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離6月1日還有幾天,但有車主反映,這幾天開著純電動汽車上街,已經可以享受不限行的優待了,交警對此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最郁悶的是買了普銳斯的車主們,油電混合車明明屬于新能源汽車的范疇,為何在上海可以享受不限行的政策,在北京卻被拒之門外了呢?具體原因,下篇文章將詳細闡述。
今天重點說說筆者對純電動汽車的最大擔憂——廢舊電池怎么辦?如果說霧霾讓北京的空氣有毒的話,那沒有強制回收的廢舊電池,被車主隨意丟棄后,將對北京的土壤、水質帶來嚴重的危害。那時,政府部門治理大氣的美好初衷,也將演變成“以毒攻毒”的失敗案例。
一塊電動車的廢舊電池會污染500畝土地
說起廢舊電池,筆者就想起了前些年轟轟烈烈的電池回收。當時,商場門前都會放一個小箱子,人們用過的廢舊電池都集中放在小箱子里。至于此后如何來處理,沒多少人知道,也沒多少人去關心。
在一次采訪中,筆者來到北京環衛集團,具體地址記不清了,記得很清楚的是,那里有好幾個大的集裝箱,里面放著從全市回收來的廢舊電池。由于沒法處理,只能這樣擱著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不知那些廢舊電池是否已經得到妥善處理了。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說,一塊20克的手機電池,可污染3個標準游泳池容積的水,若廢棄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的土地污染50年左右。
一塊電動車的廢舊電池,會污染近500畝土地。當電動車的電池只能充70%的電力時,說明電池已經走到了生命的后半程,不能給車輛提供充足的動力,就得更換。目前98%的電動車使用鉛酸電池。這些電池壽命多則3年左右,有的則不足兩年。
隨著電動車的日益普及,廢舊電池只會越來越多,如果不處理好,將引發嚴重的生態災難。
處理廢舊電池的三種方案
如何處理廢舊電池,這個問題也困擾著歐美等發達國家,包括小日本。近日,美國國家交通研究聯盟發表了一篇文章,給出了三種可行的方案。
1、維修制造:替換電池上的損壞零件,重新制造電池并裝配給電動汽車。
2、轉變用途:改變電池調校,將其裝配給非車用的靜態儲能裝置。
3、分解處理:分解提取電池中的貴重金屬、化學材料和其他副產品,并在原材料市場出售或重新投入車用電池的生產。
豐田公司在廢舊電池處理方面的做法還是值得借鑒的,他們采取的是上述方案的第二種。此前,他們已經把凱美瑞混合動力汽車的舊電池,安裝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5棟建筑內,負責給這些建筑提供電力。因為與電動車不一樣,建筑物所需的電力是不需要超高密度蓄電的。因此,從電動車上淘汰下來的廢舊電池足夠勝任,由此將電池的壽命又延長了一倍。
我國的廢舊電池處理技術也相當不錯。國內首條汽車動力電池系統梯次利用及回收示范線已開始運行,實現了動力電池利用效率最大化及環保回收,為電動汽車的廢舊電池“謀出路”。
問題的核心在于嚴管
有技術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其中的關鍵在于管理。2003年,我國就出臺了關于電動車廢舊電瓶的管理規定,但是,并沒有指定由哪一個職能部門來負責此事。因此,好好的政策成卻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由于缺乏監管,再加上回收成本高,一些生產廠家只熱衷于銷售電動車,卻懶得去回收廢舊電池,進而形成了惡性循環。對于車主來說,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所以,筆者認為,想要處理好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問題,須做好以下四點:
第一、要有具體的政府部門來負責督辦此事,加強廢舊電池的回收監管。
第二、每一輛電動車在生產環節,必須給每一塊電池打上惟一的編號。這些編號都由政府部門統一管理。廢舊電池回收后,統一核對編號,然后再銷號。這樣就能知道哪個廠家有多少廢舊電池沒有回收。
第三、對沒有回收處理廢舊電池的生產廠家,必須予以重罰,甚至取消生產資格。
第四、對回收廢舊電池給予一定的補助,既補給生產廠家,也補給車主個人。
(責任編輯:admin)
電動汽車鋰電池五大正極材料性能對比2015-08-07 08:11
|
電動汽車充電指南:快充慢充有講究2015-06-04 09:15
|
電動汽車續航保障:鋰電池混合燃料電池?2015-06-03 10: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