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見證下,比亞迪生產的紅色全球首臺雙層純電動大巴在倫敦進行它的全球“首秀”。未來,51臺比亞迪生產的純電動大巴將和目前已運營的比亞迪倫敦純電動出租車車隊一樣奔跑在倫敦街頭。雖然比亞迪的純電動大巴已經在歐洲近50個城市運行,但進入倫敦并簽下歐洲最大的一筆電動大巴訂單,對于這家深圳企業意義非凡。
現場的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興奮難抑。這位“技術派”的企業掌門人終于把中國制造的新能源汽車開進了最傳統老牌工業國家的腹地。數據顯示,從今年5月起,在私人乘用車領域,比亞迪已經超過特斯拉和日產等企業,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單月車型銷量和車企銷量的冠軍。而對于比亞迪而言,預計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營收將達到200億元,迎來業績3倍以上的增長,明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績將全面超過傳統汽車。
為什么是比亞迪?
此次投入倫敦運營的純電動大巴將由比亞迪同英國最大的客車生產商亞歷山大丹尼斯有限公司(下稱“ADL”)聯姻生產,比亞迪提供
電池與底盤,ADL制造車身,比亞迪的底盤、所有的電動動力系統及車身將在ADL的蘇格蘭福爾柯克工廠進行組裝。
紅色雙層大巴作為倫敦的象征,比亞迪專門開發了這種雙層純電動大巴以符合倫敦和市場需求和文化符號需求。據悉,將有5臺雙層電動大巴今年晚些時候會在倫敦進行試運營。
也許很多中國人會感到意外,但在海外市場,比亞迪已經耕耘多年。
從1999年比亞迪在歐洲荷蘭鹿特丹成立歐洲總部開始,比亞迪用了16年時間讓中國制造的純電動大巴和出租車開上歐洲的街頭。據統計,比亞迪E6純電動出租車隊已在歐洲倫敦、布魯塞爾和巴塞羅那等城市投入使用,而比亞迪電動大巴已在歐洲近50個城市運行。在全球,比亞迪純電動大巴和出租車則已經遍布20多個國家的160個城市街頭。比亞迪歐洲事業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外國人采購,就是不斷地運營、測試、比較,靠數據說話,誰的指標好用誰的。
記者了解到,目前比亞迪純電動大巴拿到進入歐盟國家的“入場券”和無限制自由銷售權。但是,要在歐洲和美國落地,首先要在當地設有工廠。目前,比亞迪在美國的工廠已投產K9電動大巴,而此前傳出比亞迪計劃在歐洲建立生產基地的消息則一直未落實,此次與英國ADL合作,被外界認為是一個契機。
王傳福談到,比亞迪在歐洲有三大構想:一是在歐洲建立至少一個大巴工廠;二是同當地制造商、高級院校或學術機構積極合作,尋求研發資源,成為歐洲電動公交領域的知名品牌;三是逐步計劃和進入歐洲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
“技術狂人”的堅持
不按常理出牌和“技術狂人”是人們對于王傳福的印象,而王傳福領導的比亞迪正是憑著執拗式瘋狂的堅持才成為今天全球無法忽視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商。
上世紀90年代,王傳福從工程師身份“下海”創立比亞迪專攻他最為擅長的技術領域——電池。僅用了十年時間,借助中國代工制造的成本優勢,比亞迪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充電電池”王國。
2003年比亞迪收購位于西安的秦川汽車制造廠,并宣布正式進軍汽車產業。熟悉王傳福的人都知道,比亞迪進軍汽車業的目標就是做電動車。2006年,比亞迪首款量產車型F3上市,一上市便被追捧,銷量很快突破100萬輛。2008年,比亞迪首先推出其油電混合的雙模電動汽車F3DM。2010年,比亞迪又在深圳以純電動車e6開始逐步推出包括出租車和公交大巴在內的電動城市交通方案。
“我們在第一款電動車上市前的七八年就已經開始新能源車的研究,而到現在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研發上的投入幾乎是1:1的”,王傳福說。今天,比亞迪因為這種堅持而自主研發掌握了雙擎雙模的六大核心技術,包括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電機動力總成;電控;ECU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等全部是自主研發而成。
在比亞迪位于坪山的工廠,花費超過10億元建立的比亞迪汽車實驗室不僅包括對傳統車身的碰撞等測試外,還包括對電磁輻射等指標的針對新能源車的專門測試,一位曾來這里參觀的中科院專家說,“你們的設備好多比我們的還先進”。多年堅持的全產業鏈布局終于在新能源消費市場逐步打開時讓比亞迪獲得了先行者的優勢。
月銷量超特斯拉
供不應求進入全面爆發期
深圳人彭先生想要買車,而因為限牌政策,他才開始關注不被限牌的新能源汽車。“看了一圈,除了買不起的特斯拉外,還是比亞迪的車型最為成熟”,他說,而更讓他想不到的是,想要買一臺比亞迪,他幾乎要等上2個月,“以前只知道買進口車要等很久,現在沒想到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已經這么搶手”。
在比亞迪總部所在的深圳,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多的城市,面向私人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從去年起就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尤其是比亞迪推出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秦后,又恰逢深圳限牌,這款可用電可用油的新能源車型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
這種“供不應求”一方面來自政策的導向,一方面來自消費者的逐漸認同。“中國擁有全球最系統、最全面的新能源一攬子政策體系”,王傳福曾如此表示。這種政策體系在深圳而言意味著綜合算下來,可比燃油汽車節省十幾萬。而通過對街上跑的電動出租車、電動大巴、電動警車和越來越多人購買的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深圳人對于新能源車的認同感逐漸形成。
“我們的新能源車已進入全面爆發期,比亞迪動力電池到今年10月產能將達到9.6GWH,屆時制約該公司新能源汽車產能的電池產能瓶頸將消除”,王傳福在國慶前的一次采訪中透露。記者了解到,在2015年的前幾個月,每月比亞迪動力電池的產能甚至只能滿足新能源車訂單銷量的一半,而隨著新工廠的啟用,這種掣肘逐步消除。
作為全球最負盛名的電動車品牌之一,特斯拉2014年年底就在深圳設立了體驗店,并且一度成為特斯拉全球毛收入最高的單店。對此,比亞迪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比亞迪不把特斯拉作為競爭對手,特斯拉賣的是高端,而比亞迪則要成為普通人買得起的電動車”。
2015年1月,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比亞迪的油電混合動力車型實現銷量1900輛,而特斯拉當月在中國的銷量僅有120輛。而從今年5月起連續4月,全球新能源車型銷量的車企排行中,比亞迪已經超過特斯拉和日產,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車企冠軍。
統計顯示,2015年8月,全球新能源車企月銷量排名中,比亞迪以5307輛占據全球第一,市場份額11%,排名第二是日產為3435輛,第三的為特斯拉2805輛,其后還有大眾、寶馬、福特等品牌。
新能源夢
3年內深圳公交將逐步用新能源車代替
10月12日,來自香港28個社團的47位社團領袖參加香港中聯辦組織的赴深圳考察創新科技產業活動,參觀了深圳比亞迪、華為、大疆等企業。考察團團長、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發出感嘆:“想不到深圳的發展竟比香港快這么多”。
在比亞迪,王傳福介紹,目前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已經占到國內市場30%的份額,今年營業額比去年增長3倍左右。而在深圳,未來3年內,深圳所有的公共汽車將逐步用新能源車代替,今年底,比亞迪將交付3600輛電動公交給深圳。在深圳,目前有近900輛比亞迪純電動出租車在運營,其運營總里程3.2億公里,單車最高里程71萬公里。
王傳福曾如此表述自己的夢想:在地球的沙漠等地利用太陽能發電,再利用儲能電站存儲電,最后讓這些電成為城市電動交通系統的電力來源,“這是一條取之不竭而又清潔環保的能源之路。”
近年,比亞迪就在大力地推進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電動化改造。比亞迪認為,公交和出租車的通行路線和區域是相對固定的,建設配套充電站也相對方便,比較容易在公共交通領域先推廣。通過商用車電動化,去推動電動車充電站和周邊的配套建設,將為新能源車進入私人家庭做鋪墊。
眼下,這一市場正在打開。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大幅增長約2.6倍,超過2.2萬輛,銷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長約1.2倍至人民幣59億元。其中,插電混動轎車“秦”以1.64萬輛的銷售量衛冕新能源汽車銷售冠軍,在插電式混合動力市場份額繼續提升。
不僅如此,王傳福還把眼光定向了其他交通領域市場。目前比亞迪正實施“7+4”布局,目標是使新能源車型覆蓋7個主要目標市場(私家車、公交車、出租車、環衛車、城際間客運車、物流輕卡車、建筑工程車)及4個特種車市場(倉儲、機場、礦山、港口的專用車輛),實現對交通運輸工具的全面覆蓋。在今年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典禮上,也是比亞迪的純電動洗掃車承擔了北京長安大街的路面洗掃作業。此外,比亞迪預期,未來三年已經投入市場的電動叉車將實現100億元銷售額。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