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氫能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賽道,再次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連續四年為氫能產業發展發聲。今年,他關注重點仍聚焦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政策優化、技術突破、產業協同等關鍵點建言獻策,呼吁通過制度創新與資源整合破解行業瓶頸。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受訪者供圖)
自2022年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來,國內氫能產業從早期交通領域的燃料電池示范應用,逐漸向產業鏈上游制氫、儲氫、運氫及加氫側重布局,有效推動了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
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深入實施,氫能與可再生能源消納、綠色化工、鋼鐵冶金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將成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清潔低碳發展的關鍵路徑。2024年11月,氫能作為能源屬性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氫能產業的發展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張天任表示:“氫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的代表,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同其他新興產業一樣,存在共性發展問題,也存在特殊的產業屬性問題。”
張天任認為,當前氫能產業發展存在五大核心問題。第一是頂層設計缺位導致政策協同不足,涉及能源、工業、交通等多部門的監管體系尚未形成合力,九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在具體執行層面存在標準不統一、地方試點重復建設等問題。第二是標準法規滯后制約產業創新,傳統燃煤電廠電解制氫調峰項目因標準缺失推進受阻,加氫站審批管理辦法在各省市存在顯著差異。
“第三是商業化進程受阻,燃料電池購置成本、使用成本及售后成本居高不下,同質化投資導致資源要素分散,部分示范項目存在盲目擴張現象。第四是關鍵材料國產化水平不足,催化劑、質子膜等核心材料工藝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零部件可靠性驗證不足。最后是產業協同機制有待完善,跨行業、跨領域的合作尚未形成有效生態。”張天任稱。
針對上述問題,張天任提出了幾點系統性的解決方案:“首先,要統籌氫能發展戰略,建議成立國家氫經濟工作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統籌協調氫能產業發展;其次,要優化行業標準法規,建議從國家部委辦局層面,統一標準及審批口徑;最后,對于固態儲氫、高壓氣態、液氫及有機液體儲氫,根據技術的特點,出臺不同的標準法規,以促進產業的安全可控發展。”
在創新政策支持形式上,張天任認為,可以通過揭榜掛帥或基于應用示范項目給予政策支持,繼續帶動產業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在技術研發領域,建議加強對關鍵材料的支持力度,促進國產化材料水平的提升,確保產業鏈自主可控;加強對關鍵零部件(膜電極、雙極板)的支持力度,促進性能水平提升下的技術降本能力,并持續推動關鍵零部件的可靠性及壽命提升,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針對產業協同問題,張天任提出,要建立合理、科學的項目實施目標以及經濟效益示范評價模型,開發式的鼓勵市場主體強強聯合(制儲運加用),在資源稟賦地區進行示范,并配套合理的補貼比例,來實現具有特色應用場景的氫能示范。
張天任始終將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視為己任。在他看來,氫能不僅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載體,更是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關鍵支點。其提出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既立足產業現狀直面痛點,又著眼長遠發展謀劃布局,為我國氫能產業行穩致遠提供了重要參考。隨著政策體系的逐步完善和市場機制的持續創新,氫能有望成為引領全球能源變革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編輯 上官夢露)
(責任編輯:子蕊)
乙醇汽油確認全國推廣,2020年汽車全喝“酒精”2017-09-13 13:28
|
燃料電池公交車將現身廣東佛山 全國首個全商業化運營加氫站將投運2017-09-06 1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