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CS官網
據外媒報道,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C San Diego)的科學家發現一種新負極材料,可以使鋰離子
電池在數分鐘內安全充電,并且可以承受數千次的充放電循環。這種新型負極名為無序巖鹽,由地球上儲量豐富的鋰、釩和氧原子組成,其排列方式與廚房里用的普通食鹽相似,但是更加隨機。在需要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的商業應用領域,如電動汽車、真空吸塵器或電鉆,這種材料前景廣闊。
這項研究由Ping Liu教授和Shyue Ping Ong教授實驗室的納米工程師共同領導。
目前,鋰離子電池常用的負極材料有兩種。最常見的是石墨負極,它的能量密度極高,單次充電可以支持電動汽車行駛數百英里。然而,由于鋰金屬電鍍過程,如果石墨負極充電速度過快,會容易發生火災和爆炸。石墨負極的替代品——鈦酸鋰負極更加安全,可以快速充電,但是能量密度顯著降低,導致電池需要更頻繁地充電。
研究人員發現的新型無序巖鹽負極Li3V2O5,處于重要的中間位置:它比石墨更安全,但是至少可以比鈦酸鋰多提供71%的能量。“它的容量和能量比石墨稍低,但充電速度更快,更安全,使用壽命更長。而且,它具有更低的電壓,與目前使用的商業化快速充電鈦酸鋰負極相比,能量密度得到大大地提高。”主要研究人員Haodong Liu說,“因此,使用這種材料,我們可以制造出充電快、壽命長、安全的電池,而且不會犧牲太多的能量密度。”
為了將這一發現商業化,研究人員成立了Tyfast公司。這家初創公司將電動巴士和電動工具定為首要市場,因為Li3V2O5無序巖鹽很適合用于便于充電的設備。研究人員計劃繼續研發此種鋰釩氧化物負極材料,同時優化其他電池組件,以開發商業上可行的整個電池。
Ping Liu表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電池領域一直在尋找一種電位略高于石墨的負極材料,以實現安全、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這種材料填補了重要的知識和應用空白,并且可以作為當今鋰離子電池制造工藝的直接替代解決方案,我們對它的商業潛力感到興奮。”
為什么要嘗試這種材料?
六年前,研究人員開始嘗試用無序巖鹽作為電池的負極。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研究小組的Haodong Liu稱:“當人們將其作為負極時,該材料的電壓需要為1.5V才能放電,但是,當我們觀察這種負極材料在電壓為1.5V時的結構時,認為這種材料有一種特殊的結構,可以容納更多的鋰離子。這意味著它可以作為負極在更低的電壓下工作。”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他們的無序巖鹽負極可以在0.6V的平均電壓下,可逆循環兩種鋰離子。這要高于石墨負極的0.1V,在高充電速率下,取消鋰金屬電鍍過程可以使電池更安全,但是,低于鈦酸鋰嵌鋰時的電壓——1.5V,因此可以存儲更多的能量。
研究人員表明,Li3V2O5負極的充放電循環次數可超過6000次,而容量衰減可以忽略不計,并且可以快速充放電能,在20秒內提供超過40%的容量。由于獨特的低能量屏障再分配嵌鋰機制,所以電壓低,而且能量傳輸速率高。
為了了解無序巖鹽Li3V2O5負極為何可以良好運行,來自Shyue Ping Ong教授材料虛擬實驗室的博士后學者Zhuoying Zhu進行了理論計算。他表示:“我們發現,Li3V2O5通過一種不同于其它電極材料的充電機制工作。由于鋰離子以某種方式重新排列,所以電壓低,而且鋰迅速擴散。”
Ong表示:“我們相信,還有其它電極材料等著被發現,它們具有類似的機制。”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