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方納米)IPO闖關成功。其預計發行1069萬股,募資9.95億元,用于年產1.5萬噸納米磷酸鐵鋰項目、鋰動力研究院項目等。
德方納米成立于2007年,主要從事納米級鋰離子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納米磷酸鐵鋰、碳納米管導電液等,可用于制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鋰離子電池。
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德方納米2014-2016年度及2017年1-9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3億元、3.13億元、5.62億元和5.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00萬元、6690.9萬元、7560.8萬元和5942.2萬元。
在通過該公司審核的同時,發行審核委員會(下稱發審委)也針對其經營情況提出了18個問題,涉及主要客戶、毛利率、原材料價格、生產工藝和磷酸鐵鋰應用市場等五個方面。
招股說明書中提到,2014年-2016年度及2017年前三季度,德方納米對寧德時代(300750.SZ)和比亞迪(002594.SZ)的合計銷售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達54.65%、80.42%、72.76%和72.42%,前十大客戶合計銷售收入占比超過90%。
湖北金泉材料有限公司、贛鋒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力朗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拓邦股份(002139.SZ)等也是其主要客戶。
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是目前中國動力電池市場份額占比最大的兩家企業。2018年,兩家企業的合計市場分額已經從2016年的45%增長到了近67%。
除了客戶較為集中的問題,發審委還要求德方納米就毛利率逐年下滑的原因和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前景給出更多細節。
真鋰研究數據顯示,2018年,磷酸鐵鋰企業市場占有率前三位的是德方納米、貝特瑞和湖北萬潤。2017年,排名前三的則是貝特瑞、升華科技和比亞迪。
2016-2018年,該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9.08%、23.67%及20.25%,呈逐年下降趨勢。尤其是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毛利率卻同比下降,變動趨勢和幅度與同行業其他企業不一致。
近年來,隨著補貼政策對動力電池比能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具有能量密度優勢的三元材料市場份額快速提升。根據使用正極材料的不同,鋰電池可分為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創新聯盟的數據顯示,2018年,三元電池的裝機占比已超過磷酸鐵鋰電池,達到55.4%;磷酸鐵鋰電池為39.1%;其他材料電池占比4.8%。
2017年,三元電池的裝機占比仍落后磷酸鐵鋰電池約4個百分點。
受市場低迷影響,磷酸鐵鋰企業在2018年迎來一輪洗牌。曾經的動力電池巨頭沃特瑪在去年初遭遇閃崩,隨即引發債務逾期、停產、賬戶凍結等一系列資金危機。2017年,沃特瑪對磷酸鐵鋰材料的使用量,約占市場總量的近三成。
沃特瑪母公司堅瑞沃能(300116.SZ)預計2018年虧損50億-54.5億元。
受客戶較為集中,毛利率持續波動等多種問題影響,包括東莞市凱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賽緯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家鋰電材料企業,IPO申請均以失敗告終。
與德方納米主營業務相近的貴州安達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7月終止了其在創業板的上市申請并主動撤回申請文件。
但今年以來,磷酸鐵鋰電池出現回暖跡象。隨著補貼退坡,在成本、使用壽命和安全性上更具優勢的磷酸鐵鋰電池在市場上的占比略有回升。
工信部今年2月公布的第31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有49款新車型配套磷酸鐵鋰電池,占比達58%。
上海有色網(SMM)數據顯示,3月20日,動力型磷酸鐵鋰均價已降至5.25萬元/噸,較2018年年初下降近四成。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