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財政部官網發布《2012年度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擬支持項目名單》(簡稱《名單》),共有25個項目獲得政府獎勵資金,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電汽車、燃料
電池汽車和動力
電池項目。其中,整車項目占七成,動力電池項目占三成。
一位動力電池廠商代表透露,政府此次或將下放上百億元獎勵資金,重點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助推中國新能源汽車走上“快車道”。
有業內人士指出,所有申報項目將于2015年完成,項目資金分三年發放,完全是為了配合國家2012年7月公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簡稱《規劃》)。
《規劃》“激進” 政府重金助推
按照《規劃》,預計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產銷量要超過500萬輛。若按照2015年累計50萬輛的銷量測算,從今年開始到未來3年,平均每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都必須超過12萬輛才有可能實現目標。但以2011年不足1萬輛的銷量來看,要真正實現這個目標相當有難度,甚至有很多業內人士認為該目標過于“激進”。
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在觀望,動力電池企業陷入虧損常態的局面下,政府砸重金扶持等于給了行業一劑強心針。
2012年10月16日,財政部發布的《關于組織申報2012年度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的通知》(簡稱《項目通知》)指出,整車企業可聯合不超過2家電池、電機零部件配套企業,電池企業可聯合不超過2家正負極、隔膜材料和生產裝備企業共同申報。
根據《名單》,深圳地區的兩大汽車龍頭企業,深圳市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和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分別以純電動商用車項目和插電式乘用車項目入選。對于入圍車企將獲得多少獎勵資金,五洲龍該項目負責人于先生表示,“目前還不知情。”
記者了解到,五洲龍是以純電動大巴A10為基礎進行申報的,此次公司入選也是純電動商用車項目。由其牽頭的團隊,包括電池企業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電機企業上海大郡動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以及產學研的合作單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后續項目將在A10的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進。
于先生告訴記者,由于國家部門當初發布的公告指南上,沒有明確整車廠要申報哪種車型,導致大部分整車廠同時上報了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兩種車型,但后期專家組審核答辯的時候,則是根據公司的實力來選擇比較有優勢的一種車型來參加項目。
對于以混合動力技術見長的五洲龍為何此次獲批的是純電動商用車項目?于先生坦言,當初答辯的時候,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認為,五洲龍的混合動力技術做到現在的地步,進步空間可能不大,但是純
電動車技術提升空間還很大,所以此次五洲龍入選的是純電動商用車項目。
按《項目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車整車申報項目,到2015年以前,純電動商用車最高車速不低于80公里/小時;在純電驅動模式下續駛里程不低于50公里。動力電池申報項目,到2015年以前,形成5億安時動力電池年生產能力,隔膜產品和制造裝備批量化應用。動力電池產品必須通過國家強制性檢測,2015年電池單體的能量密度達到180Wh/kg以上(模塊能量密度達到150Wh/kg以上),成本低于2元/Wh,循環壽命超過2000次或日歷壽命達到10年。
五洲龍12月7日下午開會討論了技術指標,于先生認為,車速和續航里程的指標還是比較容易達到的,但是有幾項還是很難達到,包括電機、電池和整車都有一些難度。但具體是在哪塊有難度,他并未詳述。
深圳市另一汽車巨頭比亞迪,此次入選的是新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秦)技術開發項目,一位參與項目競選的整車企業代表告訴記者,其實比亞迪動力電池項目也參與了競選,但是落敗了,此次入選整車項目的申報公司,應該是負責入選項目車型“秦”的西安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
扶植龍頭企業
“這次項目支持資金的發放主要是從培養龍頭企業的角度出發的。”一位參與該項目競選的動力電池企業負責人表示。
根據《規劃》,國家將加快培育和發展一批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力爭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百億瓦時、具有關鍵材料研發生產能力的龍頭企業,并在正負極、隔膜、電解液等關鍵材料領域分別形成2~3家骨干生產企業。
記者了解到,2012年11月21日,所有參與項目申報的企業團隊在北京進行了第二次專家組評審會答辯,每個項目組的答辯時間共20分鐘,包括企業陳述5分鐘,專家組質詢15分鐘。
據非官方消息,以動力電池項目入選的深圳市比克電池有限公司、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寧德時代新能源鋰離子、山東神工海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威能環保電源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一共可獲得政府獎勵資金20億元,這20億元將按企業資質分配,分三年發放。深圳市善營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關敬黨表示,善營參與的項目是由萬向牽頭的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開發項目,而萬向憑借該項目將分得政府獎勵資金1.5億元。
按照《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實施方案啟動后撥付40%,中期評估通過后再撥付50%,完成實施方案并通過驗收后再撥付剩余10%獎金。對進度較慢的項目,將視情況緩撥或停撥獎勵資金;對未達到預計目標的項目,則將相應扣減獎勵資金。如果項目進展順利,那么1.5億元的資金,企業前期可拿到6000萬元,中期評估后可拿到7500萬元,項目驗收后可拿到1500萬元。
另一入選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的設備合作公司為東莞市駿泰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張倫告訴記者,時代新能源也將分得1.5億元政府獎金。
記者了解到,雖然寧德時代新能源是2012年下半年由當地風投進入而剛剛成立的,但其技術來源卻為業內赫赫有名的日資企業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ATL”),目前該公司已與寶馬合作研發純電動汽車,并為其專門新上了一條全自動生產線。且據ATL內部員工透露,ATL已在寧德規劃好上千畝用地,其東莞總部即將搬遷至此,今后寧德時代新能源將承擔ATL的全部技術研發工作,而東莞舊址將變成純工廠。
不管怎樣,寧德時代新能源終是掛上了中國民營企業的牌子。
最后,借用一位名記的話,希望新能源汽車不會變成一個自上而下的計劃工程,變成一個只有“國家隊” 和“異種”選手的專場。 (責任編輯: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