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聯盟網訊 10月31日,金瑞科技披露三季報 ,受下游鋼鐵行業持續低迷拖累,公司電解錳產品業務也受到影響,從而導致盈利也受到一些影響。
盡管業績有所下滑,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金瑞科技管理層有顆對股東負責的心,順應市場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公司業務,籌謀未來發展,以獲得更高投資回報。
10月23日,金瑞科技也宣布旗下子公司貴州松桃金瑞錳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松桃金瑞”)從11月其停產減少虧損,以促進行業情況好轉,并對股東負責。
暫停受行業影響的虧損業務運營,正是金瑞科技著眼于未來的布局。在目前下游鋼鐵業持續低迷之下,減少電解錳供應,而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利好政策不斷的良好機遇之下,發力新能源電池材料業務,增長潛力巨大。
停產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資料顯示,金瑞科技是長沙礦冶院控股的科技型企業,實際控制人為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五礦”)。金瑞科技早在2001年就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009年長沙礦冶研究院整體并入中國五礦,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旗下成員。
隨后,金瑞科技依托中國五礦集團和長沙礦冶研究院雄厚的實力,充分發揮自身在新材料領域擁有的科研成果和技術開發優勢,并利用已開辟的證券市場直接融資渠道,現已發展成擁有2家直屬企業和10家控股子公司且總資產規模過25億元的高科技企業。
通過幾年的業務規劃與剝離,金瑞科技現在的主要業務為錳材料和電池材料。其中,錳業務為公司的傳統業務,目前金瑞科技擁有白石溪、黃塘坪、桃江錳礦3個采礦權,總儲量達到1100萬噸以上,同時公司擁有公司電解錳總產能已達6萬噸。2014年金瑞科技電解錳產量創歷史新高,產量為5.4萬噸,產能利用率為89.2%,同比增長18.1%,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不過,由于電解錳的下游主要消費領域在鋼鐵行業,現在整個鋼鐵市場仍然處于調結構的過程中,行業的持續低迷直接影響了錳價,公司的錳業務利潤也受到影響。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數據 ,今年1~8月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萬億元,同比下降18.3%;實現利潤總額為虧損180.32億元,而主營業務虧損436.58億元;46戶虧損企業總計虧損357.55億元,同比增長達到273.93%。
在下游鋼鐵行業持續低迷之下,電解錳銷售價格尤其第三季度也出現大幅下降,金瑞科技電解錳產品與成本已經出現倒掛,為了避免進一步虧損,金瑞科技決定旗下子公司松桃金瑞自11月起對電解錳生產實現全面停產,待市場好轉再擇機恢復生產。
今年前三季度,金瑞科技營業收入為10.13億元,同比增長5%,凈利潤則有所下滑。主要是受到鋼鐵行業低迷影響,導致國內電解錳價格今年以來持續低迷,使得公司的電解錳業務板塊盈利增長受到了拖累。
不過,據記者了解,金瑞科技已經在順應形勢,籌謀未來業務良好發展。
今年10月中旬,由于下游需求低迷,為了減少市場供應,緩解供需矛盾,六大稀土集團紛紛進行限產保價,以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實際上,限產、停產減少市場供應,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不僅僅是稀土行業企業如此,金瑞科技宣布旗下子公司松桃金瑞停產也是同樣的道理。
“電解錳下游的鋼鐵行業不景氣,繼續電解錳生產也是虧損的,停產既可以減少市場供應,緩解供應矛盾,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又可以減少損失,對行業健康發展負責,對股東負責。”一位業內人士對筆者表示。
產業政策利好不斷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來形容金瑞科技當下的業務發展情況再恰當不過。
金瑞科技盡管電解錳業務受到鋼鐵行業低迷拖累影響,但是其近年來重點發展的電池材料業務,卻因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利好不斷而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近期,新能源汽車行業利好政策跌出,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也迎來政策東風。
早在9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決定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完善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支持動力電池,燃料電池研發,盡快解除各地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的限購限行政策。
10月25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網站發布通告稱,從即日起新能源汽車指標不進行搖號,直接向所有通過資格審核的申請人配置。這意味著這,繼10月13日深圳宣布申請電動汽車單位可以不用搖號直接上牌后的全國第二個開放新能源汽車指標限購的城市。此外,10月23日,上海也恢復了之前對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政策。
10月22日,全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進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了重要批示。李克強總理指出,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的緊迫任務,針對產業發展的“瓶頸”和“短板”,著力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制約、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落實和完善扶持政策、優化配套環境。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背景下,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將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北京、深圳和上海等地的放開將直接利好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有助于在全國消費者心中形成示范效應,全國性取消新能源汽車的限行限購有望快速實現,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將進一步帶動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發展。
中汽協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12萬輛。2015年1~9月新能源車累計生產14.42萬輛,銷售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倍和2.3倍。
新能源電池業務潛力巨大
實際上,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也給相關新能源汽車配套的電池產業帶來無限商機。
“國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扶持力度將逐步加大,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行業規范性文件,給公司鋰電正極材料產業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金瑞科技在其半年報中表示。
事實上,近年來金瑞科技早已捕捉市場機遇,著力發展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從收購長沙長遠鋰科開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鋰材料產業鏈。
資料顯示,金瑞科技實現鋰正極材料銷售收入約3.6億元,同比增長了27%,排名行業第9位。
今年上半年,金瑞科技也抓住時機,大力拓展電池材料業務,對重點項目加快了建設速度。其中重點項目金馳材料“年產10000噸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工程上半年如期調試成功投產,新線鎳鈷錳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銷量增長迅速,產能逐步釋放,項目二期工程建設也正在有序推進之中。
今年7月,金瑞科技順利完成了非公開發行工作,募集的6.67億元資金全部到位,投向上述的金馳材料年產1萬噸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金瑞科技年產7000噸鋰離子動力電池多元正極材料項等兩個項目,公司電池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與此同時,金瑞科技管理層還根據今年鋰電正極材料市場產品需求結構變化特點,對公司鋰電正極材料產品結構進行了調整,減少了競爭日趨激烈的鈷酸鋰產量,完成了年產3000 噸鎳鈷錳三元材料的建設工作,大大緩解了鎳鈷錳三元材料產能不足的局面,三元材料銷售同比大幅增長。
新能源汽車產業尤其是在“特斯拉效應”的帶動下,三元正極材料(NCM 、NCA等)迎來了一個爆發式增長期,各家正極材料生產商相繼投入資金擴大產能布局。
據真鋰研究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NCA 需求總量達到7750噸,其中僅特斯拉電池采購所形成的NCA 需求就達4750噸,同比增長84.52%,目前,全球NCA正極材料產能基本集中在日本幾家大公司。金瑞科技作為“特斯拉”18650電池專有供應商日本松下在國內的NCA前驅體供應商,產品性能指標已得到了日本各大電池廠家的認可。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金瑞科技早已進入了特斯拉供應體系,在與國內其他企業競爭中具有原材料的先天優勢,同時金瑞科技旗下子公司長遠鋰科擁有鎳鈷鋁三元正極材料的制造專利和一條NCA中試生產線,新建產能能夠實現快速復制,迅速抓住市場,從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增長中獲益,未來發展前景和增長潛力巨大。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