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到了2015年新能源汽車會火,但是沒有猜到會那么那么火。年末將至,電動客車,產量爆發趨勢愈演愈烈,又上演了一場2015 “大躍進”。
今年1-11月,國內純電動客車的累計產量達到6.8萬輛,同比增長966%,比去年同期凈增長6.2萬輛,預計全年能達到7.5萬輛以上(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27.92萬輛)。
目前,已有90家企業進入新能源客車領域,新能源客車代替傳統客車真是勢不可擋。宇通和中通一直居于前兩名,地位穩如泰山。
宇通前11月熱銷1.8萬輛新能源客車
客車龍頭老大宇通客車,有了新能源客車的助推,今年更是一騎絕塵。1-11月宇通節能與新能源客車銷售總量達到17965輛的規模,其中,大中型節能與新能源城市公交客車銷量為9014輛,同比大漲130%。而今年1-11個月客車行業大中型新能源城市公交客車的總量為33302輛,宇通一家占比高達27.1%,行業第一的位置沒有人能動搖。
中通純電動客車產銷量飆升 穩居第二
2014年,中通純電動客車的產量只有100多輛。在2015年前三季度,中通純電動客車生產3941輛,同比增長31倍,排名行業第二;1-11月,其產量達到6718輛,同比增長4234%,市場份額9.8%,排名仍在第二,僅次于宇通。
南京金龍后來居上 有望沖刺第二名
南京金龍1-11月累計產量6164輛,排名第三名,市場份額為9.0%,跟中通客車的差距僅500多輛。
南京金龍去年全年的純電動客車產量比宇通客車還略高,由于2015年政策刺激競爭加劇,導致南京金龍純電動客車在上半年跌落至第5名,下半年這后來居上的架勢,年底或可能壓過中通客車沖擊第2名。
靠政府補貼能否持續?
新能源客車好像突然就火了,功勞自然是政府的“指揮棒”。
話說,政府動輒幾十萬的補貼、車輛購置稅減免、不限行等福利什么的,還有雖然還沒有真正實施但一再被提起的免停車費、過路費等利好政策一再刺激。
交通運輸部此前發布的《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領域的總量達到30萬輛,同時城市物流配送車運營權也將優先授予新能源汽車,城市公交車、出租汽車運營權優先授予新能源汽車。
2015年10月,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到2020年將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意見》一出,新能源汽車自然又是高潮了,新能源客車產銷量跟著“井噴”。
新能源客車突然爆發,難倒是漫長的停滯不前的寒冬已過,即將迎來暖春遍地花開嗎?
先來看看2016年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等客車推廣應用補助標準:
2015年時,10米及以上純電動客車就可獲得國家補貼50萬元。對續航里程等其他條件都沒有要求。
2016年,要想獲得最高的50萬元國家補貼,除了滿足10米及以上純電動客車這個條件,還要滿足以下2點:一是續航里程達到250公里及以上,二是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小于0.25Wh/km?kg。
意思就是說,2016年車企想要拿到和2015年一樣的高補貼,就要在“行駛里程、單位載質量能耗”上“拼實力”。那么研發實力不強、技術含量不高的車企,想要在2015年一樣“混混”國家補貼將困難重重。新能源客車也將迎來實力大比拼的“強強對決”局面。
那么,在即將結束的2015年,新能源客車爆發性增長的“大躍進”,似乎不是暖春將至,而是趕在2016年國家補貼變得更嚴格之前,突擊生產所致。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