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動力電池約占純電動汽車成本的近50%,新能源車產銷放量帶來動力電池需求的急速攀升,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上市公司紛紛加碼動力電池。2015年才成立儲能和動力電池市場部,欲轉型做動力電池的億緯鋰能,近期動作頻頻:11月12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以21.94元/股發行2734.73萬股,完成募資近6億元,加碼儲能和動力鋰電池。11月18日晚間,億緯鋰能宣布出資3000萬與華泰汽車合資1億設立天津華泰億緯電源有限公司,生產、銷售電池組和電池組管理系統。
重點發展動力電池規劃年產能4GWh
“這6個億只用在儲能和動力電池業務上,一部分用于湖北荊門工廠,主要做方形鋁殼的磷酸鐵鋰電池項目;一部分主要投在惠州工廠,主要做三元材料的鋰電池項目,目前日產30萬只的生產線正在安裝調試,預計11月底完成調試,2015年12月份就有產品投入市場,從2016年1月起將逐步達產。”億緯鋰能鋰動力電池事業部副總經理黃紅良博士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在未來兩年規劃中,湖北荊門磷酸鐵鋰電池和廣東惠州三元鋰電池項目的年產能合計將達4GWh。磷酸鐵鋰電池2015年底會達到5000只/日,大概是0.7GWh的年產能,后續會提高到15000只/日的產能,年產能約2GWh;三元鋰電池后續規劃會到達90萬只,即約2GWh年產能。黃紅良博士對中國電池網表示,上述兩個項目在2016年會為億緯鋰能新增超過7億元的營收,這將成為億緯鋰能的新利潤增長點。
億緯鋰能2009年上市后募集了3億元投資鋰離子電池,當時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電子煙、高端數碼類電池,一個是儲能和動力電池。“電子煙出口國外比較多,現在把電子煙納入到管理范圍之后,發展受限,很難出現爆發式增長,但我們對電子煙市場的估計還是樂觀的,未來電子煙業務還是會穩定持續增長。鋰原電池也還是有增長空間的,億緯鋰能2017年的目標銷售額是做到50億元,2019年是100億元,由于市場容量較小,單純靠鋰原電池,很難完成銷售目標,需要動力和儲能這塊大市場去拉動。”黃紅良博士表示,億緯鋰能儲能電池和動力電池業務剛開始是自給自足,真正想把這一塊做大是在2014年底,做2015年規劃的時候,才專門成立儲能和動力市場部。億緯鋰能動力電池應用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條是給PACK廠供應電池和標準模組,一條是給整車廠做配套,目前與華泰汽車、南京金龍等有密切合作,“跟眾泰汽車也在談,還在給陜汽供樣品,到明年整車廠客戶會比較多,會有突破性進展”。
“你們也看到,2015年中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上并沒有億緯鋰能,我們希望在2016年第4屆鋰電‘達沃斯’論壇召開的時候,億緯鋰能擠進前十的競爭力品牌榜單,未來四五年內希望進入全國前三。”黃紅良博士表示。
搶占市場份額磷酸鐵鋰與三元路線并行
關于鋰電池的技術路線,億緯鋰能有很明確的路線規劃:磷酸鐵鋰與三元材料路線并行。黃紅良博士解釋說,“湖北荊門就做磷酸鐵鋰電池,公交車、大巴車等用磷酸鐵鋰電池,因為公交車載人多,安全性要求高,而在惠州工廠就走三元路線,因為它的比能量高,且成本比較低,在一些低成本的地方,或者要求體積比能量和重量比能量要求比較高的地方,通常會選擇三元材料。我在第3屆中國(武漢)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做主題報告時提過,2014年,中國電池行業技術路線以方形鋁殼+磷酸鐵鋰為主。2015年開始,方形鋁殼+磷酸鐵鋰和18650+三元并行方式。目前國內三元電芯應用以18650為主;未來2-3年,隨著pack技術、散熱技術的成熟,三元電芯應用以方形金屬殼為主。我個人認為,三元材料不會取代磷酸鐵鋰,因為他們有不同的適用領域。正如鉛酸電池發展了一百多年,有自身的優勢,不會輕易被鋰電池替代一樣。”
在黃紅良博士看來,磷酸鐵鋰的技術比較成熟,在儲能電池方面的應用前景很大,未來到底走哪條路,還需市場來驗證,不能急于下結論。
當被問起——“目前中國動力電池瘋狂擴張,是否會引起產能過剩?億緯鋰能2015年才開始布局動力電池,是否有點晚了?”等問題時,黃紅良博士表示,磷酸鐵鋰電池產能過剩的可能性會大一點,中國的三元電池市場在2014年才開始發展,2016年億緯鋰能三元鋰電池推向市場,其實跟其他公司的水平相差不大,另外,億緯鋰能三元材料的電池生產設備全是從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進口,采用全自動化,線上看不到一個工人,在這個方面,設備先進,起點比較高,在2016年會有很好的競爭優勢。另外,很多公司雖然推出了擴產增產計劃,但實際上會不會有相應的產能,是需要考證的。
電池的投資,設備的安裝,生產線的調試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急不來,不能蘿卜快了不洗泥,產能也是慢慢釋放的,這個行業需要以質量和品質作為基礎。黃紅良博士預計,三元鋰電池在2017年會達到供需平衡,2016年從目前預期來看是供不應求的。2015年億緯鋰能的產能并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為此,11月2日,億緯鋰能與三星SDI簽訂了《合作協議書》,計劃從三星SDI采購電芯,預計電池芯采購量為2016年全年需求3000萬只電芯,全部用在動力鋰電池。“采購三星產品主要目的在于,當公司三元鋰電池產能不足時可用三星的電芯來彌補,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搶占市場份額。”黃紅良博士說。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