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9日,在約464個汽車相關的國際知名廠商的見證及參與下,2016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會(簡稱“CE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盛大開幕。作為中國首個參展車企的北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北汽新能源”)隆重亮相CES,并于1月8日舉行了第三個海外研發中心——美國底特律研發中心的揭牌儀式,揭開了全球化戰略布局的重要篇章。在近464個汽車相關的國際知名廠商的“同臺競技”下,中國新能源汽車領軍品牌北汽新能源亦“盛裝出席”,憑借智能網聯品牌i-Link“技”驚四座,更以第三個海外研發中心——美國底特律研發中心的揭牌拉開了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篇章,助力打造汽車生態圈。
No.1豐富且優質的純電汽車產品線
拋開市面上在售的混合動力車型和主打高端豪華市場的特斯拉Model S等暫且不談,國內純電動汽車最具代表性的車企主要有北汽新能源、比亞迪、奇瑞、眾泰等,與其他兄弟企業略顯單一的純電車系相比北汽新能源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涵蓋從A0級、A級、B級到實用型的全面覆蓋,是E150EV、EV160、EV200、 ES210、威旺307EV等主力車型的快速迭代升級,還有在電池系統、驅動系統、智能系統、輕量化等技術領域達到的國際先進水平。
豐富的產品線,超越同級的舒適性配置,合理的售價區間,無一不是吸引廣大消費者的主要因素,也正是因為如此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北汽新能源在位于北京大興的采育廠區舉行了“收官‘十二五’,創領新未來——北汽新能源2015年第20000輛汽車下線暨200輛換電出租車交付儀式”,宣告2015年產銷任務達成。北汽新能源2萬輛產銷目標的達成,使其銷量占據了全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24%,并取得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全球單品牌第四的成績。
在2014年年底,北汽新能源交出的成績單是5510臺。2015年初,北汽給自己定下了2萬輛的目標。10月21日,在2015年僅剩72天的時候,北汽新能源召開誓師大會,通報前三季度銷售1.1萬輛業績的同時再次強調2萬輛年度產銷目標。2萬輛,這個數字不算多,尤其是對于千萬級的中國整車市場而言。但是,如果在2萬輛前面加上一個“純電動車”,那么這個成績就是全國第一,全球第四,在純電動清潔能源車型銷量上一枝獨秀,讓競爭對手難以望其項背。
No.2 技術儲備及資源優勢
與不少同時做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的車企不同,北汽新能源只做純電動車。依托底特律獨特的技術及資源優勢,北汽新能源將通過整合電池、電機、整車開發和設計領域的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價值鏈資源,真正實現以用戶為中心,并通過加緊布局,整合資源,聚合高端人才計劃,2020年在海外實現國際主要區域的銷售。在吸收引進當地優質研發資源和人才、進行關鍵與核心技術的開發過程中,北汽新能源自身的研發能力、科技實力和人才競爭力也將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對于北汽新能源未來產品的整車控制技術提升、互聯網和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及技術實力保障。
事實上,屢次進軍海外并非率性而為,這離不開北汽新能源整合全球優質資源的獨特戰略。僅以它進軍硅谷為例,北汽新能源就非單槍匹馬,而是與動力電池和車聯網領域的領先企業一起,合力打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第一個海外研發中心。其中,國軒高科將憑借其在電池材料、電芯技術和電池管理方面的成就,協助北汽新能源實現電動汽車整個產業鏈上的資源整合;而華東汽電則將利用自身在汽車電子零部件、車聯網和智能駕駛等領域的前瞻技術,助力北汽新能源提升整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水平。
正是基于整合海外優質技術資源,北汽新能源不斷加快和世界級新能源公司的的技術合作,從而積極打造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價值鏈。就拿硅谷研發中心來說,它為北汽新能源技術研發奠定了基礎,加之新近的底特律研發中心,將是北汽新能源和中國汽車產業從大變強、積極進入國際市場、融入全球產業格局的良好契機,將有助于實現北汽新能源“全球化”戰略目標中“研發陣地的全球化”和“最佳零部件與合作伙伴的全球化”目標,進而為北汽新能源的“市場與服務的全球化”布局提供技術保障。
No.3互聯網+的智能車聯網生態
車有了,樁有了,先進的電池組和電池管理技術也有了,還能再來點兒什么驚喜?互聯網+時代?近日獲悉,北汽新能源攜全新i-link智能網聯系統(美國版)參加本屆CES,自此i-link智能網聯開啟了助力北汽新能源汽車生態布局之途。
北汽新能源的i-link智能網聯品牌是國內首家將4G通訊技術應用于車載車聯網系統與大數據云平臺交互,擁有國內首款采用自然語音識別技術的信息娛樂系統以及國內首款一體化超大尺寸座艙信息顯示模塊,針對新能源汽車量身打造了綠色信息化行車電腦顯示系統以及搭載手機無線充電設備,并能同時實現電動汽車遠程查詢、檢測、控制、預警等功能。
“i-link智能網聯”打破傳統車聯網的模式和思維,通過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intelligent),車與車、車與人的交互化(interactive)和提升車輛使用環節的便捷(immediate),最終開創智能互聯的用車新體驗。
北汽新能源“i-link智能網聯品牌”采用“三步走”方式。2015年到2016年是i-link1.0階段,將在重點上市車型中實現人、車、機、樁互聯和車車互聯,以及整車電子化控制和影視娛樂內容生態功能。2017年到2020年為i-link2.0時期,屆時北汽新能源旗下主力車型將實現綠色出行、物聯社交、半自動駕駛,并融入內容及O2O服務。到2025年,也就是i-link3.0階段,北汽新能源旗下全系車型將標配以高度自動駕駛為核心,實現智能能源、智能硬件、O2O服務、入口及內容和綠色智慧出行之間的無縫鏈接,打造生活+智能全生態網聯平臺。
No.4衛藍眾享,依靠聯盟的力量解決用戶最關心的問題
生態圈的布局絕非易事,單靠北汽新能源自己的話,難度可想而知,而布局新能源生態道路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廣泛且便捷的充電網絡,充電是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關鍵命脈,去年電動汽車市場有大量的用戶抱怨,都集中在續航里程、充電、價格。對此,北汽新能源一方面引入了具有全球最佳高能量比,與韓國合資生產的電池,全面的提高了35%的續航里程。同時,重點與社會的共同資源來解決充電和資金的問題,北汽新能源與政府、國家電網、社會資本,還有一些其它的車企共同聯合,成立了多樣化的充電服務解決方案。在2015年6月5日的“衛藍眾享A+計劃”活動上,北汽新能源正式啟動充電場樁聯盟,通過“你出場地我建樁”的利益模式,已完成對商城、居民小區、科技園區、賓館酒店和寫字樓等不同類型物業的廣泛覆蓋。未來,充電設施將變成公共場所的增值服務,成為場地方增加客流量的有效方式,最終實現車主、車企和場地方的三方共贏。
充電場樁聯盟的成立,解決了新能源汽車目前最大的使用憂慮——充電問題,純電動汽車的優勢瞬時被放大。以北汽新能源EV200為例,每公里花費不足1毛錢,對比傳統汽車租賃行業來說成本優勢十分明顯。正是基于此,分時租賃聯盟的成立勢在必行。隨著分時租賃聯盟的成立,各聯盟成員之間通過場地、信息共享,由同一平臺管理,整合資源,憑借其低廉的使用成本,使用戶更愿意租賃新能源汽車,這就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增加了新途徑。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