還計劃新建一個年產能超過200萬只的低壓鋰電池生產基地,補強公司鋰電業務能力。同時,公司將同步建設動力鋰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工廠,該工廠的退役動力電池處理能力不低于5萬噸/年,從而形成初具規模的鋰電池循環產業鏈。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