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提出了發展燃料
電池的相關政策。政策將優質區域與關鍵零部件等作為發展導向,使人們將目光紛紛聚焦氫能關鍵零部件企業。其中,億華通成為了最被業內看好的企業之一,眾多權威人士預測未來億華通或將成長為氫能關鍵零部件巨頭。
《通知》具體內容為:將當前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調整為選擇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區域,重點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范,中央財政將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范城市給予獎勵(有關通知另行發布)。爭取通過4年左右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雖然具體細則尚未出爐,但這則政策明確給出了頂層設計的戰略性發展指導,產業發展采用“定點爆破”而非“大水漫灌”的模式,只有入選城市或區域才能享有國家補貼等政策優待,并且聚焦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這不僅意味著中國城市與區域的競爭格局或將被重塑,也預示著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巨頭將在這4年黃金發展期中誕生。燃料電池屬于高新技術,其技術壁壘高,未來競爭本質上是企業技術積累與產業鏈布局的競爭,掌握領先的自主核心技術、產業鏈布局廣的關鍵零部件企業有望率先成長。作為我國最早一批投身氫能領域的關鍵零部件企業,億華通自然成為最被看好的企業之一。
從企業自身技術實力來講,億華通多年來致力于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研發與產業化,率先實現國產燃料電池發動機批量化生產。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先后參與或承擔了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眾多燃料電池重大專項課題,如《長壽命高可靠燃料電池系統開發》、《公路客車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等,其自主化燃料電池發動機在低溫冷啟動、長壽命、強環境適應性、高可靠性等方面均實現了關鍵性技術突破,產品覆蓋30-100kW并實現量產,為燃料電池汽車批量商業化提供了可行性解決方案。
堅持自主研發的同時,億華通與豐田汽車、北汽福田簽署合作備忘錄,聯合研發面向冬奧會的燃料電池客車,通過國際合作模式,進一步完善“石墨板+金屬板”雙技術路線布局。
眾所周知,上游材料決定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性能和壽命。億華通提前向上游電堆、原材料端延伸布局,投資控股了電堆龍頭企業上海神力公司,創辦了研發膜電極的上海億氫公司,形成了膜電極-雙極板-電堆-發動機的全鏈條技術自主化。
有上述可以看出,億華通目前已具備掌握領先的自主核心技術、完成核心零部件產業鏈布局的條件,為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成為贏家提供了堅實技術支撐。
企業自身具備競爭實力是一方面,根據《通知》可知,企業扎根發展的區域是否可入選產業發展優質區域名單,是決定企業未來前途的另一大關鍵因素。關于”三有”條件優質區域,大致指具備氫能發展資源基礎,有產業發展積極性,經濟實力和產業基礎好,氫能產業鏈建設較為完善,適合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運營等條件的地區。目前來看,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區無疑是最具備先發優勢的區域之一,而扎根北京多年的億華通,在京津冀氫能生態建設方面扎根極深,隨著政策的落實,未來勢必擁有寶貴的黃金發展機遇。具體來看,京津冀地區上游氫氣制儲運加有中石油、中石化、國電投等強勢布局,億華通與這些巨頭展開積極合作,利用自身多年對加氫站的運營管理經驗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推動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中游關鍵零部件方面,億華通與金士頓等關鍵零部件產業鏈企業合作,通過實現產品國產化,從而與這些企業共同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同時,億華通在張家口布局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生產基地,項目二期完工后產能將達萬臺級,可滿足未來市場需求;下游整車企業方面,億華通產品已被北汽福田、宇通等主流車企選用,車型覆蓋客車、物流車、公交車等。終端車輛運營方面,采用億華通產品的近400輛燃料電池車已在北京、張家口、鄭州等京津冀地區多個城市實現批量推廣。同時,億華通還與北汽福田、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北京機場巴士達成合作意向,推動燃料電池汽車在北京機場巴士的運營,拓展氫能應用場景,開啟了國內機場交通氫能應用先河。
由此看來,未來隨著北京或京津冀入選氫能產業優質城市或區域名單,掌握核心技術,建立完整關鍵零部件自主化產業鏈條,已實現產業化的億華通,勢必將搶占先發優勢,極有機會在未來4年中成長為氫能關鍵零部件巨頭。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