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2015年9月份到2016年上半年的那輪新能源汽車板塊行情,眾多投資者一定會想起多氟多(002407.SZ)這家公司,彼時公司總市值從最低61億元暴增至298億元,漲幅近4倍。
回顧多氟多之前市值大幅上漲的過程,主要還是與其主營產品六氟磷酸鋰量價齊升,大幅推升公司業績有關。數據顯示,六氟磷酸鋰價格2015年1月價格為8萬元/噸,到了當年9月份上升至9萬元/噸,而在此后的3個月內,六氟磷酸鋰價格迅速提升至40萬元/噸。多氟多2015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兩個季度的凈利潤合計約3000萬元,占當年凈利潤的77%,六氟磷酸鋰的量價齊升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可見一斑。
而進入2016年,六氟磷酸鋰的產品價格盡管在年初回落至30萬元/噸,但全年僅有1月份和2月份低于36萬元/噸,其余月份均保持在36萬元/噸之上,受此影響,公司去年各季度業績全線暴漲,同比增速均在10倍以上。
但多氟多的業績在2017年迎來了180度大轉彎。
10月22日晚間,多氟多公布了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5.01億元,同比增長17.8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稱凈利潤)2.08億元,同比下滑45.02%,扣非后凈利潤1.76億元,同比下降57.16%。與過去兩年828.28%和1119.05%的凈利潤增速相比,多氟多今年的業績情況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究其原因,六氟磷酸鋰價格大幅下降成為主因。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
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自2017年3月開始,六氟磷酸鋰的價格出現“跳崖式”下降,從2017年3月份35萬元/噸跌至2017年9月份15萬元/噸,距最高價跌幅達64.3%。
誠然,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幅低于預期,產量和售量數據分別為21.2萬輛和19.5萬輛,同比增長幅度分別只有19.7%和14.4%,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鋰電池上游原材料供需狀況有一定影響,但是環顧上游原材料中的鋰礦、鈷以及鋰電銅箔等材料,可以發現相關公司業績均仍表現出增長態勢,如贛鋒鋰業(002460.SZ)、天齊鋰業(002466.SZ)、華友鈷業(603799.SH)及諾德股份(600110.SH)等。
或許六氟磷酸鋰行業自身的產能過剩才是影響產品價格的主要原因。
早在2015年底和2016年初,就有多氟多、天賜材料(002709.SZ)、必康股份(002411.SZ)、天際股份(002759.SZ)、石大勝華(03026.SH)、永太科技(002326.SZ)、比亞迪(002594.SZ)等開始規劃新增六氟磷酸鋰產能,這些產能大部分均于2017年上半年開始釋放。
目前包括宏源藥業(831265)、天津金牛和衢州杉杉(衢州杉杉由巨化股份(600160.SH)與杉杉股份(600884.SH)合資組建)等3家企業在內,合計有10家企業從事六氟磷酸鋰生產。
2016年中國六氟磷酸鋰產能16700噸,但供應缺口仍有2000噸左右,但隨著2017年各大鋰鹽廠商擴產完成,六氟磷酸鋰實際產能預計將達到30000噸,受此影響,高工鋰電分析師預計,六氟磷酸鋰供應將略大于需求,行業供需狀況將由供不應求轉向產能過剩。
實際上,從同一天發布三季報的必康股份的業績情況來看,其凈利潤同樣出現了下滑,下滑幅度為10%。盡管不如多氟多下滑的厲害,但這主要是由于必康股份營業收入的超六成部分來自醫藥產品,而且從公司此前中報公布的產品細分情況來看,六氟磷酸鋰營業收入僅為9642萬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2.96億元大幅下滑67.43%,而今年六氟磷酸鋰產品要想超越去年全年5.39億元的營業收入,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也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顯示,2017年1-9月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約8.9GWh,同比增長71%,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的逐漸明晰,行業回暖態勢越發明顯,未來行業需求的增長速度能否抵消六氟磷酸鋰新增產能帶來的影響尚無法確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從三季報披露的全年業績預告來看(凈利潤同比下滑20%-50%),多氟多全年業績下滑基本已成定局,而未來的業績將走向何處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