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的學生團隊近期在中國亮相了由他們研發的新型太陽能家用電動車Stella Lux,這款在外形上讓人“腦洞大開”的電動車完全由太陽能驅動。外延式車頂上布滿了太陽能電池板,它由381塊單晶硅電池組合而成,總表面積達到 5.84平方米,額定輸出功率可達1.4kw;此外,Stella Lux身上還搭載有一組重60kg、容量為15.2kwh的蓄電池。
為降低整車能耗,Stella Lux車身采用了碳纖維和鋁之類的輕量化材料,使得其重量僅為375kg。另外,車輛下部設置了一道降低空氣阻力的通道,Stella Lux使用的特殊的低摩擦輪胎可以使得其滾動阻力系數為傳統輪胎的1/4。
得益于超輕車身和出色的空氣動力學設計,Stella Lux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26千米/小時,在蓄電池滿電并加上太陽能電池的情況下,最大續航里程可以達到1000km。據介紹,這款車在歐洲完全可以使用M1牌照合法行駛。
雖然Stella Lux被認為是完全無污染的零排放汽車,但上述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的學生團隊并不僅僅將它定位為一輛清潔能源汽車,它同時也是一輛智能汽車,駕駛員與車輛的互動亦即人車互動也是這個團隊關注的焦點。
各大通信技術服務商均將Stella Lux看做了探索汽車智能化的“試驗田”,在Stella Lux身上集成了包括恩智浦、IBM、愛立信等多家公司的智能車載互聯技術,使其成為目前最“聰明”的汽車之一。Stella Lux具有智能鑰匙和無線充電功能,可通過車主的智能手機對車輛進行解鎖,車主上車后,智能充電板可以無線為手機充電。
由愛立信提供的基于互聯交通云的太陽能導航系統內置應用,可通過精準的天氣預報和實時路況信息,建議最佳行駛路線,并通過同步用戶行程安排,判斷車輛是否需要充電。此外,該系統還能夠在當天行駛結束后顯示剩余能源,以便提供給家用電器繼續使用。
恩智浦半導體則為Stella Lux提供了整套V2X(車對車以及車對基礎設施)互聯汽車解決方案,基于V2X技術可實現車對車、車對交通基礎設施的無線通信,讓車輛能夠交換位置、速 度和方向等數據。與此同時,V2X技術還能針對駕駛盲區和交通堵塞或交通信號燈發出警示,為駕駛者提供及時的交通預警,包括危險路況、突發擁堵、交通搶險 或道路作業工地等交通信息,以便駕駛者調整速度和優化駕駛操作,減少交通堵塞,提升道路安全性。
雖然從目前來看,受制于能源儲存設備、太陽能電池以及輕質材料的使用,Stella Lux還尚不能以經濟實惠的價格進行量產,但其上一代車型Stella已在歐洲通過了公路實驗,其制造所需材料和零部件都可直接從市場采購,將有望在未來5-10年內投入量產。
不僅如此,運用于Stella Lux上的無線充電、智能鑰匙以及V2X技術方案都有望逐步在現有的汽車身上得到實現。早在2014年,恩智浦就宣布向知名的汽車零部件商德爾福提供 V2X芯片,實現芯片量產,并將于2016年正式應用于通用汽車并投放市場。通用曾表示將在2017款凱迪拉克CTS車型上配備“V2V”這一車載通訊技術。
目前,美國已出臺相關法規,對銷售的新車提出必須加裝V2X模塊的要求,無論是本土生產的車輛,還是進口車輛都必須執行。歐洲方面,2016“歐洲走 廊”計劃中,提出在沿途的基礎設施上加載V2X模塊,以實現車輛與基礎設施間的信息交互; 韓國計劃2017年部署V2X模塊;新加坡計劃2018年部署。伴隨著各國的積極部署,V2X技術走向成熟,車聯網時代也將來臨。
在中國,V2X技術的應用也將成為趨勢。工信部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明確提出“在智能化方面,到2020年,實現車與車、車與設施之間信息化;到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實現區域試點。”
在此背景下,今年10月,上海市政府推出了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項目,該項目由同濟大 學牽頭,恩智浦V2X(車對車及車對基礎設施)技術將作為核心技術方案在項目中進行本地化應用。將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上海汽車博覽公園、部分市政道路和 汽車城核心區進行示范運行,在未來三年內,該項目計劃投入無人駕駛示范車輛達到2000輛以上,其中400輛以上安裝短距離通信設備、北斗高精度定位設 備,可以記錄路況信息、車輛運行狀況等,能夠實現信息提示、安全預警與控制、綠色節能等智能網聯化應用。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