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2014年后,中國政府力推新能源車輛以及全產業鏈,自主品牌成為分割新興市場的頭馬,而合資品牌則出于對中國政策的不確定因素持觀望態度。
一線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始終保持著領先優勢,在研發與制造新能源車的技術儲備方面也較為深厚。2015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眾多豪華品牌都將旗下的混動/
電動車型推向中國市場。
苛刻的先驅者 高標準下誕生C30
早在2008年,追蹤國際新能源市場的發展趨勢,筆者就發現在眾多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模式中,最具特色的當屬沃爾沃。
2010年,筆者在沃爾沃北京海之沃4S店從事配件工作期間,曾有短暫機會接觸到C30電動車,了解到沃爾沃在制造新能源汽車時對安全標準的嚴苛追求。C30電動車雖然只是沃爾沃旗下的入門車款,但是其研發思路仍然是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然后再考慮
電池組件的性能、電動機功率以及續航里程等關鍵因素。或許是對安全因素有著過分苛刻的設計要求,在當時售價、續航里程以及尚未出臺補貼政策(5年以前)等條件的約束下,C30電動車的市場定位雖超前,但打動的只有部分極具先鋒理念的消費者。
政策柳暗花明 短兵相接中的S60L
2014年至2015年期間,新能源政策明朗后,自主品牌迅速搶占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出于品牌戰略以及市場實際表現等因素的考量,奔馳、奧迪、沃爾沃等品牌迅速將豪華、入門以及SUV級別的新能源車引入中國市場。于此同時,地方政府順勢出臺的補貼政策,如上海市政府對混動/電動車實行免費獲取牌照、享受國家地方甚至區域三重補貼的支持力度,也促使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市場成為自主品牌、合資品牌以及進口品牌廠商短兵相接的主陣地。
在此大環境下,沃爾沃推出的S60LE驅混動帶著“18-20萬優惠”的價格優勢,殺入上海新能源車市場。在享受國家補貼、免費獲得上海牌照等因素的影響下,S60LE驅混動的裸車價格僅為30多萬元,在同售價區間中,以優勢配置成為上海新能源市場中的一匹“黑馬”。
對消費者而言,S60LE驅混動兼具豪華轎車、采用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四驅三大特點。所搭載的2.0升四缸汽油渦輪增壓發動機,搭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和安全電池艙的設計,也讓這匹“黑馬”在擁有競速駕駛能力的同時,綜合了駕趣、性能及環保特點。相比業內推廣混動和電動車型力度較大廠商,奧迪的混動車型形式大于實質,節油水平差強人意;而特斯拉上市兩年有余,依然沒有擺脫“大玩具”的公眾認知;豐田普銳斯單純強調節能,忽視了汽車本身的性能。相比之下,S60LE驅混動主打的環保、安全、節能理念,符合了高收入群體的工作與生活理念。
綠色驅動 面向未來的全新XC90T8E驅混動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兩極分化嚴重。在以北京為首,對混動車不給予免費(免搖號)獲得新能源車輛牌照以及地方補貼的地區,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輛在中國一些城市的推廣難度依然較大,出現了在某些城市熱銷,某些城市銷量幾乎為零的現象。究其根本,還是自主品牌的含金量不足。以此契機,合資品牌以及進口品牌的新能源車即便不能完全享受相關補貼政策,單靠自身品牌的軟實力就可以獲得市場的認可,諸如特斯拉、奔馳以及沃爾沃等品牌。
在行業看來,沃爾沃對新能源市場“所謀者大”。剛剛宣布啟動的全球電氣化戰略,更是被稱為汽車行業最全面的電氣化戰略之一。未來,沃爾沃將開發一系列全新的小型電氣化汽車。在中期階段,電氣化汽車在沃爾沃的總銷量中所占的比例將被擴大到10%。
對沃爾沃而言,推出新戰略并不是一蹴而就。從改善發動機性能開始,到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推出,再到發展純電動汽車,沃爾沃的“三步走”戰略可說是穩扎穩打,有跡可循。在下一步的規劃中,沃爾沃將在廣州車展期間正式推出全新XC90T8E驅混動,它將代表沃爾沃未來新能源動力總成的發展方向,為解決目前大型車碳排放和動力之間的矛盾提供方案。
其實,面對目前以政策為主導的中國新能源市場,財政政策會帶動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但從以比亞迪秦、唐、上汽榮威550插電版為主的在售車型來看,這些車型和品質并不能滿足中產階級的購車要求。對于擁有較強經濟實力的“一線”白領們,在擁有一塊來之不易的汽車牌照后,可能考慮更多的是車型本身的質量及品牌的定位,比如一臺可以“一步到位”的沃爾沃。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