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嘉定區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榮文偉透露,蔚來汽車的整車基地將搬到嘉定,目前已選址在外岡鎮,規劃土地800畝左右。
有人解讀,蔚來與江淮汽車的制造合作要完?
蔚來汽車在接受汽車產經網采訪時表示,“蔚來需要發展,新建工廠是自然而然的事。蔚來與江淮的合作會一直繼續下去。”
合肥江淮蔚來制造工廠
江淮制造不靠譜?
自從蔚來ES8上市以來,無論蔚來如何解釋,江淮貼牌生產已經成為其最大的槽點。
李斌在早前的采訪中也坦陳,與江淮合作,對于蔚來塑造高端品牌的定位會有不小的挑戰。
根本原因,是因為江淮汽車的產品定位主要集中在10萬元左右。其在高端領域的制造能力,自然會受到質疑。
這種質疑是天然的,就像當年的華晨寶馬、北京奔馳以及奇瑞捷豹路虎。合資伙伴之間巨大的產品定位落差,帶來了天然的分歧和不確定性。
然而,這些合資工廠都已成為本品牌全球最先進的制造基地。
顯然,用以前的產品定位來定義一家汽車制造廠的制造能力,并不太科學。
有人說江淮與蔚來合作并不順暢,其更看重江淮大眾帶來的品牌背書和效益。
不可否認,企業間的合作一定會有摩擦,各種權力爭奪在已經合資了二三十年的中國汽車界見得多了。但100億元的項目合作不是過家家,哪能說散就散?何況為了興建工廠,江淮自己也投了20多億。
江淮大眾,也許能帶來品牌背書,但主要仍依賴江淮的技術平臺,為大眾賺積分。而在與蔚來的合作中,江淮得到一座全新智能化工廠,全鋁車身的生產工藝,以及頂級的配套供應體系。要說江淮沒得到甜頭,不那么令人信服。
江淮汽車高層在接受汽車產經網采訪時表示,“和蔚來的合作是和先進制造的對接。蔚來以互聯網思維,選擇最先進的技術造車,在這方面江淮也在學習,希望借此直接跨入這個領域,快速進步。”
顯然,對于江淮來說,在先進制造方面,蔚來帶來的技術提升,要高于大眾。
為何由“代工”轉向自建?
對于蔚來來說,快速和高效是其主要能力。在初創階段,為了保證首款產品能夠快速落地,尋找傳統汽車制造商進行制造合作,無疑是當時的最佳選擇。可以節省大量環評、招工、申請生產資質等繁瑣程序。
蔚來希望將主要精力集中在產品和用戶服務上。李斌曾在采訪中向媒體透露,“晚一個月推出產品,我的成本就是10個億。”
顯然,江淮工廠的順利建成,幫助蔚來按期交付產品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蔚來也將合肥的工廠定位為全球高端制造基地。
對于蔚來而言,選擇與傳統車企合作,一定是成本最優、效率最優的選擇。
而且,按照江淮蔚來10萬輛的產能規劃,在3-5年內,基本能夠滿足蔚來的產能需求。
江淮蔚來全鋁車身制造車間
難道是為了ES6?
江淮汽車的制造負責人曾在去年向產經網透露,江淮已經在開始與蔚來一起開發ES6的模具了,不過還要等一兩年時間,車才會出來。
同時,蔚來也官方確認,嘉定工廠,既蔚來第二工廠,是上海市政府主導的重點工程,蔚來參與該項目,是基于公司戰略部署,為公司第三、第四款車型的產能所作的準備。
那為何蔚來還要在有了江淮、長安、廣汽等合作伙伴之后自建工廠?
李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總體上,我們是找更多制造合作伙伴,我們也有可能會建自己的標桿工廠。”
所以,我們判斷,上海安亭的蔚來自建工廠,很可能是蔚來的標桿工廠。
標桿工廠的意義,就是要把整個制造流程走通。為其他制造合作伙伴進行培訓和標準輸出。
目前,江淮蔚來的工廠培訓工作,是由蔚來南京工廠完成的。這是蔚來自建的一個負責生產電力驅動系統的三電工廠。其中,有一條ES8試裝生產線。
江淮曾向南京工廠派出了70人左右的團隊,進行ES8的試制和培訓,一半是操作人員,一半是質量控制人員。
隨著ES8的量產,以及未來和長安以及廣汽的合作,南京工廠的試裝生產線很可能已經無法滿足跑通生產流程、大規模進行標準培訓的需要。
建立一個完整意義上的標桿工廠,在接下來的階段,就成為必要選擇。
從嘉定區透露的審批內容來看,800畝的占地規模要小于合肥江淮蔚來工廠1000畝的規模。
而自建工廠的另一個好處是蔚來可以申請獨立的生產資質。有了生產資質,對于融資、對于上市,甚至對于告訴消費者自己是誰,都更容易一些。(在最近一期蔚來做客的現場,一位消費者希望了解蔚來的營業執照和資質)
同時,蔚來確認,嘉定工廠,既蔚來第二工廠,是上海市政府主導的重點工程,蔚來參與該項目,是基于公司戰略部署,為公司第三、第四款車型的產能所作的準備。第二工廠的籌備與江淮合作項目并無任何沖突,并且該工廠在未來仍然會與江淮繼續合作。
所以,這是蔚來發展到下一個階段的必然選擇。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