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A股迎來開門紅,新能源車再度強勢領漲。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股價不斷突破新高,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過250%,光伏龍頭隆基股份今年以來也上漲200%。
光伏、風電、新能源車的股價輪番上漲,頗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新能源產業賽道多,產業鏈分布長,大部分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該如何挑選賽道。近期,上海證券報記者就這一問題專訪了華泰證券研究所電力設備新能源首席研究員黃斌。
最看好哪個細分行業?
黃斌按照新能源領域行業的景氣度做了一個排名,依次是新能源車、光伏、風電。而在新能源車行業中,他更看好動力
電池這個細分領域。
黃斌表示,在衡量不同賽道的過程中,投資選取的指標很多,他會重點精選幾個重要指標,剔除失真指標。第一個指標是市場空間;第二是行業競爭格局;第三是技術壁壘。此外,在前三個指標的基礎上,他還會關注產品的價格彈性、公司盈利水平等指標。
黃斌認為,動力電池是一個未來5至10年甚至更長時間最值得關注的賽道。“動力電池是整個新能源車中價值含量最高的部分。其實,國內的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展現出自身的競爭力。行業邏輯上,動力電池主要通過技術進步推動成本下降,讓
電動車實現平價從而替代燃油車。一旦成本降低后,電池越來越便宜,將會激活儲能等更多應用場景。”黃斌進一步解釋。
光伏行業中,黃斌將大尺寸電池片的龍頭作為重點關注的子領域。他認為,未來兩到三年大尺寸是重要的趨勢,雖然大尺寸不涉及根本的技術變革,但對行業的影響不亞于異質結電池等新技術。
新能源行業透支了嗎?
當前一部分個股股價持續創出新高,估值高企,新能源行業的漲勢是否透支了市場預期?
黃斌認為,首先要理解股價的波動,并不完全由基本面決定。今年機構抱團細分行業龍頭的現象明顯,資金面驅動助推著股價抬升。其次,疫情影響了企業盈利的正常節奏,今年的估值是“失真”的。對于新能源電動車、光伏這種成長性行業,不僅僅要關注PE,更多的是看PEG,關注成長的增速能否在未來兩三年可預期的消化估值。
黃斌認為,隨著整個新能源行業競爭格局的穩定,這一行業已經有逐漸過渡到成長屬性的趨勢。“在我們去一線調研的過程中,從企業那里聽到很多關于滿產、訂單增長的情況。事實上,行業一旦具備成長的屬性后,市場可能就會愿意把估值的上限往上提高。”
“產業背景出身讓我在研究中更喜歡拿數據說話,而不是用一些干巴巴的文字。”黃斌表示,從事新能源行業研究工作的一大特點是,跟蹤數據的工作量很大,并且跟蹤的頻次非常高,必須不停修正預期來進行股價的匹配,尤其是業績表現公開后。
補貼退坡會有影響嗎?
政策補貼在新能源行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補貼退坡之后是否會影響行業發展呢?
黃斌認為,補貼政策對新能源行業初期很重要,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制造成本下降,政策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是在邊際遞減的。以新能源車為例,雖然補貼仍在影響老百姓的購車意愿,但權重下降了很多。對于光伏板塊來說,壓制估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政策的波動性。如果政策補貼的退坡是可預期的,有穩定的預期對市場來說倒是一件好事。
“技術迭代是市場愿意給出高估值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未來兩到三年有機會落地運用的技術。”黃斌表示,“光伏、電動車相對來說降本空間更大,風電相比之下通過技術升級降本的空間更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三個行業目前的估值差異。”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