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高速發展態勢,已經連續四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冠的寶座。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5.6萬輛,今年則有望達到160萬輛,2020年則將突破200萬輛,并實現保有量500萬輛的目標。
伴隨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動力
電池的使用量也逐年遞增,而最早一批電動汽車的動力
電池已經進入了退役期。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至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將達 20萬噸 (約25GWh);至2025年,累計退役量約為78萬噸 (約116GWh),這其中,可進行梯次利用的約為55萬噸,占總退役量70%。龐大的數量使得退役動力電池的回收成為當下不可忽視的問題。
對此,EV世紀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期間采訪了珠海中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章明,他認為目前我國動力電池回收的市場潛力巨大,但行業需要更加規范。
珠海中立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光華科技旗下全資子公司。在進入新能源材料領域之前,光華科技是一家以高性能電子化學品與高品質化學試劑產品為主導,集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憑借在電化品領域的技術積累,目前光華科技已經掌握“動力電池梯級利用-拆解分類利用-材料修復-有價金屬回收-材料制造”全生命周期價值鏈技術和工程化能力,成為首批符合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5家企業之一。
對于大量動力電池面臨退役,章明認為動力電池回收市場潛力巨大。目前,光華科技珠海中力新能源材料項目已經啟動,最終建成后預計年處理20萬噸退役動力電池,年產鋰電池材料5萬噸。
在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方面,珠海中力新能源會從電池組到電池構件建立多層級電池模型。以全時同步主動均衡技術充分發掘從電池組到電池模塊,再到電池單體的全部器件級功能資源,設計應用大柔性系統架構,應對多種目標系統的需求。結合重組技術和離散整合技術,實現電池器件級梯次利用,解決電池組內各單體電池之間的不均衡問題,延長電池組的使用壽命。梯次利用的動力電池除了儲能外,還會應用于部分使用要求不高的電動叉車、低速電動汽車等動力電池的配備上。
章明表示,梯次利用作為新興事物尚處于探索階段,目前市場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退役動力電池快速分選重組、性能評價、殘值評估等梯次利用技術在行業內儲備不足,而且由于目前退役動力蓄電池數量有限,梯次利用的規模效益優勢還不明顯,有待進一步提升。
對于不能繼續梯次利用的動力電池單體電芯,珠海中力新能源會進行進一步拆解。章明介紹,動力電池拆解前會將其中電量先全部釋放,而后通過無害化的機械和物理加工分離技術將其中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BMS、特種塑料殼體、五金件、極耳、銅箔、鋁箔、鋼殼、鋁殼、隔膜、鋁塑膜等部件進行分類產品回收。雖然我國目前動力電池種類較多,有方形、圓柱、軟包等,但拆解是一樣的。不過一些小型的作坊式回收企業由于工藝和技術不到位,機械化程度較低,在電池整體處理方面存在極大安全隱患,操作不當就會造成人員傷亡。
目前,動力電池主要分為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兩種。章明表示,磷酸鐵鋰電池由于所含貴金屬元素少,因此再生利用價值不高,但由于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等特點,適合于梯次利用。而三元鋰電池發展較晚,目前退役的動力電池屬于早期產品,工藝水準略低,不適合梯次利用。但三元電池含有鎳、鈷等我國稀缺金屬,再生利用價值較高。在有價金屬回收上,珠海中力新能源對于無法修復利用的正極粉末,通過自主開發的“多級串聯協同絡合萃取提純”等工程化技術,采用環境友好的處理方案實現鎳、鈷、錳等多種有價材料的回收。
章明介紹,現階段從整個行業來看,再生利用企業發展較快,而珠海中力新能源已具備了相對成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再生利用技術,形成了批量化再生處置能力。目前,珠海中力新能源已經在珠海富山、高欄港經濟區建設退役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項目,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人民幣,建成后具備年處理20萬噸退役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能力。
同時,公司已與南京金龍等車企和中國鐵塔等上下游企業展開合作,探索動力電池集中回收、綜合利用、無害化處理的管理機制和商業化運營模式,形成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構建穩定的回收體系,以推動退役動力鋰電池規范化、規模化、高質化利用。
章明強調,雖然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前景廣闊,但動力電池的回收還需要“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目前,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良莠不齊,還存在不少作坊式企業。很多中小回收企業機械化水準低,工藝和技術也很落后,如果動力電池經由這些企業進行回收不僅會造成污染,還存在安全隱患。
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已相繼出臺了針對動力電池回收的《管理暫行辦法》和《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等管理政策,明確了動力電池回收主體責任,按照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的原則開展動力蓄電池的綜合利用。章明希望國家能通過加強監管力度,使不規范企業逐步被淘汰,同時骨干企業得到發展壯大,避免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重蹈之前鉛酸電池回收的老問題。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