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閉幕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大眾集團和奧迪品牌的掌門人都明確表示2025年要實現全面的電氣化。同時車展上所展出的概念車行以及明確的時間進度規劃也讓消費者看到了大眾集團這艘巨輪轉身的堅定決心。
近日,奧迪CEO魯伯特·施泰德(Rupert Stadler)進一步透露了未來新能源的發展戰略,同時并表示奧迪未來將會在全球范圍內各個工廠生產
電動車。按計劃,明年奧迪就會在位于布魯塞爾的工廠生產e-tron EV車型,而e-tron的掀背版車型也將于2019年投產;2020年,奧迪將會基于大眾集團的模塊化電動平臺MEB生產緊湊型
電動車,從2021年開始,奧迪將基于和保時捷共同開發的高端電動車平臺生產電動車。
無獨有偶,保時捷CEO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近日也宣布,可能將在2020年徹底退出柴油車市場,將主要精力放到新能源車型上和平臺研發上。根據德國《經理人雜志》報道,保時捷預期到2023年每售出兩輛保時捷中,將會有一輛采用電驅動總成。甚至,下一代Macan有望只銷售純電動版本。為了調整戰略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保時捷斥資10億歐元(約合78億人民幣)來升級斯圖加特工廠,用于投產四門電動轎跑車Mission E,該車型將于2019年正式上市。
按照保時捷的預期,Mission E未來將貢獻近10%的總銷量,即20,000輛/年,這已經接近Panamera現有的市場表現。為此保時捷計劃再投資7億歐元為Mission E提供落地服務,包括建造一座全新組裝工廠和噴漆間,創造1,400個就業崗位,涵蓋動力總成研發、數碼產品研發、數字化生產人員、IT專家等。
同時,保時捷正與奧迪攜手研發代號為PPE的全新電動車平臺。布魯姆介紹稱,全新PPE平臺將幫助這兩大品牌通過共享部件和模型,達到節省研發和物質材料成本的目標。而這對于今年年初從沃爾沃跳槽奧迪的技術大拿--彼得·默滕斯(Peter Mertens)來說是其面對的第一個挑戰。
作為主管研發的一把手,如何打造出有市場說服力的產品這對奧迪來說至關重要,一方面能夠加快電氣化的發展進程,提振品牌信心;另一方面也能一掃之前排放門的陰霾。奧迪董事會主席施泰德教授也表示,當下重塑企業文化對于奧迪品牌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奧迪推出了比大眾集團更為激進的新能源戰略:至2025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奧迪總銷量的三分之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奧迪聯手保時捷共同研發全新電氣化平臺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
彼得·默滕斯(Peter Mertens)對于這個平臺顯然寄予厚望,“基于大眾集團化戰略,使得奧迪和保時捷兩家公司能夠在新能源領域開展如此緊密的合作,這在之前是很難想象的。”他透露,未來奧迪將會有60%的車型出自這個平臺,而剩余的40%將分給保時捷,對于一個專門生產跑車的品牌來說這也是不可想象的。
但對于傳統的內燃機,仍有一大群堅守的擁躉。他們希望未來依舊能夠買到搭載大排量V8引擎的車型,所以傳統燃油車型短時間內不會被取締。
除了電氣化,自動駕駛技術也是奧迪的另一個發展方向,今年奧迪在西班牙推出了全新換代的A8,最大賣點莫過于“全球首款達到L3級別自動駕駛的量產車。”而未來,奧迪是否會成為首家將L4級別自動駕駛量產的豪華品牌也很值得人們期待。
對于這個問題,彼得·默滕斯(Peter Mertens)明確表示,未來五年之內,奧迪就會推出達到L4級別自動駕駛的量產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