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光環的董明珠的一舉一動,從來都會引起市場廣泛關注。9月第三個周末,有傳聞稱“董明珠攜格力團隊一起現身天津一汽夏利公司,就入股事宜進行了最后磋商”,市場將此舉解讀為:董將借助后者已有整車生產線,早日與其本人入股的珠海銀隆完成整合,以實現新能源汽車的量產。9月18日A股開盤后,新能源車板塊全線上漲。
雖然當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了澄清公告,但鑒于之前董明珠在
電池及新能源汽車方面的諸多執念,市場上對“格力入股一汽夏利”的熱情并未熄滅,相關熱議愈演愈烈。
在經歷2016年新能源汽車企業集體騙補事件后,國家相關部門對該行業的財政補貼大幅下調,對新的產品目錄管理也明顯加力。新能源車市場至此陷入低迷,行業增長放緩。
不過作為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重器,中國政府顯然不會就此放棄。事實上,近期利好新能源車概念的消息頻出。先是9月9日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公布了“雙積分”管理政策將于近期發布實施的消息。他同時透露,針對一些國家已經制定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目前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將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國內的時間表。
而今關于格力入股一汽夏利的傳聞無疑又注入一針“興奮劑”,經過一年左右的調整新能源板塊再次成為市場的寵兒。
如果董小姐確實有意染指新能源汽車,那么與珠海一海之隔的深圳,那位同樣以電池為切入口,殺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比亞迪(68.95 +1.59%,診股)的王先生就將成為對標。昔日的明星股比亞迪近期也的確重新回到大眾的眼球,股價不到半個月時間已經實現30%左右的漲幅。
不過有意味的是,相對于比亞迪股票在資本市場的炙手可熱,其最新半年度財務數據卻并不好看。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出現近兩年來首次下滑,下滑幅度超兩成,而扣非凈利潤下滑幅度則更深。
查閱該公司半年報,《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其三大主營業務的發展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問題,其中受到補貼退坡和產品準入規則調整的政策影響,汽車相關業務營收毛利率雙降;智能手機市場漸趨飽和,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增速放緩;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收入大幅下滑給集團帶來虧損。
目前世界各國紛紛制定燃油車淘汰機制和制定日益嚴厲的排放機制,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的過渡已成大勢所趨,世界汽車巨頭均開始了新能源布局之路。面對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先行一步的比亞迪能否在政策利好加持的基礎上,迅速扭轉頹勢,就成為一大看點。相信即使作為新手的董明珠也關心有加。
扣非凈利潤大幅下滑
據該公司最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為450.38億元,同比微增0.20%,相對于去年同期42.32%的營收同比增長幅度著實遜色不少。
與此同時,該公司在本期的營業成本卻同比增長了2.35%,其中研發投入費用同比增加49.72%,財務費用同比增加48.31%,銷售費用同比增加24.66%。再加上營業外收入同比去年61.85%的下滑,致使凈利潤由去年同期的30.09億元下降至26.50億元,降幅超過一成。
另一方面,少數股東損益卻同比增加111.23%,在凈利潤中占比由去年同期8.48%提升至20.43%,這直接導致比亞迪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僅實現17.23億元,同比下滑23.75%,相對于去年同期384.23%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可謂天壤之別。
另外,今年上半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高達6.12億,接近去年同期三倍,因此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自然更加糟糕,僅實現11.1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46.03%。
曾經,因獲得國際著名投資家巴菲特的青睞,比亞迪一夜成名。但是,凈利潤的大幅下滑致使巴神頗關注的這家公司的財務指標ROE從去年同期的7.14%下滑至3.33%,遠不及眾所周知的巴菲特對其投資企業ROE制定的及格線:15%。
汽車相關業務營收毛利率雙降
比亞迪的三大主營業務是汽車及相關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以及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2017年上半年,上述三大業務的營收分別為:231.89億元、182.35億元、36.13億元,占該公司的總收入比例分別為51.49%、40.49%和8.02%。
具體來看,占比最大汽車相關業務上半年營收和毛利率雙雙下滑,其中營收同比下降4.15%,在比亞迪總收入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3.82%下降至51.49%;該業務線的毛利率也從去年同期的29.31%下挫至26.62%。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2017上半年全國汽車銷量為1335.4萬輛,同比增長3.8%,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放緩。同時期比亞迪汽車總銷量21.77萬輛,同比下降10.09%,下降幅度超過行業水平。
對此,比亞迪集團董事長王傳福在出席中期業績發布會時解釋稱,2016年年底國家財政補貼退坡力度略大,短期內影響到了對價格非常敏感的消費者,進而對公司新能源汽車銷售造成影響。
根據國際經驗,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的持續、穩定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確實是個“燒錢”的過程,比亞迪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六個季度為負,今年上半年為-34.70億元,同比下降142.93%;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持續下滑,上半年為-69.39億元,同比下滑18.09%;而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一直保持大幅度增長,上半年為113.65億元,同比增長83.79%。
通常情況來講,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時,表明企業靠借債維持日常經營和生產規模的擴大,財務狀況很不穩定。目前的比亞迪早已走過了初創時期,如果一直靠融資來維持規模生產,確實為企業運行添加了幾分風險。
更大的麻煩還在其后。據悉,中國新能源(8.98 -0.77%,診股)汽車財政補貼政策在2020年后將完全退出,到時或得不到政府扶持的比亞迪口袋將更為緊張。
當年芒格向其老搭檔巴菲特推薦比亞迪時,贊美王傳福為“韋爾奇+愛迪生的混合體”。而強大的研發能力也一直是比亞迪的最強勁的核心競爭力。
老芒格的眼力當然不用置疑。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加總量為11198輛,蟬聯全球2017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榜榜首。
然而請注意,相較于大眾、豐田過往數年千萬量級奪得傳統汽車銷售冠軍,比亞迪十萬輛過于“渺小”。
問題是,當所有汽車巨頭開始關注并押注這條不起眼的“肉絲”時,慘烈的競爭即將開始。在9月12日舉行的2017德國法蘭克福車展中,大眾、福特、通用、本田、豐田、捷豹、路虎等傳統車企不約而同地公布了詳細明確的新能源車戰略規劃。
據悉,奔馳首席執行官Dieter Zetsche宣布,到2022年,奔馳旗下所有車型都只提供混合動力或純電動版本。寶馬也表明,到2025年寶馬將推出25款
電動車型。
董明珠或者還存野牛初闖瓷器店的莽撞興奮,而王傳福卻應當也感到某種涼意了。
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面臨市場飽和
還好,至少比亞迪的起家業務表現還算不錯。在比亞迪的營收構成中,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占比第二位,并由去年同期的36.85%增長至今年的40.49%。該項業務的營收和毛利率亦有一定增長,其中營收同比增長10.09%,毛利率也從去年同期的10.18%提升至14.27%。
得益于國內手機廠商對產品性能的持續改善,金屬部件在智能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市場對金屬部件的需求依然旺盛。
但也要小心了。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數據,2017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26億部,同比下降3.9%,占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94.8%,智能手機市場漸趨飽和。比亞迪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上半年營收增長相較去年同期44.23%的增幅,疲態盡顯。
現在,董明珠或許真有必要過海請王傳福飲一次茶,看看在這個新能源車的世界里該注意些什么了。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