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鋰離子
電池已成為3C產品(computer、conmmunication以及Consumer Electronics)最常用能源器件,高容量、穩定的充放電性能足夠長的使用壽命一直都是工程師們對鋰離子
電池的追求,也是消費者對鋰離子電池的期待。而隔膜材料正是這些追求和期望的關鍵所在。
中國第一卷三層共擠干法單拉鋰離子電池隔膜 惠強新材產品圖
一、隔膜重要性
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質、隔膜、封裝材料等五部分組成。
隔膜在正負極之間起電子絕緣、提供理離子遷移微孔通道的作用,是保證電池體系安全、影響電池性能的關鍵材料。盡管隔膜不直接參與電極反應,但它影響電池動力學過程,決定著電池的充放電、循環壽命、倍率等性能。
近些年,科研人員和相關企業對隔膜材料的研發及產業技術的突破有著濃厚的興趣。根據中國科學院專利在線分析系統,以中文"鋰離子電池、隔膜"為關鍵詞,檢索到專利申請共2106項(截止2015年9月),其中授權專利占51.19%,有效專利共1078項。以中文"聚乙烯、隔膜"、"聚丙烯、隔膜"、"陶瓷、隔膜"、"改性、隔膜"為關鍵詞,檢索到專利申請分別有419、415、390、272項,授權率分別為44.4%、42.4%、32.0%、33.1%,有效專利分別為186、176、125、90項。經統計分析發現。
近年來在理電隔膜研發和技術領域的熱點詞匯是::高安全性、新材料、陶瓷、涂覆和提高潤濕性等。同時,最近十年,特別是最近五年,涉及埋電隔膜的專利申請呈加速上升趨勢。
二、鋰電隔膜的功能
隔膜在理離子電池中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給電池提供安全保障。隔膜材料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絕緣性,以防止正負極接觸短路或是被毛刺、顆粒、枝晶刺穿而出現的短路,因此,隔膜需要具有一定的拉伸、穿刺強度,不易撕裂,并在突發的高溫條件下基本保持尺寸的穩定,不會熔縮導致電池的大面積短路和熱失控。
二是給理離子電池提供實現充放電功能、倍率性能的微孔通道。因此,隔膜必須是具有較高孔隙率而且微孔分布均勻的薄膜。材料本身的特性和成膜后的孔隙特征制約著電池中鋰離子的遷移,體現在性能參數上就是離子電導率。
三、鋰電隔膜的影響要素
給電池提供安全保障是從隔膜制造材料的基本屬性體現的。安全性要求決定著隔膜必須具有出眾的絕緣性、機械強度、化學穩定性、電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因此,制造隔膜的材料只能從絕緣性好、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力學性能和易于加工的聚合物及其復合材料中選擇。
目前已商品化的主流材料是聚丙烯微孔膜和聚乙烯微孔膜,發展中的材料如無紡布陶瓷顆粒復合膜,研發中的材料如聚酰亞胺(PI)等。
電池的鋰離子導通功能是通過隔膜的構造和微孔結構特性實現的。對這一性能產生影響的還有一些材料本身的固有屬性。對鋰離子導通的要求決定了隔膜需要對電解液有良好的潤濕性,因為只有吸收并保留適量的電解液在隔膜孔隙結構中,才能實現理離子遷移和正常工作,避免電極極化的發生。隔膜的微結構,如孔徑及其分布、孔隙率、空氣透過(Gurley值)、尺寸穩定性等因素都與離子電導率相關,顯著影響電池的性能。
隨著業界對電池安全性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電池企業對隔膜安全性的要求與期望也持續提高,在某些特殊型號電池的應用中對隔膜材料受熱收縮比例的要求已經提高到180℃受熱60min后收縮小于2%,而國外一些電池企業甚至尋求可以在250~300"C溫區尺寸保持穩定的隔膜。
隔膜的厚度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當然是越薄越好。對于卷繞電池,隔膜厚度越薄,電池內阻越小,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間給電極材料,并且能減少極片卷繞過程中的錯位。但若只是一味強調厚度變薄,力學性能將受到影響,更容易被大顆粒、極片毛刺和枝晶刺穿,導致電池安全系數降低。而疊片電池的毛刺少,對厚度要求則不高。
隨著鋰離子電池材料體系、用途、容量、形狀的日趨多樣化,對隔膜性能及技術指標的要求也逐細化,生產企業對隔膜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可是,目前還沒有哪一種隔膜在所有技術參數方面都出色。
因此,在給電池選擇隔膜時應當有所側重,衡量要突出哪種性能,是安全性、功率性能還是循壽命?根據電池設計和應用領域不同,隔膜應用的種類也應有所不同。關于隔膜各項技術參數具體的分析己有相關報道。
(責任編輯: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