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猛獅科技全資子公司福建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福建詔安破土動工。該項目首期投資約5億元人民幣,將形成年產4億只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能力。
猛獅科技一位市場負責人表示,在政策頻出刺激下,車企正持續推出新能源汽車產品,三四線市場潛力也被激活,這意味著包括鋰電動力電池在內的核心零部件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業內預計,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20萬輛,2020年銷量將達到100萬輛,受此影響,未來十年內,動力鋰電池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600億元。
在此背景下,曾經的鉛酸電池企業紛紛轉向,開始加大在鋰電動力電池領域的市場布局,自2015年以來,已有包括猛獅科技、駱駝股份、雄韜電源等鉛酸電池上市企業開展鋰電領域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與國內其它鋰電池企業所不同的是,傳統鉛酸電池轉型鋰電擁有多方面的先天優勢,一方面,這些鉛酸電池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較好的現金流,這意味著在布局鋰電業務時往往具備較好的資本基礎;同時,這些企業在品牌知名度、客戶認可度、技術研發水平、渠道建設與累計等方面都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這也會成其開拓鋰電業務的重要砝碼。
早于去年12月,猛獅科技就曾以自有資金向上海中興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增資1500萬元,增資完成后,公司持有其5%的股權。今年6月,為了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猛獅科技還通過增資江蘇峰谷源獲得動力電池包的相關技術,從單一的電池業務,向產業鏈延伸,提供包括電池、電池管理系統(BMS)等,打包提供整個動力系統即“動力電池包”,旨在打通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鏈,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
緊隨猛獅科技之后,7月14日,駱駝股份發布公告,募資總額不超過20億元加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其中,動力型鋰離子電池項目總投資10億元。而為了加快鋰電池的下游應用速度,駱駝股份還投資2億元設立“駱駝集團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開展電動車(公交車,物流車,通勤車)租賃運營業務。
事實上,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儲能,目前都仍處于市場前期導入階段,留給國內企業的市場空間還很充足,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在關鍵供應鏈環節的布局有利于搶占優勢資源,最終在產能規模、產品性能、市場價格等方面形成自身綜合競爭力。
然而,產業鏈的布局對于上市公司本身在資本、企業管理等方面也提出了較為嚴苛的要求,GGII分析師李振強提醒,如果這些鉛酸電池上市公司在兼并購和市場布局時不能在標的企業選擇、產能規模的設定、企業內部管理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把控,則有可能會在市場轉型時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
(責任編輯:王杰)
超華科技:擴產鋰電銅箔設備安裝中 產能提至萬噸2017-01-20 16:51
|
國軒高科:崛起中的生態型動力電池企業2017-01-18 17:20
|
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成績代表過去,我們只談未來2017-01-17 17:58
|
豐田:燃料電池車將成下個主流環保技術2017-01-16 10:45
|
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市場化才是電動汽車能夠生存的途徑2017-01-16 09:31
|
玉皇新能源:2017年兩條動力電芯生產線預投產,產能預達5億瓦時!2017-01-10 13:44
|
李縝:國內電池技術進步明顯 能耗和動力性能待提升2017-01-06 13:55
|
匯充電:上線6個月已完成2000萬融資,建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0002017-01-05 14:22
|
寧德時代黃世霖:打造“研發生產+儲能+回收”閉環鋰電池產業鏈2017-01-03 13:43
|
東旭光電:石墨烯磷酸鐵鋰電池暫處中試階段2016-06-12 1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