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新勢力造車代表企業之一,小鵬汽車在香港宣布啟動總額2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
“據我所知,我們現在的融資額度在新勢力造車中排在第二,但是我們今年會完成超過10億美金的融資額度,這一額度將與第一持平。”當天,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直言,股權融資的現金能夠放在研發和設計上,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錢。
值得注意的是,小鵬汽車本次B融資由阿里巴巴、富士康和IDG資本聯合領投,其中阿里領投并不意外,最大的亮點在于富士康的進入。
不可否認,互聯網、AI時代的汽車、出行以及大交通產業升級的機會很大,這是以BAT、紅杉為代表的資本必須占領的入口和重要場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蔚來、威馬、小鵬、零跑為代表的新勢力造車受到資本的追逐。
那么,與其他新勢力造車相比,小鵬汽車的核心優勢在哪里?小鵬汽車的產品邏輯是以中國的年輕互聯網用戶為核心用戶群、以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為核心創新差異化、做高顏值、高品質、高續航和高性價比的
電動車。“這是我們的核心邏輯。而在眾多的新造車企業里面,我們要把自動駕駛和互聯網做為我們核心的創新點。”何小鵬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
“2018年,我們最大的挑戰是,規模與品質的交付。”何小鵬強調。據了解,小鵬首款電動SUV——G3將于2018年年內上市,屆時宣布具體配置和價格,并計劃于今年交付。今年,小鵬汽車會在全國布局布局超級充電網點,并集中在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發力。今年一季度,廣州的超級充電網點就會達到3個。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互聯網造車花錢買速度的現象,何小鵬這樣回應,“互聯網速度基本上等于效率,而制造行業的速度不等于制造行業的效率。快速迭代是要分門別類的,比如自動駕駛是中速迭代,智能互聯是快速迭代。所以要分不同的層面做不同的迭代,用不同的速度來看不同的效率能力。”
在何小鵬看來,新勢力應該是同盟者,但是2020年到2021年也將成為一個分水嶺。新勢力造車還需要10-15年,才能做到世界級的企業。
顯然,在受到資本熱捧的幾個新勢力造車企業之中,未來拼的不僅僅融資能力,還有與其背后的投資人合作的能力、以及資源整合的能力,在有限的窗口期之內,誰最先走通,誰就能勝出。
是否具備這樣的能力,將考驗何小鵬和他年輕的管理層。
富士康終于入局新勢力
除了互聯網巨頭BAT之外,跨界制造企業也在新勢力造車領域展開了積極行動,其中富士康的表現一直非常活躍,但并不順利。
早在2015年,富士康就曾和騰訊以及國內豪車經銷商和諧汽車宣布達成合作,成立“和諧富騰”基金投資中國新勢力造車。去年1月計劃破產后,和諧富騰互聯網造車項目拆分為FMC和愛馳億維兩個項目,富士康也曾表示不再投資汽車整車項目。
實際上,除了布局整車制造之外,富士康在移動出行領域也早有布局。2015年2月,與北汽新能源共同投資組建了恒譽新能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在北京地區提供北汽E150EV車型的時租、天租和夜租三種租賃業務,遺憾的是這個項目并沒有做大,而富士康與北汽的合作也并沒有進一步拓展。
顯然,對于風起云涌的造車新勢力富士康并沒有“死心”。有消息顯示,去年10月富士康又和風險投資公司IDG宣布設立一支規模為人民幣100億元(15億美元)的基金,投資包括自動駕駛和
電池在內的汽車科技創業公司。
如今,富士康聯手阿里巴巴對小鵬汽車的投資,也是富士康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投資新勢力造車。關于雙方在未來將如何進行合作,也存在著非常大的想象空間。
不出意外,富士康與小鵬的牽線人正是IDG。“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今天,中國從制造到服務到內容都在引領世界,汽車是這個時代把技術革命和數據革命融合在一起的最重要的一項產品和服務,小鵬用汽車切入這個時代,站上了時代的潮流。”29日,何小鵬的老朋友IDG資本合伙人楊飛表示,小鵬汽車是IDG資本2018年最重要的一項投資。
“富士康將運用在工業互聯網累計40余年的經驗與技術,協助小鵬汽車對科技與品質的追求和有效平衡,也很高興在互聯網汽車發展的關鍵時期深度參與其中。”29日當天,富士康集團鴻騰精密董事長盧松青表示。
對于互聯網造車出身的小鵬汽車而言,背靠整車廠并與之進行緊密合作非常重要。為了加快量產進度,小鵬汽車在去年9月與海馬汽車有限公司簽署了4年的代工協議,去年10月發布的首款量產車型1.0極客版,也是由海馬工廠生產。
“小鵬自己要做汽車制造,但沒有生產基地,而富士康則希望能夠通過為車企代工的方式進入整車制造,這樣合作布局也就順理成章。”29日,一位汽車投資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
顯然,阿里與富士康對于小鵬汽車的投資,絕對不會僅僅停留在資本層面,三者在車輛網、制造等領域后續的合作更為值得關注。
BAT“戰火”升級
隨著阿里領頭小鵬汽車B輪融資,中國互聯網三巨頭——百度、騰訊、阿里爭奪智能電動汽車入口的競爭進一步升級。
BAT都在投資造車新勢力,而在投資蔚來和威馬的過程中,百度和騰訊有了交集,涇渭分明的是騰訊和阿里。
此前,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也曾經公開表示,“在智能電動車領域,除了阿里之外,騰訊、京東、百度等大部分汽車科技巨頭都是我們的股東。”值得注意的是,小鵬汽車到目前為止也是阿里投資的唯一一家新勢力造車公司。
實際上,自成立以來,小鵬汽車一直與阿里系關系密切。除了何小鵬本身出自阿里系之外,去年12月12日,阿里戰略投資小鵬汽車正式交割完畢,阿里持股比例為10.03%,成為第四大股東。
29日當天,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親自站臺,“小鵬汽車體現了互聯網、人工智能與傳統制造業的跨界融合,阿里巴巴期待加速推動這一融合與創新的發展進程。”
實際上,在投資小鵬汽車前,阿里旗下的AliOS操作系統已經在上汽榮威系列產品上成功搭載并實現量產,榮威RX3、RX5、i6等車型借此實現了良好銷量。
去年10月,神龍汽車有限公司與阿里AliOS操作系統、以及斑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去年12月,阿里與福特汽車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在智聯網、人工智能、智能移動服務和數字營銷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不可否認,在汽車操作系統構建、以及與整車企業合作方面,阿里目前的確跑在了BAT的前面,包括與上汽的合作、成立斑馬公司。但是在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中,整車企業全部開放自己的平臺依然很難。
“對于車企而言,他們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平臺依附于互聯網公司去進行開發和制作,投資小鵬汽車,阿里為AliOS操作系統找到了新的造車平臺。”29日,一位汽車行業投資人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阿里投資小鵬汽車,希望做出一個樣本,讓其他新勢力造車看到AliOS操作系統的應用。
阿里為了讓更多的汽車企業裝上自己的操作系統,正在加緊合縱連橫地布局,后續阿里也必然在自動駕駛方向發力,因為在BAT之中,百度目前強的是AI和無人駕駛,騰訊強的是裝在操作系統上的內容。
BAT在智能電動汽車入口的爭奪戰進一步升級,而如何將他們的平臺和資源,與新勢力造車更加緊密的融合,則非常重要。
顯然,電動智能的互聯網汽車是新能源產業變革的必然產物,也是汽車產業不可逆轉的發展方向。“各路資本風起云涌,但并不是有了互聯網投資就一定成功,與傳統汽車的投資相比,互聯網投資金額其實不算大,造車最終還是要落實到產品。”上述投資人最后強調。
(責任編輯:admin)