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nt Research日前發布車用鋰離子電池研究報告稱,2015年,全球車用鋰離子電池需求約7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8億元),而到2024年,預計將超過3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54.3億元)。未來10年,車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趨勢已毋庸置疑。在這樣的趨勢之下,所有制造商都在電池領域擴大投入,主要涉及技術與產能兩方面。不過,與國外企業相比,國內企業還應在產業熱潮面前保持冷靜,在忙于擴張產能的同時不要忽視技術投入。
兩件事看動力電池未來前景
對Navigant Research的預測結果,可能很多人并無太具體的概念。但是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兩件事,你大概就可以判斷出世界范圍內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前景。
在國內,大多數人對于電動汽車的未來仍然抱著懷疑的態度,多數人認為如果不是政策的因素,電動汽車限于當下的種種問題,是很難推動起來的一件事。可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短時間內,政策是不會退出電動汽車的發展進程的。全世界對環境治理的需求越來越高,即便環境優于中國的很多國家都在試圖通過政策干預,促進這個產業的發展,進而獲取環境的提升。這種政策驅動力絕不是短期內就會解除的,這個在歐洲的表現可能比國內還要顯著。
近日,有消息稱,根據歐盟“地平線2020”研發計劃,歐盟推出ALISE計劃—電動汽車(XEV)的先進鋰硫電池計劃。歐盟將投入760萬美元用于電動汽車鋰硫電池插件的研發。
可見,在歐洲,政府層面對于電動汽車的發展持非常積極的支持態度,并且他們很關心技術層面的進步。
而除了技術進步,接下來這個例子還會告訴你電動汽車的市場環境。
據悉,挪威正計劃進一步削減該國碳排放量,到2025年將排放量降低40%,并且已經做好相應計劃。
目前挪威發電97%依賴水力,已經沒有煤炭發電工廠需要關閉。而汽車作為該國碳排放三分之一的來源,將成為挪威降低排放量的關鍵著手點。所以在其新的減排計劃中,電動車推廣計劃被很明確地提出:2015年所有政府公用車輛使用電動車;2020年所有公共交通不再使用化石燃料;2022年所有出租車實現零排放;2025年該國銷售所有新車將實現零排放。
而為了實現這一的目標,挪威正不斷推出與之相應的優惠政策,這也使過去三年中挪威所銷售的新車中電動車的比例已經達到20%。
所以,動力電池正面臨著很多產業無法比擬的利好環境,而這不僅僅是在某一個國度,很可能會快速地在全世界范圍蔓延。
(責任編輯:admin)
商用無人機用新型鋰電池問世2017-01-20 16:55
|
如何防止鋰電池爆炸 斯坦福科學家出新招2017-01-17 17:35
|
分子滅火器能防電池爆炸2017-01-16 10:42
|
萬鋼:解決電動車里程問題不能只靠加電池2017-01-16 09:56
|
續航提高兩倍 韓國光科院研發新型鋰電池2017-01-13 15:26
|
石墨烯與3D打印如何顛覆鋰離子電池行業?2016-12-29 15:22
|
改進型“鋅離子電池” 電池性能大幅提升2016-12-07 10:48
|
新發現:新型太陽能電池/織物/滴電流2016-12-06 17:21
|
開新能源車 不要虐電池2016-08-08 14:41
|
電池開發進入納米時代2016-08-08 1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